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作品:《三步让兔子学会后空翻

    “?”
    他有快递?可是他没有在冬令营里买过东西啊,甚至连外卖都没有点过。
    陈咚一脸茫然地跟随狐姐走到冬令营大门外,门外停着一辆同城急送的小面包车。在看到那辆小面包车时,陈咚心中就隐隐出现一种猜测。
    果不其然,司机下车拉开后备箱,只见后备箱里摆放着两个硕大的保温箱,掀开盖子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几十杯咖啡,足够整个冬令营的老师喝!
    外卖杯的图案设计简约,logo是两个紧贴在一起的键帽,下面印着店名——【寒冬咖啡】。
    前来看热闹的其他冬令营老师都忍不住议论起来。
    “寒冬咖啡?这是哪家店?”
    “这是一个新晋的小网红店!之前在圣诞集市上,他家靠一杯特调咖啡一鸣惊人,好多人排队呢。”
    “我想起来了,我好像在美食博主的vlog里刷到过。”
    “咖啡叫‘冬来’,咖啡店叫‘寒冬’,店老板这么喜欢冬天啊。”
    “这里至少有五十杯,真是不少钱。”
    “咖啡是出版社编辑带来的,没想到出版社这么大方,这么贵的茶歇说请就请。”
    听到众人的议论,狐姐赶忙纠正他们:“这些咖啡不是出版社请的,是陈咚老师请的。”
    陈咚瞳孔地震,伸出一根手指指向自己,虽然他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表情清楚写着——啊?我?
    这些咖啡数量充足,足够冬令营的老师人手一杯。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上午,一杯温暖的咖啡足以驱散大家的疲惫与困倦。
    当然,每人领咖啡时,都不忘说一句:“谢谢小陈老师/谢谢陈咚老师。”
    陈咚老师本人:“……啊,不客气,不客气。”
    待众人散去后,陈咚立刻抓住狐姐的胳臂:“姐,这些咖啡是韩峋托你送的?”
    “对。”狐姐直言,“上次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他今早给我打电话,说知道我要来冬令营看你,问我方不方便带咖啡来探班。举手之劳,我就同意了。”
    陈咚更关心另外一个问题:“他一个人做这么多咖啡,多累啊。”
    “他不是一个人。”狐姐表情有些古怪,“我上午去取咖啡时,看到店里还有一名咖啡师在帮他,那个咖啡师穿着一身荧光绿色的衣服,颜色刺眼得很。”
    陈咚:“……”
    原来又是亚洲第五。
    他摸出手机,想告诉韩峋自己已经收到他送来的咖啡了。但他的手指在韩峋的头像上犹豫了一阵,还是没能打出一句完整的话。
    好吧,他承认他就是做贼心虚。
    昨晚他透过摄像头偷偷欣赏韩峋锻炼身体,做了一晚上乱七八糟的梦,直到现在那种心跳加速的余韵也没有消除。
    在这种情况下,他实在没办法和韩峋正常的沟通交流,只能当一只缩头小王八,躲在壳子里不说话。
    唯一庆幸的是,韩峋应该不知道昨晚自己偷偷上线了。
    就这样能拖一天是一天吧。
    ……
    有了免费咖啡助阵,老师们下午的精神都很不错,有人和陈咚开玩笑,说:“陈咚老师,你请客的这家咖啡味道真不错,你是不是有这个咖啡店的股份啊,怎么咖啡店的名字里有‘冬’,咖啡也有‘冬’?”
    陈咚低头啜咖啡,含糊道:“巧合、巧合……时间不早,我要去上课了。”
    “那还真是个有趣的巧合了。”
    陈咚下午要给五营六营的小朋友开讲座,讲座主题和之前稍有变化。
    因为现在临近春节,陈咚的《大侦探福小思》刚好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春节趣闻:福小思和小伙伴们遇到了一只走丢的小狗,他们在带着小狗找家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民俗侠”,“民俗侠”要求和他们比赛剪窗花、堆雪人、写春联等等活动,他们赢了的话,他就会告诉他们小狗的家在哪里……
    陈咚以这个故事为引子,和大家讨论春节民俗;同时教育大家“如何提高对日常生活的敏感度”“好的故事从生活中来”,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向小朋友们传授写作技巧。
    每次开讲座时,他不要求同学们叫他“老师”,而是希望大家能叫他“咚咚叔叔”,以此拉近和小朋友们的距离。
    这次关于春节主题的讲座,获得了小朋友们的绝赞好评。最让陈咚惊喜的是,居然有几位小朋友提前看过他的书!
    这么看来,他前段时间在不同学校接连举办讲座,还挺有传播效果的。
    在自由提问环节,有一位小读者当众“催稿”,问他《小侦探福小思》的第四册 什么时候出。
    陈咚特别开心,简直要怀疑这位小读者是不是出版社请来的“托儿”了。
    “这个嘛,我稿子已经交了,但什么时候出版,我说了不算,还得问问编辑老师。”他把话筒递给站在教室一隅的狐姐,为大家介绍,“这位是我的出版社编辑——狐狸姐姐,《大侦探福小思》系列丛书就是她负责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做编辑吗?”
    台下的小朋友一半说知道,一半说不知道。
    于是陈咚又帮忙介绍起编辑的日常工作,以及出版社出版一本书的复杂流程,听得小朋友们都“哇~”的长大了嘴巴。
    之前那个催稿的小读者居然问:“咚咚叔叔,等我长大了,能去出版社当你的编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