第84页

作品:《相公乃是病秧子

    对于这个小小的请求,宋沐慈自然不会不同意。
    二环关之所以称为二环,是因为这条峡谷有两道险关。现今敌军的骑兵已安然度过第一道险关,在第二道险关五里远扎营。
    天黑了,三千兵马偷偷摸摸地赶到二环关,蓝采和命令众士兵按计划行动:“运输粮草的队伍明天经过二环关,大家开始准备。”
    姬皦玉点了盏宫灯,借着昏黄的光辉看地图,不一会儿叫来蓝采和。
    “你打算火攻?”
    “嗯,今晚山风强盛,适宜火攻。”
    姬皦玉点点头,拿着地图给她看:“我观险关尾端山势合拢,不如将出口炸掉使其堵塞,再来个瓮中捉鳖。”
    黑眸流光四溢,蓝采和勾唇:“好主意!”
    今晚,山风呼呼地吹向谷地,直刮的人脸庞疼。
    简陋的营帐内灯火摇曳,主将神情凝重,君主派他抄近路偷袭对方粮草可真不是一个好主意。
    出了二环关,没有可靠的地形埋伏,而埋伏在二环关里又容易被围困。主将叹气,搁下地图,只希望今晚能平安无事地度过。
    可惜事与愿违。
    深夜,营地前方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一簇明亮的火光直冲天际,在昏暗的夜色里极显眼。
    主将方踏出营帐,万千流矢应那声爆破的巨响聚拢,似流星滑下,尾羽的火光点燃了浓墨的夜空,星星在燃烧。
    兵荒马乱,流矢乱飞,火星点燃了营帐,不知多少人马葬身在这场午夜的猎杀中。
    等到晨光熹微,身中三箭的主将从营帐的废墟里爬出,满目是死相惨烈的尸体和密密麻麻的箭矢,一张刚毅的脸庞瞬间苍老数十年,悲怆溢出干涩的眼眶。
    五千人马死死伤伤只剩两千多人,但他们早已没了退路。生死大矣,可有些事情比生死更重要。主将在没人看见的角度抿干眼泪,随即整肃剩下的军队,准备渡关。
    面前的峡谷出口已被巨石堵塞,两旁的高地上等候着一支骑兵队伍,弓箭手沿着山势走向围成了一个坟墓的形状。
    “将军,久等。”
    一声清冽低沉的女声逆风飞入主将的耳中,悦动的心脏猛地冻僵。陷阱啊,明晃晃的陷阱。
    旌旗于风中猎猎,逍遥城府军的标志赫然在目,主将呵的一笑,谁也不知这笑意里到底夹杂着什么。震惊,了然,绝望,破釜沉舟的决心亦或兔死狐悲的悲伤。
    身披玄色盔甲的女子骑马俯视着谷底的黑色长龙,红缨头盔中的面庞冷漠而悲悯,她轻喝:“杀!”
    这一场战争的结局早已写就,剩下的人苟延残喘着不过是对命运的负隅顽抗。在命运的大掌落实前,蜉蝣疯狂地扇动翅膀,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
    血腥的风吹拂她额前的碎发,忽然她扭头对身旁紧绷的男子说:“要是不适,你先避开。”
    姬皦玉摇头:“看多了就好了,战争总是残酷的。”
    清润的声音明显低落,昭示出男子对战场残杀的隐忍和难过。
    蓝采和终究没有再劝他,每个人都要成长,战争的残酷与血腥会促使他成长的更好。
    一场屠戮完毕,蓝采和吩咐下属将完好的箭矢收回,再整军打道回营。她骑着马儿,兴致不高,眉眼间笼罩着一丝丝担忧。
    “怎么了?”
    “总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
    许是女人的直觉或是与姬烨争斗多年的经验,蓝采和的预感实现了。
    军队刚撤出二环关,便见一支同等规模的军队饶有兴致地等候在前方。
    领头的赫然是贺长庚与姬烨,他们又搞到一起去了,这使得蓝采和心情复杂。虽然早有预料,但速度之快还是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她着手让前行的军队停下,试探那两个人:“不知两位何故来此?”
    贺长庚冷冰冰的声音响起:“逍遥城蓝采和率兵叛逃辰州王,如遇杀无赦!”
    “什么?你们信口雌黄吗!”不知是谁脱口而出,语气愤然。
    蓝采和丝毫没受影响,看向姬烨:“原因?”
    两人成为宿敌多年,姬烨自然知晓她问的什么原因。姬烨朝他们露出一个堪称温柔的笑:“我们是同一个人,可这世上只有一个姬皦玉——”
    “玉”的尾音还未落下,一支箭矢在众人惊讶的目视中射入姬烨的胸口,他垂眸瞧了眼胸口溅出的血花,复看向举弩的男子。
    射箭的人是姬皦玉,他面色苍白,唇色极浅,怒极反笑道:“我的存在凭什么由你来评断!”
    姬烨强撑着身体:“你斗不过我。”
    “试试?”
    一场逃命的厮杀在原野上开始,三千兵马折损了近一千,但最终还是逃出了阵亡的圈套。
    贺长庚的兵马撤走了。
    蓝采和带着伤员和剩下的军士回到了二环关。火堆在燃烧,映衬出她的脸庞愈发柔和清丽,姬皦玉依偎在她身旁。
    细想上午的情形,蓝采和怀疑出了几分端倪,姬烨和贺长庚恐怕是私自行动,宋沐慈根本就没有发出斩杀的召令,否则贺长庚的兵马怎会这么快撤退。
    想通关键环节,蓝采和勾唇冷笑。
    忽感肩膀被人轻柔地蹭了蹭,她回首问:“怎么了?”
    “我看你不高兴。”姬皦玉一手拨弄着火堆,一手搭着她的胳膊。
    蓝采和的眸光瞬间柔和下来:“我在想上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