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作品:《斩浪》 几个老队员互相卡了一眼, “嘿嘿”一笑,显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想欺负”的新人。
游泳队一直面临着短距离人才多, 长距离人才少的困境。有时候一年全运会游泳百米项目预赛第九名——也就是没有资格参加全国决赛的运动员, 可能成绩都达到了奥运A标, 而有几年1500m的冠军成绩, 可能都进不了奥运决赛。孙海杰觉得这种菜鸡互啄没什么意思。
他不太关心其他人, 探究的目光一直落在俞宇身上。
孙海杰仔细地观察着俞宇的划水, 试图从中寻找出些许端倪。有时候, 他觉得俞宇的泳姿很恣意, 带着一种不曾被打磨过的自由, 他不拘于一些体校里会反复强调的细节, 但不得不说,他的划水与打水又极其有效, 节奏从容, 姿态优雅,有一种精简暴力的美感。
这个男孩总是让他感到意外。
八条泳道, 五个主攻泳池选手,三个主攻马拉松选手。主攻泳池项目的运动员每天会花大量时间水下录像, 抠入水、以及触壁转身的细节,每次转身能减0.05秒都是好的。相比之下,公开水域的长距离选手在转身这件事上便不占优了。十五个来回下来,还是能拉开不少距离。
回想起俞宇上高原的第一礼拜, 孙海杰不得不说,自己当时觉得这孩子的身体素质实在是不太行,压根就没把人放在眼里。刚下午血检结果出来的时候,他无意听到教练组的人在分析,为什么俞宇对高原训练的反应这么好。
或许,不过是新手福利。孙海杰心想。
短短三周时间,俞宇已经能在高原上追上第一梯队的速度了。等1500m赛程过半,他甚至还和潘一楠拉开了身位。八个人前前后后抵达终点,孙海杰一一掐了秒表。除了第一名,后面几个人的成绩其实差不了多少。当然,高原上的成绩要比平原上差一点,但孙海杰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他点开一个比赛阶段性分析的app,翻出了俞宇去年世界杯的成绩。果然,孙海杰的目光落在俞宇当时最后一圈上。他马拉松最后1500米的游进了16分钟,和他正常1500m的差距远小于其他选手。
孙海杰记得,之前某届奥运会,一个以全程“一马当先”领先的游泳马拉松冠军,最后1500m的成绩也不过15分47分。俞宇爆发力相对欠缺,但在有氧耐力上,简直就好像是老天赏饭吃。更可怕的是,去年游出那个成绩的俞宇,还没有上过高原。
孙海杰第一次意识到,或许,这个孩子真的会在未来变成一个强劲的对手。他抬起头,恰好看到俞宇矫健地把自己撑出池子,便别开了目光。
俞宇知道自己比潘一楠先抵达终点,不动声色地吐了一口气。潘一楠上岸后显然有点尴尬,他伸手和俞宇握了个手,哈哈大笑:“可以,小宇最近这状态起飞啊!”
孙海杰也点了点头:“来四道吧。”
“谢谢海哥。”俞宇勾了勾嘴角,觉得神清气爽。其实,他并没多想换个泳道,单纯是咽不下那口气。恰好,蹲池子边的汪成成一听,连忙急了:“宇哥你要换泳道嘛?你这就要走了吗!你不要我了吗!”
俞宇:“……”脑壳疼。
“你这么舍不得我?”
汪成成瞪着一双大眼睛:“那当然了,咱俩谁和谁啊!”
“那好啊。”俞宇摸了摸汪成成脑袋,在他耳边小声说道,“我那天碰巧知道一楠哥有个switch,还有一堆游戏卡。”
汪成成一听,眼神都直了。
俞宇眼珠子一转:“你如果去缠着他要游戏机,我就不走了。”
汪成成一听,大喜,连忙大呼小叫地冲了出去,变成一块崭新的牛皮糖黏在了潘一楠身上:“楠哥楠哥楠哥——”
俞宇转身回更衣室,笑得心满意足。
*
鉴于高原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六周集训覆盖了春节,但训练照常。基地大部分运动员都来自职业体校,很多人几年才能回一次家,早就习惯了在队里过年。基地年味不算太浓,只是草草布置了一下食堂,给大家做了肉多油少的薄皮大饺子。大伙儿一块看着电视,春晚有邀请几个当红运动员,教练又开始叭叭地画饼“你们要是拿了冠军”云云……
歌舞节目看得俞宇昏昏欲睡,他给回花溪老家的妈妈打了一通视频电话,然后又心猿意马了起来。他本来想找苏燎视频的,但苏燎说他姑妈姑父在和亲戚们凑一桌打牌,他得看着弟弟妹妹。要视频的话,最早也得等弟弟妹妹睡了。不过,俞宇这边集训照常,晚上十点就熄灯,也不知道赶不赶得上。
俞宇打开运动手表的APP,点开数据共享列表,看着苏燎账号后面的那个小红心——现在他正在远离自己>2000公里之外的地方,心跳79。
看来苏燎的弟弟妹妹们比不上汪成成这样让人飙血压。
百无聊赖的俞宇开始在游泳队微信群里抢红包。大家都是高中生,除了王老板那样财大气粗的上来就撒钱,剩下的都只能抠抠搜搜地拿自己抢到的钱再分给大家。
俞宇作为一台没有感情的抢红包机器,抢红包时手快于脑,以至于他点开了王鹏蓬的红包才注意到标题上写着“沨哥亲启”。
红包数量还不小,里面有88.88。
俞宇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把红包又发了回去,改名叫“沨哥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