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_分节阅读_152
作品:《苏醒》 苏醒 作者:夜嘀
沈信高深莫测的喝茶:“今天晚上想吃什么?”
到了做晚饭的时间,沈信单独下线去厨房忙晚餐。选了两样蔬菜折洗干净,切了肉丝搅拌好鸡蛋,家里的座机响了。
“喂?”
“沈信啊,我是李玉书,苏醒在家吗?”
“你有事?”
“我想请你们吃饭,能来吗?”
“今天算了,家里的晚饭快好了。”
“这样……哎,那下次吧。”
明显李玉书是有话要说,但是沈信绝对不会多问。
苏醒比以前忙,除了每天要上班,其他的空余时间基本都习惯跑去弟弟家帮忙带孩子,多了一个小孩,苏龙和杨冕的生活大变样,两人笑声多了,脸色憔悴了,吵架的次数也多了,人更瘦了。
对于两个大男人来说带孩子绝对不是轻松的事。
“她晚上两三点保准会醒来哭一次,一折腾就到了四五点,早晨八点必须起床上班,白天提不精神,真累,不请一个保姆日子没法过了。”杨冕揉着青黑的眉心跟苏醒抱怨,孩子才两个月,两人恨不得瘦了二十斤。
苏龙抱着孩子耐心的给她喂奶粉:“你就不能包容一点?她才多小,闹一点很正常。”
“我没说她不能闹,可是你看看你现在白天晚上都围着她转,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工作不要呢?”
苏龙撇嘴:“我没说不要,我不是跟你说过嘛,等孩子过了一百天,我再给她请保姆,不然我不放心。”
“有什么不放心,我出工资给你选个优秀的,保证放心。你就不累吗?看看你现在瘦成什么样儿了,别弄出毛病来。”杨冕气呼呼的瞪人,抓着苏醒使劲的抱怨:“你可是他哥哦,必须跟他好好说一说,孩子重要,可自己的身体也重要对不对?”
苏醒呵呵失笑:“杨冕说的很对,小龙你的确要注意身体哦。”
“知道知道,可是孩子太小了,一点风吹草动就有可能生病。我现在又当爹又当妈,哥别打消我的积极性。”苏龙累归累,精神状态却很好。
沈信瞅着这一家人,心里把生孩子的计划又推迟了。起身主动走去厨房:“我去做饭,你们慢慢聊。”
“麻烦沈信了,真不好意思,你来我们家还要做饭,杨冕你怎么不跟沈信学学”
杨冕切了一声:“你就不知道心疼我,我现在瘦得拿不起锅铲了懂不懂?”
苏醒趴在摇篮边逗弄小侄女玩耍,苏龙扬声大喊:“哥,你的手机响了哦。”
“哦,来了。”
苏醒匆匆接听手机:“李玉书,现在找我有事吗?吃饭了没有?”
“还没吃,我刚才下班,想请你和沈信吃饭,你们有空吗?”
“现在?我和沈信在我弟弟家,要不你过来吧,今天买了很多菜,好一阵没聚聚了,小侄女长大不少。”
“那谢谢了,我现在过去。”
“来吧,我们等你。”
李玉书在晚饭前赶到苏龙家,给小孩买了不少可爱的礼物。
自从李玉书来到A市,与他接触的苏醒倒是觉得挺好相处的,偶尔感觉李玉书还是很单纯很八卦,可是现在也没有让他受不了的地方。而且苏醒在公司特别打听过,李玉书和同事相处都不错,挺有人缘的。
“刚出生的时候长得皱巴巴的,现在漂亮多了。”李玉书趴在摇篮边赞赏,苏龙最喜欢听别人夸他女儿了。
“而且和苏龙长得好像。”
苏龙闻言更开心了。
李玉书逗了逗孩子回到沙发上和苏醒聊天。
“苏醒,汪明翰和沈信是不是在一个单位办公会的同事?每天都能见到吗?”
啃着小西瓜的苏醒微微蹙眉:“这我不知道,我没仔细问过,的确是一个单位,但是他们两职位一样,都是队长,不可能是一个办公室,会不会每天见面说不定。怎么呢?”
李玉书叹气:“我最近找不到他,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你找他”
“对啊,打他手机他不接,发短信也不回复,网上也不理我。所以我就去他们单位蹲点,可惜每天我下班赶过去,人家早就下班走空了。”
苏醒眨眨眼,这么执着的找汪明翰干什么?
“你是不是在A市很无聊?平时可以和同事出去玩玩吃吃饭,汪明翰肯定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你没必要天天找他。”
李玉书苦恼的说:“我明白,有几个同事我们挺谈得来的,但是我更喜欢和汪明翰还有你们一起吃饭聊天,更舒服自然,呵呵。”
“哈哈,你是太依赖人了吧。”
“没有,而且汪明翰其实很幽默很好玩。”
苏醒嘴角抽搐,他可不认为汪明翰哪里幽默有趣,巴不得他离沈信远点。
饭桌上李玉书特意做到沈信旁边追问:“汪明翰每天几点下班?他最近是不是特别忙?”
沈信多看了李玉书几眼:“你喜欢他?”
众人顿时鸦雀无声。齐刷刷看着李玉书,直看得李玉书清秀的脸蛋一片尴尬通红,他匆忙道:“怎、怎么可能,沈信你别瞎说。我就是和他老同学老朋友,所以想跟他多聚聚。之前我们一直在下班后去吃吃饭喝喝茶什么的,但是最近他忽然消失,所以我有点担心。”
“哦。”
沈信平淡无比的哦了一声,继续吃饭。这让极力解释的李玉书感到无力,眼巴巴瞅着沈信半天,好几次欲言又止。
苏醒同情的望着不敢多说的李玉书,轻咳几声:“最近天气很好,这周休息我们出去踏青吧?把孩子也抱出去,她也好久没晒太阳了哦。”
苏龙立刻眼睛发亮:“不错不错,一起去玩。”
“顺便野炊好了。”杨冕提议。
“我准备食材和调料。”沈信附和。
“李玉书你也一起去,放假就该出去运动运动。”
李玉书点头,迟疑问:“汪明翰是不是也叫去?”
苏醒推了沈信一下:“他会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