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作品:《太子宠妾》 “这算是得罪太子爷了,如今正在翰林院做冷板凳呢,也是走投无路了,想着能不能投靠方家,找一条活路了。”王富贵这话清淡描写的,不过当时情况可复杂得多,苏春和到处找人求到他跟前,还只拿了一百两的银子疏通,他原本觉得这苏春和不是打发叫花子呢?
但是等知道苏春和是吴良娣的前任未婚夫婿之后顿时就来了精神,虽然早就分开了,各自嫁娶,但那也是青梅竹马长大的,整日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指不定之前两个人…… 这里头可是大有文章可做。
皇家子嗣,又是太子的良娣,这清誉上可是疏忽不得。
果然皇后听了十分的高兴,露出几分算计的神色来,说道,“那苏春和可是听话?”
王富贵马上就道,“您说他这日子好过吗?整日的战战兢兢的,就怕是太子爷记起来整治他呢。”
皇后笑着说道,“这就好。”
施粥的事情倒是非常的顺利,那些百姓们知道这是太子良娣办的,心里头自然感激,到处称赞,让吴娇娘的名声是越来越好了。
原本吴娇娘想着是施半个月,谁知道京中那许多人家都想攀上太子爷关系,一直在找门路,知道这是太子良娣办的,纷纷也跟着要捐钱捐银子,还有人捐粮食。
万姑姑来询问吴娇娘这件事要如何处置,她主要是怕吴娇娘不高兴应酬,结果吴娇娘却是说道,“这一顿粥可以让许多人过的轻松一些,姑姑,你是不知道他们过的多苦。”
这施粥的事情就一直办到过年才结束。
为了这件事吴娇娘还特意招待了那几个捐钱的人家。
在名单里吴娇娘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看了眼万姑姑说道,“姑姑,这个徐家绣坊是?”
万姑姑看了自然也想起在岐阳镇上的绣坊来,说道,“奴婢去问一问。”
吴娇娘想起以前在岐阳镇的日子,只觉得就跟做梦一样的,这才过去多久?就好像已经很久了,也或许是她活了两世的原因。
这几日天气冷,但是因为快过年了,大家的性质都很高,街道上人来人往的,加上宫里的太子良娣施粥,很多人都会去那边排队蹭一碗粥喝。
徐如春挽了一个妇人的发鬓,穿着一件枣红色云纹镶兔毛的锦缎夹袄,身材窈窕,面容秀丽,只是这会儿脸上却是露出几分忧愁的神色来,她还记得自己出门前对母亲说的话来,“凭什么我们绣坊就一直被人压在下面?听说许多人都去京城了,说是太子入京,气象不一样了,我也要进去找找门路。”
这生意想要做大没有个皇商的门号是打不响的,永远都是小打小闹,徐如春这心很大,倒是把她母亲给吓到了,就是因为上次吴娇娘的事情而让徐如春不喜的赵全家的也是忍不住劝了几句话。
要知道自从那件之后,赵全家的再也不敢说话了,怕是被徐如春嫌弃。
但是徐如春确实坚持要来。
徐家绣坊这一年在徐如春的经营下,一下子就起来了,也不知想的什么办法,接了余家一个大订单,那名号一下子就被打响了。
有了进账,生意蒸蒸日上,但是却总是打不开局面来,一直被那些老字号压着,徐如春心里很不服气,就揣着银子准备来京中找门路。
徐如春话说的很大,但其实心里也没底,来了京城之后才发现这里当真是人才济济,那些能屹立不倒的老字号是又有人脉还有能力,而且每家都有一个绝活儿,徐家绣坊在她们岐阳镇上还能看,但是放到了京城里,完全就不入流。
徐如春颇有些心灰意冷,但是她运气还不错,遇到了之前的一个老客户,愿意给她引荐,只是问她肯不肯花银子,她把所有银子都投了进去,结果只在花名册上加了个名字而已,至于入宫的机会,自然是没有的。
太子良娣又不是想见就能见的,而且花名册上一共几十户人家,不可能都见,所以只有前面几个捐的多,名望又大的人家人作为代表。
徐如春的银子对徐记绣坊来说是个大数目,但是对于前面几个大户来说,不过就是毛毛雨,看都不够看的。
赵全家的整日的唉声叹气的,说道,“大小姐,不是我唠叨,实在是…… 我们带来的银子可是全部的家当了,您却直接投到粥铺上去,要说能入宫觐见太子良娣娘娘,那也是我们徐家的脸面,如今却是什么?当真是一点水花都没有。”
徐如春是越来越不喜欢赵全家的了,无论她做什么赵全家的都不喜欢,就是母亲都管不住她,赵全家的还要唠叨几句。
徐如春忍不住怼了回去,说道,“我也想老老实实的做生意,可是你看我母亲,还有我外祖母勤勤恳恳的几代人,到了如今是个什么模样?你自己不想办法扩大生意,那只能是被人吞并。”
赵全家的说道,“稳稳当当的做生意有什么不好,难道一定要把银子赔光了……”
“赵全家的!”徐如春喊道,这话让赵全家的及时的住了嘴,徐如春又道,“你不就是担心我们徐家完了,你赵家没饭吃?”
这话说的赵全家的一下子就噎住了,脸涨的通红。
徐如春又道,“就算是没办法入宫觐见,但是我也捐了银子,这也算是和太子良娣攀附上关系了,回去之后我这么一说,谁还敢小瞧我?别鼠目寸光的,只能看到前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