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 第89节
作品:《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 杜嬷嬷亲自端了瓜果盘来,看着这一幕,脸上的笑都掩不住。
天子虽说了由得德妃做主,但宫人还是如实的把钟萃如何处置的事报到了前殿,杨培过了耳,找着陛下闲下的时间,三言两语便把事情给交代过了。
宫人说得细致,连走时女眷们甚么反应都一一描绘过,按他们的说法,那位颜夫人在娘娘面前却是吃了些亏的,出门的时候瞧着走路都不大自然的。
那些罚人的规矩最简单的便是这个了,从前后宫嫔妃,高位的妃子们若是要惩戒低位的妃子,最简单又最磨人的便是罚低位妃子们去边上跪一跪。陛下都说了此事由德妃娘娘自行处置,以陛下的心思,哪里会不知娘娘脾性,定是要小惩大诫一番,为关家女出气的,陛下既然不管,对此心中便有数,任由娘娘出气了,杨培哪里还会一字不落的禀报的。
果然,他不过三言两语的说过了,陛下只回了句:“知道了。”便揭过了。不过须臾,天子突然问了句:“你方才说,德妃对那位杜举子很是好奇?”
杨培摸不准天子的意思,但德妃专门问过这位杜举子的事,想来也是有两分好奇的,便模棱两可的说道:“娘娘过问过几句。”
天子突然沉下脸,不悦的哼了声。
钟萃召了颜关钟三家入宫审问后,都察院得了信,知道德妃惩治了钟七,训斥过了钟家,对德妃的参奏便撤了下来,不再咬着不放了。
到年底,天子频频召见诸位大臣,往日天子多是召内阁彭、范二位大臣,吏部、户部两位尚书至承明殿商议国事,如今逢天寒地冻,涉及各地水灾、衣粮,为防关外各国趁机在边关生乱,天子除几位重臣,连刑部、工部等尚书,领命的大臣们也多有召见。
第138章
河道沿途是天子花费了大功夫整治的,天子从登基上位后,接连十载从库中调钱财和粮草,只为了整治河道。
但河道水务整治自古以来便是历代头疼之事,有志向的皇帝也插手过河道,但更多都是随波逐流,若换做是那等昏君,浑噩被欺瞒的君主,河道更是鲜少沾手,以致河道水患年年频发,百姓多是苦不堪言。
尤其河道水患时节与三冬时节,各地官府都要组织修筑沟渠,护百姓躲避祸端,河道沿途经过十载整治,已经小有成效,但三冬时节水患却难以防范,尤以仲冬、季冬两月最是难以预料,朝堂上下也要商议好万全之策,传达天子谕旨。
天子召了内阁彭、范两位大臣,六部尚书,勋贵公侯入了承明殿,诸位大臣被赐了座,坐在御案下左右两侧正说着话,这般议事非是召大朝会,也非是天子平日里召几位大臣商议国事,数位重臣、大臣一同议事,在外边又被人称为“小朝会”。
商议的仍是水患之事,朝中早在月前便接连发了数道旨意下去,命各地官衙加强防备,甚至还有监察御史在各处巡视,行监察之责,监察御史如同头上悬挂的铡刀,震慑在各地府衙头上,叫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行差踏错,形成掣肘。
商议好如何妥善安置流民,又该如何赈灾赈粮,开沟挖渠,到晌午后,承明殿大门才开启,有大臣们陆续从里边走出来。
大臣们相继告辞,天子本埋首在御案上,却突然出声喊住了与大臣们并肩正要走出去的忠勇公施琅:“忠勇公留步。”
忠勇公施家一门勋贵,施琅更是位列大理寺右少卿,位列正四品,在满京中勋贵中,忠勇公是少有的勋贵出身,却还能得天子看重,任命在大理寺当值的。
施琅与同行的大人面面相觑,大人抬了抬手,先一步出了门,施琅心里十分忐忑,揣测起是不是方才在议事时可有说了甚不得体,惹恼天子不悦的话来。
但天子议事,多是与重臣、大臣们议事,若非他身上还挂着忠勇公这个名头,也是进不到这承明殿来的,更阔论说过甚不得体的话来了。
在施琅忐忑不已时,天子这才搁下了折子,放下笔来,还不等他开口,施琅先交代起来:“陛下,臣施家向来安分守己,绝对没有其他逾越之举的,臣知陛下向来重视河道水务,忧心水患,早前月里便书信一封回了定襄,施家上下捐粮食布匹,银两,以应此次水患。”
施琅想了半天,天子忙于前朝,对朝中大事最是关注,如今正是三冬时节,能叫天子忧心操劳的也只有此事了,忠勇公施家祖籍定襄,本就是定襄的一方大户,忠勇公在朝中担当重职,定襄施氏在当地更是绵延百年的名门望族,在定襄盘踞,根深蒂固。
天子敛下眉,片刻才沉声说道:“爱卿有心了,不必紧张,朕留你来只是未着一点私事罢了。”
施琅刚松了口气,顿时整个心里又提了起来。既不是为公,若是询问私事,如他们这等勋贵人家,若论私事,在高门宅在里自是有不少见不得的阴私,向来是不会为外人道的,但若是询问的人成了天子,施琅便不好闭嘴不言了。
只是不知是何人告状,抓住了家中把柄来,也不知是近日他收了两位小妾的事被捅了出来,还是家中公子在外寻花问柳被人参了。
施琅心里忐忑,把能想到的几乎都想过了,虽还不能确认,但在心里细数一样,都叫施琅心中沉上一分。天子沉吟半晌,似是不知该如何岂口,半晌,才一如往日一般语气平常的开口:“朕听闻,你家与陈国公府是结的姻亲人家?”
