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作品:《八十年代国货群》 唐兰又说道:“大爷,您看这样成不?您连电话都没留, 就写了一个地址,胡同里七拐八拐也不好找,下面再填一句,有租房意向的找我,反正我生意也不忙,帮您牵个线。”
能在这里开店的想必也不是坏人,再者又不用他出钱花物的,大爷连忙感谢:“那可感情好了,我还发愁不好联系人呢。”
这时候通讯不发达,不像后世,留下一个手机号随时能联系。
BP机也到等到几年后才会出现,电话机倒是有,但是还没流入到普通百姓的家里,安一部电话的费用太高了。
北京的大街上有一些公共电话亭可以用,这一点要比丹阳市强得多,如果是对方有电话,着急可以用公共电话联系。
不过现在除了一些机关单位,私人有电话的少,没大面积普及,对于联络起到的作用也不大了。
房屋出租的纸条贴上去两天,就有三四个人过来询问,大爷临走前把房子的情况告诉了唐兰,就差拍张照片了。
唐兰仔细的说了朝向一共几个屋,大爷的意思是想整租出去,这样的话租房的人员比较简单,要是大伙合租,他怕人多吵闹。
但除非是一家好几口的,不然一个院子,也租不下来。
唐兰两下传话,终于找到了一个靠谱的租户,两下约着在唐兰的店里见面,唐兰自己租过房,有了一些经验,提前准备了一份合同出来,一式两份,签好字之后每人签一份。
唐兰写的这份和她自己签的那份有一些出入的,这份里面权利和赔偿写的更加具体,面得以后起纠纷。
签完合同交了钱,房主领着租客去看房,隔一天又回来谢唐兰,还要塞给唐兰一点辛苦费。
唐兰没收钱,说道:“当时说好了是帮个小忙,我怎么能收钱呢?”
不过通过这次事,唐兰发现了一个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好生意,做中介,房产中介!
现在还没有中介这个说法,连相关的市场都没有,就是私人间的小打小闹。
不过这样更好,对于唐兰来讲,没人参与其中她才能更大力度的获利。
成衣店还要继续开,成衣店就算是她的一个据点,唐兰还指望从成衣店收集一些消息呢,来租衣服的人各色职业都有,如果她做房产方面的生意,也得消息灵通。
唐兰心里大致有个想法,她没着急做,而是先打听了附近的租房量和卖房量,房子往外出租的不少,但是卖房的寥寥无几,一是愿意卖的少,主要还是出不去那个钱。
唐兰回去和顾茂晖商量,顾茂晖点头说:“没房住的人也不少,现在大家也都想开了,不像前些年,四世同堂也在十几平米的小屋里挤着,就说布料厂的年轻人,现在分不到房,结婚后就有想租房住的,男方女方家里面积都不宽敞,想住的舒服只能租,反正租房价格也不贵。”
现在的房租确实不贵,还不到一个人收入的十分之一,唐兰想做中介生意,就一定要有更大的信息来源,她现在刚起步,先做附近的生意,再逐渐扩大到一个区吧……
唐兰有自己的算盘,所谓的房源信息得详细,像房子的平米数,一般的房主都说不出来,他们自己也不清楚究竟面积多大。
这种情况就要实地测量了,像租房还好,面积差一些没关系,但如果是买卖房子这样的大生意,房屋的面积呀列清楚,如果买家觉得不合适直接走了,免费带着看房未果做无用功。
最好再准备一个相机,要是有图片就更好了,不过唐兰在红包群里打听了一下胶卷的价格后,决定暂时先放弃这个想法,成本太高了。
除非是高价的房值得拍上照片,若只是普通的租房,拍照成本一扣除,她的中介费也剩不了多少。
唐兰竟然打算专业做这个,自然不会像第一次一样免费了,唐兰想好了,租房的话,成交之后收一个月的房租钱,房主和租客每人负责一半。
这时候居委会帮了大忙,唐兰走街串巷了三四天只找到了五六套房源,人家房主还不信任她,唐兰后来找了居委会,让帮忙从中牵牵线,居委会的人一合计,唐兰做的也是好事,而且她这人居委会知根知底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就算唐兰出问题,她爱人可是布料厂的副厂长,一找一个准。
居委会的人人脉广,认识不少人,还给联系了别的社区的人,不到五天,唐兰一下子多了二十多套没出租的房源,其中还包括两个想卖房的。
唐兰兴致一下子提了起来,她本来还以为会遇到很多麻烦,没想到居委会这么帮忙!
顾茂晖说道:“人家居委会乐见其成,像这种单位,维/稳为主,主要社区不出什么岔子,他们也担不上干系,房子顺利租出去,还不用在电线杆上张贴各种小广告,人家何乐而不为。”
不过做这种需要担保的生意也是要冒着一些风险的,毕竟是中介把双方黏合到了一起,签了这份合同,不管哪方出了问题,中介都难辞其咎,所以审核信息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而且遇到奇葩的房主或者租客,宁愿不赚这份钱,也不能惹麻烦上身。
唐兰比较庆幸的是,现在还没有什么造假证的,所以留下身份证信息还是很有用的,一来是留个档心里踏实,二来也起到震慑作用。
唐兰的租衣店外面竖着几个牌子,上面有租房的信息,面积价格全都写了上去,地址她写的是大致的位置,没写太详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