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本王亲自过去看看。弘辉点点头,打算亲自去送瓜尔佳格格回府。
    毕竟之前约好了,他又有事离开,还没来得及说说话。
    现在事情办好了,他也该把人送回府。
    弘辉看向雍正,雍正点点头,让他自去就是。
    弘昭眼珠子一转,我跟着大哥。
    桑语原本不同意,两个未婚夫妻在一起说说话,他跟着瞎掺和干什么。
    然而弘辉却也想带着他,含笑道,阿玛和荣额娘放心,我会照顾好三弟的。
    既然两兄弟都愿意,桑语也没有阻止,安排人不错眼盯着,就让他们离开了。
    等人走了,他们又逛了一会儿,就出城去了,去看看那边的工厂区。
    城外比城里还要热闹,因为兴建了许多工厂,有无数工人在这里上班,目前这一片郊区,至少驻扎了五六万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会越来越多,而这里也会越发的热闹。
    城外不像想象中的脏乱差,反而规划得非常好,厂区和住宿区分开,井井有条。
    从厂区到京城有专门的马车路线,每天七八趟,来往络绎不绝。
    在厂区的另外一边,还专门划分了商业区,是专门用来交易大宗商品的。
    那些外地来的客商,如果想要购买这些工厂生产的物品,直接来这里交易就可以了,不用京城去麻烦。
    这边的商业区不仅提供交易的平台,还有住宿,存储,运输等功能。
    甚至设有专门的车马行,让他们随时随地能雇佣到合适的车马,用来运送货物。
    桑语和雍正从公共马车上下来,在这里闲逛着,没多久就走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角落。
    这里虽然偏,但人却很多,许多摆摊的人都在这里,这时,一个老汉挑着一担青菜经过。
    桑语兴趣来了,上前攀谈,老爷子,您是打哪来啊?
    老头是京郊黄子坡的人。老汉乐呵呵道。
    黄子坡,那离这么挺远的,怎么挑着菜来这里卖啊。桑语笑着道。
    这边贵人多,都是那个什么工人,有钱哩,也愿意花钱买菜吃。老汉高声道。
    我看你这青菜种得真不错,桑语夸赞。
    那可不,都是农业部出来的好菜种,个头大,滋味也足。刚摘下来的,新鲜着呢。老汉乐呵呵的道。
    那你家种的多吗?这些菜一天能卖完不?桑语继续询问。
    我们全村都种这种菜,每家每户都种了两亩地,卖得完,用不上一天,半天就没了。
    种这么多啊,不怕亏本吗?桑语没想到,这会儿就有规模种植了。
    不怕,我们村长厉害着呢,和一个什么什么厂签订了供货协议,一大半要被人拉走,剩下的我们才挑出来卖。
    老汉说话的同时也没忘了走路,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一个空位置,和周边其他人打声招呼,就拿出两个铜板,交给角落坐着的一位大爷。
    那大爷接过铜板,给了他一块牌子,表示可以在这里买菜。
    老汉说了几句好话,就迫不及待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已经有一位大婶在挑选着他框子里的青菜,不错,洗得很干净,老汉,多少钱一斤?
    五个铜板。老汉道。
    这么贵啊,大婶习惯性的接了一句嘴。
    不贵了,这是农业部出来的新品种,味道好着呢。
    新品种啊,那是不贵,给我来两斤吧,你明天还来不?
    来来来,明天也是这个时辰,我一准儿过来。老汉笑着道,顺手就给人装了四把青菜,正好是两斤。
    开张之后,他这边的生意就没断过,源源不断的,不多一会儿,大半的青菜就快卖完了。
    见他这边空闲下来,桑语捧着一小把瓜子,和他继续聊天,大爷,你这生意不错啊,要是每天都这么好,很快就要成为有钱人了。
    嗨,什么有钱没钱的,哪里想得了那个,我现在就想着多攒点钱,把家里的房子翻修一下,就用那个什么水泥,干净又亮堂。到时候给儿子娶个媳妇,再生个孙子。我们再努努力,送孙子去读个那什么学校,那可就太好了。
    会的,你们有一个好村长,能带着你们赚钱。桑语道。
    是啊,村长还特意去上了扫盲班,回来教我们,说是学会了就可以来这里当工人,可惜我脑子笨,学不会。
    学不会让你儿子学,他年轻,脑子灵活。
    我也是这么想的,老汉笑得牙不见眼,等他学会了,我就托关系让他当工人。
    不用托关系,你没上城里瞧瞧,不知道那里有地方常年招工呢,只要认字他们就要。
    真的?老汉惊喜。
    真的。
    是这样的那种工人不?
    就是这种的。
    那太好了,我回去一定让儿子好好学,争取当上工人。
    桑语又和他聊了几句,知道了他们的状况。
    京郊的百姓由于离得比较近,是最先吃到红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