出乎施琅意料之外,天子问询的却并非施家的事,而是施陈两家的事,施琅不知天子问这话是何意,面上微微诧异,很快便一五一十的说道:“回陛下,臣施家与陈家却是姻亲,臣长子施平娶陈家嫡长女为妻,数年前陈氏染病,待过了陈氏孝期,为着子孙着想,便又迎了陈家庶女小陈氏为继妻。”
施琅小心翼翼的把两家的关系给交代了,着重提到了陈氏孝期,便是忧心有人眼红,在天子面前状告他们施家不尊礼数。
闻衍点点头,有心想多问上一句,但到底是臣子家中事,他便是身为帝王也不好伸手管上太多,只说道:“德妃此前曾召了命妇们入宫,临了曾告诫诸位命妇,行事当稳重妥帖,上敬下慈,爱卿们身为男子,对后宅之事也当要过问一二的,修身齐家平天下,若是连家都不齐,又如何能担当得起大任呢?爱卿以为如何?”
施琅哪里敢反驳天子话的:“陛下说的是,德妃娘娘德行出众,命妇们自当向娘娘学习。”
施家迎娶的继妻小陈氏入门也不过三载,小陈氏入门前曾与钟德妃钟萃乃是闺中好友,杨培还特地把钟妃入宫前的名录找了出来呈到御前,闻衍亲自看过了。
施琅要告退时,闻衍脑子里蓦然想起了这份名录来,想着钟妃曾借机发作颜家之事,下意识开口叫住了施琅。
他原本是准备询问这小陈氏之事,但还未出口便知道不妥了。身为天子,若是贸然插手臣下后宅已是不妥,若是再提及后宅妇人名讳,难免叫人误会了去的,便只婉言说了两句。
施琅出了承明殿,对天子叫住他,只似家常一般说上几句十分不解,若换做旁人说这话,施琅只以为在劝诫,或是与施家不对付的在幸灾乐祸,但若是说这话的是天子,那这话越是家常,在施琅心里便越是有着深意。
施家与天家向来没有瓜葛,陛下对臣下也一视同仁,哪里会特意把他留下来说上这样几句似是而非的话来?
施琅站在承明殿外思虑几息,瞥见在廊下站着的杨喜小杨公公,目光闪了闪,面上十分客气:“杨公公,可否借一步说话?”
