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作品:《街溜子夫君竟然是最强的[穿书]》 众人食不知味地用过了晚饭,大概大络最沉闷的一个冬至了。
宁子衿回到了世安苑,有些担心地看着楚衡,他年前才从边关回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又起了战乱,皇上会不会再将楚衡派往边关。
但保家卫国是每一个男儿郎心中的梦想,楚衡也不会抗拒再次前往戎关,与他曾经的同伴一起并肩作战。
楚衡感觉到了媳妇低落的情绪,双手捧起了她垂下来的小脸,“是害怕打仗吗?”
宁子衿说不清楚自己现在心里到底是不是在害怕,她虽然下午安慰了外祖母说大络兵强马壮,就算古庾沙洲胡匈三国联合也不是大络的对手。
但听到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就丢了两座城池,曾经战争离她很远,可现在战火已经在边关烧起来了,会不会愈演愈烈还是一个未知数。
“嗯……楚衡,皇上会重新派你回到边关吗?”
楚衡安慰她,“不好说,一切都要看父皇的意思。但如果边关的百姓需要我,我会义不容辞的回去,那里曾是我与舅舅守护的地方。”
宁子衿听到了她内心想要亦不想要的回复,但她知道战争当前,所有的儿女私情都要靠边站。
自第一封战报送到京城后,接二连三的战报折子一封封地递到了御书房的桌子上。昀帝越看脸色越发的凝重,没有一封战报是好消息,全是溃败。
仗断断续续打了一个月,一点胜利的捷报都没有。愈战愈败,愈败愈战,军中的士气也因为这接连的败北而萎靡。
昀帝将这些战败的折子在上朝时狠狠的摔在了众臣面前,“都看看,都看看!两个月之内,一场仗都没有打赢,平常你们不是都很多点子吗!为何这时候就都成了哑巴了,没有一个人敢上前献策!”
骂完了诸臣后,然后又将怒火对准了林国舅一家。
楚衡从边关回来时,昀帝让他上交虎符,虎符之后辗转到了林皇后的弟弟林海栋的手上。昀帝任命他为骠骑大将军,接替赵将军的职责镇守边关。
这片土地上百年也就出了一个用兵如神,战无不胜的赵长林,不仅守住了大络的疆土,在边关的十数年,更是不断的扩充大络的版图,将古庾和胡匈打的节节败退,一路退到了古水泾之外。
楚昀明自知数像赵长林这样的武将,百年之内都难再出一个。他也不指望林海栋能胜过赵长林,只要他能将赵长林打下的地盘矜矜业业守好了,就算再无贡献,也能给林家一个忠臣的好名声。
可赵长林去世才一年多,林海栋非但没有守住,手上已经弄丢了好几座城池。身为武将,守不住边防,不死也无用了。
连区区一名郡太守都知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不战到最后一刻不败休。他倒好,打都未打就已经被外邦联军吓退了几里地,实在是大络之耻辱。
昀帝正在气头上,兵部侍郎孔祥主动站出来回禀。
“皇上,臣恳求罢免林将军之职,林海栋实难当大任,应重新选出一名将帅接替林将军之职。臣有一推荐人选。”
“孔爱卿请说。”昀帝看向他。
孔祥跪在了地上,直言:“正是楚衡殿下。”
听到楚衡的名字,昀帝的面上看不出喜怒,“孔卿家为何会推荐衡儿。”
“赵将军在世时,镇守边关无人敢来,素有大络战神的美誉。可惜天妒英才,赵将军去世不到两年,外邦人就卷土重来。想来是因为赵将军不在了,轻视我大络国土无人能守,才趁机跨过古水泾。所以臣想荐楚衡殿下,挂帅出征夺回丢失的城池。”
“楚衡殿下是赵将军的亲外甥,也曾跟在将军身后行兵打仗。臣听闻殿下是边关百姓口中自封的小战神,由赵将军手把手教出来的好徒弟,也曾带领小队突袭过几万人驻扎的胡匈营帐,烧掉对方粮草并能全身而退,可见厉害。二来,对外宣称楚衡殿下是赵将军后人,继承了赵将军的衣钵,对外邦人也能起到一定的震慑的作用。”
第71章 征战
孔祥说完之后, 素来同他不对付的死对头也从队列中主动站了出来,不光赞同他的说辞,还说乐楚衡殿下就是最适合的人选。
楚衡在队列中不动, 恐怕昀帝心里早就有打算了, 今日在朝会上呵斥臣子不过是铺垫罢了。
他倒不认为昀帝会派自己再回去, 这几日昀帝日日传唤楚连到御书房密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昀帝听了两位臣子的话, 转而看向其他人,“各位爱卿有别的建议么, 都举荐衡儿代任将军之职吗?”
众人低头沉默不语, 却再没有第二个人站出来。
场面静了有一会, 楚衡感觉身后人的视线都若有若无地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现在站出来就属于众望所归了。
正当他准备要站出来时, 身后的楚连却忽然动了。
楚连捋起衣摆, 跪在了地上,启禀:“父皇, 儿臣愿意替父皇分忧,挂帅出征前往边关支援众将士。为了边关苦受战火的百姓,儿臣万死不辞。”
楚衡掀起了眼皮,也想到了是这个结果。楚连不可能会放弃眼前这个机会,若是成功收复了城池,他在军中的声望也会大大增加。
昀帝为自己的儿子主动请愿出征感到大悦,拍掌连说了三个好, “不愧是朕的儿子,有朕当年的风范!朕就命你为镇威将军,中领军冯常是为副将,三日后带东骑营十万兵马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