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作品:《重生九十年代初

    他们毫无优势,若是再不想办法,那么他们铁定完蛋。
    “先看看,不行的话,我们就改做其他行。”余东阳应着,“我们又不目只会做鞋。”
    余西风疑惑,问着:“我们还会做什么?”
    余东阳笑了笑,说:“米粉啊。我们还会做米粉。若是不行,我们就做这个卖。”
    余东阳的外婆之前是做米粉卖的,早些年就在玉市的西街头开了一间店铺,专门卖各种粉。
    余东阳的母亲自然也会做,只不过,玉市的消费水平有限,卖米粉也赚不了多少,所以她和余东阳的父亲才会去工地里搬砖。
    余东阳的母亲会做,他们自然也会做。
    实在不行,就做这个。
    “虽然利润低了些,可是薄利多销。再说了,这城市里的很大一部份人,都喜欢吃米粉,我们做这个,也能赚钱。”
    “西风,你千万不要起傻念头。”
    “对啊,西风,你不要起傻念头。”吴丽弦又再次强调。
    余西风点头,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说:“实在是不行,我们重头再来过就好了。”
    反正他们刚来鹏飞市的时候,也是一穷二白的。
    现在,只不过是被打回原形而已。
    因为店铺没有什么人,所以,余东阳给吴丽弦还有一些员工放了假,让他们提前休年假。
    他和余西风还有余橙一人守一间店铺就好了。
    吴丽弦和余慎好久没有好好休息,正好回家休息几天。
    所以,等余国年开车回来,发现家里有热饭热菜,老婆儿子都在,非常地惊讶。
    “你们怎么回来了?”余国年震惊地嘴巴都合不拢了。
    “东阳店铺出了些问题,放我们几天假。”吴丽弦忧虑地说道。
    希望不会走到最坏的一步,她还准备大干一场呢,再者,她还蛮喜欢卖鞋子的。
    余国年一惊,因为自从侄儿来到鹏飞市之后,顺风顺水的,这下子就忽然到了放员工回家的地步,他如何不惊不急?
    只是不等她开口,吴丽弦就将事情的经过和发展告诉余国年。
    “那港城人叫什么名字?”余国年问着。
    吴丽弦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不过,听说是一个姓邓的,过来这一边开鞋厂。”
    余国年若有所思地点头。
    第二天,余东阳关了店铺,自己开着货车去帮别人运货,赚点生活费。
    而余国年,则是在上班的时候,向自己的老板打听了那一个姓邓的港城人。
    他老板听到港城人在这一边投资开鞋店,立马就说着:“可是邓光明?来这一边投资开鞋厂的,也只有他了。”
    因为这个邓光明委实跟他们不一样。
    他们也是过来投资建厂,但是更多的是做进出口生意,而邓光明,却反其道而行,做内销。
    所以,他印象很深刻。
    姓邓的,又是投资建鞋厂,这两点都符合,余国年赶紧点头,说:“我听说了,他在这一边建厂,专门将店开在别人的店铺旁边,而后用低价挤垮别人的店铺。”
    “我老婆就是那一个店铺做售货员,现在都被逼得回家待业了。”
    余国年气愤地说。
    “姓邓的就是小家子气。”余国年的老板嗤笑道,“这么些年了,他只会这么一招。”
    “邓光明之前在港城是做鞋徒的,做了几十年才出师,后来赚了一点小钱,想不到这人来到鹏飞市之后,尾巴都抖起来了。”
    “若是你老婆所在的那个店铺能坚持下去,不出一个月,邓光明那人,肯定奈何不那店铺了。”
    “为什么?”余国年不解,“现在她那个店铺一双鞋也卖不出去,还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一个月。”
    余国年的老板笑了笑,说:“邓光明也是充大款,实际上,他没有多少流动资金,他撑不了多久的。”
    余国年点头,心有余悸地说:“现在就希望他撑不了多久了,要不然,我老婆肯定失业,得喝西北风。”
    余国年的老板大笑,说:“若是她真的失业的话,你让她过来我这里,我家缺一个搞卫生和煮饭的,待遇从优。”
    也就是经过那么久的相处,他相信余国年的为人,才会说出这样子的话来。
    余国年人不错,他老婆也差不到哪里去,若是真的很差的话,到时直接把人辞退了,也就成了。
    余国年笑着道谢。
    中午,趁着休息的时间,余国年快速地赶到余东阳那里,将这个消息告诉余东阳。
    “隔壁那一家店铺的老板真的叫邓光明的话,那么,东阳你就继续坚持下去。我老板可是说了,邓光明的资金不雄厚,坚持不了多久的。”
    “我家老板还不屑于骗我。东阳,你就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对方还是这样的话,你们再找别的出路。”
    东阳若是那么轻易就放弃了,那该多么地可惜啊。
    并且这店铺也有他老婆的心血,他也舍不得。
    余东阳点头,说:“我当然不会那么轻易就放弃!叔,你放心吧,我会好好地坚持的。”
    事实上,就算余国年不来说这话,他也会坚持下去的。
    但是堂叔过来了,那他就更有信心坚持下去了。
    反正,不到最后的关头,他是不会放弃的。
    “嗯。”余国年应着,说,“要是钱不够的话,你千万要跟我说。叔在这里做了几十年,还有一点积蓄的,到时先给你们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