杨喜朝他见了礼:“忠勇公。”杨喜思虑了下,到底随着施琅移了步。
施琅先是夸:“杨公公小小年纪已是外殿的掌事公公了,实在是前途无量啊。”
“忠勇公客气了,奴才不过是得了师傅点拨才有今日,算不得甚前途无量,奴才只一心伺候在御前便是福分的了。”
施琅找上杨喜,便是存着杨喜年纪尚轻的缘故,陛下的心腹大总管杨培杨公公,伺候在天子面前几十年,看着笑容亲近,实则最是难以接近,若非得了应允,无人能从杨培杨公公嘴里打听半点消息,杨喜则不同,远不如杨培那般谨慎,若是奉承加以利诱,倒也有几分可能,总是比问到那杨培公公面前好的。
施琅面上越发客气,四处看了看,往杨喜手里塞了几张银票,拍了拍:“杨公公还请笑纳。”
杨喜目光一动,到底没把银票还了回去,藏进了袖子里,客气的回道:“施大人客气了,奴才不过伺候外殿,哪里敢贸然揣度陛下心思的。不过这德妃娘娘的心思奴才倒是知道几分。”
施琅眉心一蹙,他是想知道天子突然说这些话的心思,哪里想知道这德妃娘娘的心思的,施琅有些勉强,还是说道:“公公请讲。”
杨喜哪里看不出来的,眼眸一转:“德妃娘娘最是厌恶那等上不敬下不慈的了,忠勇公不如多想想陛下说的,多想想,自然就明白了。”说着,杨喜便朝施琅抬抬手走了。
留施琅面色异样的站在原地,宫中非是久留之地,很快施琅也离去了。
杨喜返回了外殿,轻轻走到门边,探着头往里边瞧了瞧,不久师傅杨培便走了过来,杨喜笑眯眯的把方才忠勇公施琅给的银票递了上去:“师傅,这是那忠勇公进上来的,照师傅的吩咐,只模棱两可了两句。”
杨培看了眼,没接:“做得不错,叫他回去慢慢想便是,这点银票你自己拿着吧。”打发了徒弟,杨培又回了御前伺候,把杨喜说的话给秉了。
正逢天子手中拿的折子正是从定襄呈上来的,定襄知府上奏,正是为了定襄施氏,如实交代施氏善举,捐粮捐银,衣物药材,无一有漏,光是银钱便足足有上万,另有千担粮食,折子上对施氏大力称赞,高歌颂德。
闻衍看着,面上一时叫人瞧不出情绪来,杨培一边研磨,讨巧说了句:“这忠勇公也算是有心了,方才还说给定襄施氏写信,如今那施氏族人便当真给捐了银粮衣物供定襄百姓取暖充饥,不过这也是陛下治理有方,叫万民爱戴,如此才有豪族们拥护。”
杨培说这话原本不过是想在天子面前奉承一番,取悦天子欢心的,谁料天子却突然讥笑一声,把折子扔在了御案之上,意味不明的说了句:“是吗?”
第139章
施琅回了施府,一路行到正院里,施夫人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施夫人年不过四十左右,模样瞧着慈善温柔。
“老爷回来了。”施夫人迎上前,刚近前便见施琅面色难看,一早出门时施琅还是兴致昂扬的模样,施夫人心里“咯噔”一声,放柔了声音,亲自扶上施琅的手臂:“怎么了这是,是谁惹了老爷不高兴了?”
对着成亲几十年的发妻,施琅脸上稍霁,抬腿进了正院里,待施夫人亲自递了茶水来,施琅就着喝过茶,这才溢出一声叹:“不过是被陛下叫住说了几句话罢了。”
“陛下!”施夫人惊讶一声。
施琅点点头,他现在还没有理解杨喜说的那番话,按那小杨公公的话,多想想陛下说的就明白了,施琅回来这一路已经翻来覆去的想过好几回了。
施琅与其他世家大族的男子一般,奉行的是男主外女主内,后宅之事全权交由正妻打理,只偶尔会过问子女情况。
世家大族规矩多,大都如此,施氏百年绵延,更是把这些规矩揉进了骨子里,当家的男子若是过问后宅之事,便是对正妻原配不敬,是失礼的,如施氏这等百年大族,家中男子自幼便习家规,施琅同样如此,从未插手过问过后宅之事,施琅觉得,原配妻氏温婉贤惠,是大家族教养出来的好女儿,便是不用过问,后宅交到她手上也是叫人放心的。
陛下说的是那等家不齐的,但是施琅自觉家中太平,便是那德妃口中所谓的上敬下慈,他们施氏与别人可不同,他再想也是无济于事的。
施琅心中苦闷,对着原配嫡妻,倒是能勉强透露一二,他叹了一声,说道:“今日陛下把我留了下来,却只问了我们施陈两家结亲之事,还提到德妃召了命妇入宫,告诫人要上敬下慈。”
施夫人一时也没多想,顺着施琅说的事,倒是想到了早前被传进宫的那几家,便在施琅耳边小声说了起来:“陛下说的德妃召命妇这事儿,便是上回那都察院参本的事,德妃亲自召了人入宫审问,听说那钟家行七的姑娘叫德妃罚了抄经书、抄女书呢,一点情面也没给那钟家留。
那位被辱骂的颜家夫人也入宫了,关家那边口风紧,但还是有那小道消息从那丫头仆妇嘴里给流了出来,说这位颜夫人入宫其实也没讨到好,连着用药了好几日才好,倒也不知真假,老爷也知我也素来不爱打听这些,只是听人嚼了舌根,听了一耳朵的。”
施夫人三言两语的把自己给摘清了的,等施琅颔首点头,这才掩了掩嘴儿,巧笑着:“说来这本是颜钟两家的事,不过上回德妃还命了关夫人入宫,还特意点了关家已出嫁的庶女,也不知为何的,说起来妾身倒是想到一事,早前那德妃还未入宫时,倒是见过三两回她们几个庶女们在一块说话,那关家庶女便是其一,还有小陈氏…”
施夫人说着顿时住了口。
施夫人这些官家嫡妻,对各家的庶女们知道的都少,尤其还是不得宠的,钟家虽挂着侯府头衔,但施家的爵位更高,施夫人哪里看得上一个侯府不得宠的庶女,更别提记在心里了,也是如今骤然想了起来,施陈两家门第相当,小陈氏在施夫人面前也算是过了脸的,施夫人在各家宴会上见了,虽不曾放在心上,但到底留了个印象。
施琅身为大理寺右少卿,经手办案过不少差事,后宅之事他虽然不管,但到底敏锐,否则也不能在大理寺任职了,施夫人话一出口,施琅便领悟到了天子真正的意图。
天子确实是说上敬下慈,但却是在敲打告诫他们施家要下慈,对陈家女下慈,对小陈氏下慈!
