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作品:《咸鱼炮灰[穿书]

    ——
    书中主角攻警告他:少欲擒故纵,再不安分,小心我舅舅让你们全家都不安稳。
    叶青认真点头:祝你们早生贵子,祝你舅舅老当益壮。
    ——
    后来,叶青在酒店火场救了一个帅到人腿软的保安。
    火速起草包养协议:“我有一百万的大生意要和你单独谈谈,童叟无欺共同快乐,没意见的话就签了吧,有意见的话,看在救命之恩的份上,从了吧。”
    ——
    后来的后来,包养协议到期,叶青看着日益神出鬼没的男人,良心发现,决定放他自由,并额外赠送一百万奖励和房产一套,提着行李箱搬出了共同住所。
    ——
    隔天,他被堵在车水马龙的街头。
    ——
    男人拿出身份证和户口本,还有一沓能买下几十个叶家的资产证明:“领证续个约,这些都是你的。”
    主角攻惊愕跑来:“舅舅?”
    ——
    男人介绍叶青:“这是你小舅舅。”
    ——
    备注:
    1、受是万人迷,人人都爱他。
    2、文案成自【20220609】,截图为证。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1章 你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池润衣怀疑自己听错了, 这种纡尊降贵的话不像石朝云会说的。
    不知谁把包厢的音乐关了,一屋子人都看着门口,对池润衣收花的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然这也跟石朝云实在出色有关系。
    石朝云并不怵很多人打量自己这种事, 扫一眼那些人, 问池润衣:“都是你的朋友?要介绍我认识认识吗?”
    池润衣:“..要不然我们出去说?”
    工作关系暂时凑到一起的人, 这顿玩闹之后大多数几乎不会再有交集, 而且这圈子乱, 人也精, 石朝云这样一看财貌都是顶级的,不被缠上才怪。
    石朝云声音不大不小:“都听你的。”
    他看上去就不是一个好像会对谁言听计从的人, 也不温柔, 但这一句「都听你的」所表现出的纵容和宠爱却丝毫不打折扣, 更有种反差极大的吸引力。
    被忽视的男模看看这两人, 总觉得有种自己插不进手的氛围, 尤其他在圈里还算能看, 结果现在被来人比的形容惨烈——自己能感觉到的差距, 那是真的差太多, 索性若无其事的回去了。
    池润衣和石朝云到对面僻静的包厢,不想人窥探, 他关上门, 关上门了整个包厢那种封闭而安静的状态又让人些不自在。
    心道速战速决, 开门见山道:“哥,我觉得吧..我们还是做朋友比较好。”
    柏青的事告一段落,池润衣自己又放开心胸, 林林总总好的坏的事发展到现在, 他对石朝云的感情虽然不再是爱情, 但和亲人倒差不多,松快也安心。
    是以这一声哥叫的心甘情愿坦坦荡荡。
    石朝云:“没问题,只是任何关系都会不断变化,或进或退,我希望我们之间能更进一步。”
    池润衣:“我觉得现在挺好的。”
    石朝云:“还可以更好。”一直被拒绝不会影响他的恒心或者毅力,但总还有些疑问,或者说想总结经验,闲聊天似的问:“衣衣,当初你为什么会喜欢我?”
    虽然这个「当初」没有具体的指向,但池润衣直觉般的将时间点切换到两人在京市第一次遇到的时候,有些诧异:“你知道?”
    石朝云似有追悔之意:“是..见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选择池润衣为包养对象,他是个生意人,最会做的就是利益最大化,感情、金钱等等都可以作为考量做一件事好坏的因素。
    只是千算万算,万万没想到把自己算了进去,结果还丢了最宝贵的东西。
    有些事不提也就不提了,但有合适的契机,倒有些倾诉的欲望。
    池润衣提起七年前..不对,到现在差不多有八年了。
    八年前他是个乡下来的小野狗,在富贵逼人的宴会上出了丑,人人冷眼旁观,或嫌弃或看热闹,只有石朝云伸出援手。
    那是池润衣最窘迫的时候。
    当时到底人太多了,经见的少,难免卑怯,如果没有石朝云的帮助,那可能是他毕生都不想去回忆的丢脸场面。
    原来是这样,石朝云原本以为错过的已经够多,没想到还能更多,他记性不错,记起来当时的场景,心绪复杂:“原来是你..”
    那时觉得这孩子可怜,因为蛋糕糊了满脸,并不知长相如何。
    后来也曾想过人怎么样了,只他那时正筹谋夺权,心中所思甚多,很快便将这个陌生的小少年忘在了脑后。
    池润衣耸耸肩:“是啊,就是我,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梦到你..”
    后面的话他及时止住。
    不止是梦到,在长成后同龄人懵懵懂懂对喜欢的人表达好感时,他在梦中也稍稍发挥了一下。
    甚至于再无亲眷后选择发展的城市,即使知道京市有柳家人,但更大的冲动还是让他到了这个地界。
    这就是一切的开端。
    往事如烟,袅绕心头,池润衣没有再回包厢,得知石朝云专门来这里找的他,又还没吃饭,凭着对这座城市还算熟悉,带人吃了当地的特色菜。
    这算朋友之谊,但再多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