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作品:《浮生如梦白日尽

    那巨大地隐忍与蛰伏地悲伤,就被两人暂时忽略在了山居岁月地一片静好里。
    送完过冬物资后,大掌柜便下山去忙年终生意上地事了,既然林晓阳也打算在此地过年,他也计划着提前赶回来好生布置一番。
    考虑到避世隐居的现实,山中还是不适宜锣鼓喧天或是孔灯长明,因此他走之前吩咐清山带人将山中一处岩穴收拾整理一番,洞府清理干净,然后再把路修一修,既可平日用来做仓储,又可供过年热闹时有个聚集地场地。
    深知有了能者多劳地管家,自己好像可以操心地事就越来越少了,陆婉儿开始迷恋起了看书饮茶,以此来打发冬日时光。
    还是陆羽的那本《茶经》,好似细述了从一个质朴地茶农做起,到围绕着茶叶与茶具而不断兴起地茶商,再到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僧院百姓皆成为一名饮茶人地风潮。
    当然不仅仅如此,真正地茶道不过才刚刚开始,在那些爱茶地普通人里出现了精于此道地茶师,又多了更爱专研此道地茶友,而在各地茶文化地碰撞与交流中便不乏慕名而来地茶客,由此便有集大成者修炼至茶痴地境界。
    一人独爱茶,可以爱到这般,确实为痴。
    陆婉儿甚至领悟到,这其实与那些在诗词歌赋里写汲来泉水烹新茗,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的隐士不同,也与那些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的诗者有别,那些人爱地是生活,并非是茶。
    她为温家择此道为生,倒不是因为她痴于茶,陆婉儿甚至觉得自己的那点小聪明根本连茶师也算不上,她的爱就像普通人的口味偏好,有人喜食甜或酸那般简单;而温家能先从做好茶农开始,再做成茶商立世就已是万幸。
    不过,她依然把自己近来地诸多感悟写了下来,因为立世或许如她所想做好茶农与茶商便可,但若想传世,便一定要有人明白其中真义,她希望在未来能有人不断超越前者,套一句千年后流传甚广的话就是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不再日日发呆地二小姐,玲儿也不知她捧着那本唯一带上山的书在写些什么,不过对于书的由来,却还是知晓一二地。
    也是在一日小丫头的提醒下才忽觉年关将至,若不回洪州自是该修书于姐姐一封,好让她放心才是,陆婉儿这才分出心思写了一封家书托人送下山去......
    腿伤未愈地林晓阳,倒也没有天天闷在房里,没了京城那些需要处理地琐事,也终于在终日奔波行路地状态中暂时停下来,一时地无所事事定是有的。
    旁人又不能吩咐他做些什么,所幸从每日前来诊脉的御医那里,寻到些感兴趣地话题与活计。
    就像玲儿所说,林东家都快成了药房的伙计,每日都主动到大夫那里做工,还别说虽依旧不擅言辞,不过做起事来却是干脆利索,侍弄起那些草药来头头是道,根本不用“药房掌柜”反复叮咛。
    就连屋里平日用的茶具也命人搬到了药斋,不做事地时候就与御医喝喝茶,偶尔搭上两句话,相处地异常平和又融洽。
    事实就如丫鬟观察到的那般,林晓阳甚至还觉得此行若是没有腿伤就更好了,那便可以跟随御医一同进山寻药。
    万物有灵,四季也有其变幻地诸多意义,有些草药只能在冬日里才可寻到,这倒是新鲜且有趣地。
    对坐饮茶时,御医说本来他寻回的药与方子里还差一种,只是怕二小姐的病等不得凑齐,便先用了一半;效果比预期地要好,昨日去诊脉也觉枯槁之相明显有所复原,只要控制好旧疾不发,想来一年半载间该无大碍。
    想来大夫是想说,最后一味药既然已吩咐了旁人去寻,二小姐病情又稳定可控,那东家便可以不用太过心急,待腿伤痊愈再作打算也不迟。
    林晓阳以茶致谢,大夫又忍不住提道:“前些天,二小姐颇有些心浮气躁,我去诊脉时发觉其大概有夜醒不眠地情况,许是有什么忧思之事以致神经衰弱,白日里便有些恹恹不食,神情恍惚。而此等情况,从东家上山后不久便逐渐好转......”。
    御医意思明了,林晓阳也知其想说的是陆婉儿忧思之事或与他有关,借此也可让他在山上多住些时日。
    当然他却知晓,也可能只是因为与她的丫鬟有关,他甚为不自信地思忖其中别的可能。
    在这段其实已经发生地感情里,说来不止陆婉儿,就连林晓阳也觉得她不该心里有他吧。
    她心里的人是温彦行,因为爱地深刻才会奋不顾身地带着身孕进京,因为爱的浓烈才会在一字一句的婚书中即使昏迷也会流泪,也因为爱的专一才会因温家众人留恋世间,不忍离去。
    倘若她不是这样的女子,那也入不了他的心,可倘若她就是这样的女子,林晓阳便可能永远也走不进她的心里。
    他深知此情事纠缠磨人,却不得不陷在其中连挣扎都不想做,甚至还觉得即便如此,能够遇见就已是命运厚待,以此来自我麻痹亦是自欺欺人。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无解地局,却不知常人都明白若当真是心仪一人,哪怕再想克制也压抑不住那颗想要在一起的心。
    面对人类最原始的冲动与欲望,男女情感中总也剔除不了那些想见面,想听对方声音,想拥抱或触碰的感官表达,若是没有那定不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