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页

作品:《全家穿越到古代

    一家人还分成两波,刘二郎也是无奈,可也只能如此。
    商定之后,一家人坐在桌上吃饭。
    不知不觉到了深夜,杂务缠身的林满堂终于拎着灯笼回来,原本他想回书房再处理一会儿公事,再回后院睡觉。谁成想,李秀琴得知他回来,直接跑来找他。
    两个小红薯放在桌上,林满堂一蹦三尺高,眼睛瞪得溜圆,“哪来的?”
    李秀琴有些得意,“锦凝那孩子带回来的。怎么样?”
    林满堂拿着小红薯不停转圈圈,激动得不成,有了这个,他们国家能养活多少人。
    “可真是太好了。”
    李秀琴就知道他会高兴。
    这十来年,看着他脸上添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甚至就连夜晚睡觉都愁赚钱。李秀琴心里也不是滋味儿。
    明明她经常给他补身体,他也确实险少生病,可多思多虑还是让他像正常人一样老了。
    有时候他们一块去外面喝茶,她还听到别人说她是继室。要不然不会这么年轻。
    甚至还有人猜她是他的女儿或是儿媳。
    如果夸她年轻,她会高兴,可说他们是两辈人,她心里不怎么高兴。
    为了这个家,为了良国,她男人一日日衰老。
    这上了岁数的人都怕死,她特别害怕他会先她一步离开她,留她一人在这大宅子里,孤孤单单。
    现在有了红薯,他身上的担子能小一点了。
    “对了,闺女还说种出来后,让你向皇上请封锦凝诰命呢。”
    林满堂点头,“应该的。”
    皇上给女子诰命极其大方。更何况刘锦凝找到红薯,让千千万万的百姓填饱肚子,绝对利于社稷。给个诰命也在情理之中。
    翌日,林满堂将两个小红薯放水里催芽,他在自家后院开了块地方。几乎每隔一会儿,他就进屋瞅上几眼红薯。
    李秀琴瞧他这副紧张兮兮的样子,笑话他,“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得崽子呢。一天看三回。”
    林满堂哈哈大笑,“可就是崽子吗?有了它,咱们口粮就全有了。”
    李秀琴撑着下巴,“只有两个小红薯,这啥时候才能让百姓都种上红薯,填饱肚子呢。”
    “急什么。红薯可以种两季。咱们这两个发了芽,就能长很多个藤,到时候剪下来,能栽三十颗红薯苗,秋天就能收获两三百斤。到时候咱们就拿一半红薯种大花房里。这样明年就能结更多果子。只要一年时间,种子可达上万斤。”
    李秀琴目光灼灼盯着他,“这东西是新鲜物,一开始才出来,价钱肯定不低,咱们是不是可以……”
    她现在跟林满堂学得,张口闭口全是钱。
    不过林满堂是为国库赚钱,她是为自家的私库赚钱。
    林满堂笑笑,“可以。你留着赚两年。”顿了顿又补充,“这红薯到底是女婿家的商船运回来的。得来的钱别忘了分给他一半。”
    李秀琴点头,“那当然。”
    想到锦凝那孩子,一直在出海,种出红薯卖钱,也分一部分给她,这样她也能有养老钱。
    被李秀琴的惦记的刘锦凝此时正在待客,听到母亲小心翼翼问,“你二哥可不可以进来?”
    刘锦凝微微有些诧异,“二哥也来了吗?为何不跟着一块进来?”
    关文淑见女儿态度极好,暗暗松了一口气,“娘这不是担心你会生气。”
    刘锦凝真的没有生过二哥的气。当初的她确实内疚着,也希望刘家能够有人能够站出来怪自己,这样她心里也能好受一点。
    “我没生气。”她叫外面的丫鬟出去将人请进来。
    没过多久,刘二郎忐忑不安进了妹妹的客房。
    刘大郎向来会聊天,他有意打听妹妹这些年在外面过得怎么样,就引导她说些国外的见闻。、
    刘锦凝很乐意与他人分享,便将自己见过的人或事都讲给大家听。
    关文淑两人都听呆了,连刘二郎什么时候进来都没注意。
    关文淑注意到女儿说这些事的时候,两只眼睛好似会发光,那是她从未见过的光。
    从前锦凝一直谨守本份,从来不让她操心。她一直以为女儿乖巧懂事。却原来锦凝一直在压抑自己,她并未真正的快乐过。
    现在这样生机勃勃,侃侃而谈的她才是真真正正的她吧。
    回去的路上,关文淑又捂着脸哭了一场,“你妹妹现在挺好。她活得好。”
    刘大郎拍拍她娘的后背,“是啊,娘,您看到了,小妹现在过得很快乐。您就不要再逼她嫁人了。”
    关文淑点头,“是啊。”
    刘二郎想着心事,今儿妹妹冲他笑了,对以前的事并不介意,反而鼓励他出去长长见闻,兴许能写出好文章。
    刘二郎听到妹妹说的那些传奇故事,竟也觉得自己就是那井底之蛙,怪不得这些年一直没考中进士。他暗自下定决心,出去游历一翻,增长见闻。
    第317章 辣椒和玉米
    一日日过去,终于到了红薯收获的季节。
    林满堂特地请了假,待在家里挖红薯。林晓一大早就从萧府跑到娘家。
    李秀琴让其他下人出去,和闺女一起守在边上捡红薯。
    只是当他拔起一棵,拽上来几棵红薯,她有些惊呆了,“怎么这么小?”
    真的很小,这红薯结的果也就比锦凝拿回来的那两个大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