天子身在宫中,哪里知道小陈氏的,施琅想着在宫中时,那杨喜杨公公口口声声的说不知天子心思,却知德妃娘娘的心思,施琅当时还不以为然,现在想来这杨喜公公分明是已经给了他提点了。
陛下…分明是替德妃娘娘在敲打他们施家!
想通了这些,施琅不由得倒抽口冷气。三冬时节,天子年年都会召了他们入宫,施琅自诩也入承明殿数回,也时常面圣,但施琅回回都只听见天子议论国事,从来不提任何私事的,更不说只是一位后宫娘娘了。
三冬时节,这般紧要关头,天子还记挂着德妃这位后宫嫔妃,足见陛下对德妃的宠信。施琅向来不插手后宅之事,全权交由施夫人打理,如今也不得不开口过问起来:“那小陈氏在府上如何?”
施夫人显然也跟施琅想到同一处去了,她连忙解释:“老爷放心,这小陈氏本就是陈家人,又是妾身看着长大的,妾身待她自然不差的,何况闵儿两个还要靠她照顾呢。”
闵儿两个是施家长孙长孙女,更是施家下一辈倾尽了资源要要培养的人,大陈氏是施家八抬大轿迎进门的,只是命不好,留下两个年纪轻轻的孩子便走了。
施家考量两个嫡子女的身份,若是再娶继室,在身份上必然不能高于出身国公府的大陈氏,只能往下次一等,但到底是高门贵女,迎进门的姑娘年纪轻轻,与前头正妻留下的子嗣又无任何血缘,必然不会甘愿照顾好两个孩子。
小陈氏就不同了,虽是庶女,但同样出自国公府,又与两个孩子有着血脉关系,她嫁进来,比施家娶别人进门来得好,何况这小陈氏知根知底,为人又不是爱争强好胜,掐尖的。施夫人还指着小陈氏对前边嫡姐留下的孩子多照顾几分,哪里会去折腾儿媳妇的。
越是高门,在考量事情上便要周全许多,纵然当婆母的可以给儿媳妇下马威,立规矩,折腾得儿媳妇听话懂事,但事情做绝了,谁心里都有怨恨,只是碍于孝道不好发作。
当婆母的迟早要年迈老去,临老了,身边伺候的下人为了找出路迟早要另投他人,往下一个掌权的靠拢,再想立威风立规矩却是难了,吃亏的迟早是身边的人。施夫人也不是那等当真能狠下心来的人。
施琅面上肉眼可见的放松了下来,下一刻,施琅的心又顿时提了起来:“不过…”
施夫人面色犹豫,不知该不该说。
施琅忙道:“不过甚你如实说?”
施夫人对儿媳妇房中事管得少,但家中还是施夫人管家,这后宅的事都是瞒不过施夫人的,她想了想,小心瞥了瞥施琅,这才说道:“小陈氏这几日身子有些不爽利,正躺在床上养病,前两日还请了大夫来看过了。”
身子不好本就是常事,国公府家大业大,府上本就供着大夫的,施琅不过是随口问了句:“怎的身子不好了?”
他一出口,便见施夫人面上有些不自在,施琅心里顿时冒出了一个念头来:“该不会又是那个逆子生了事端出来吧?”
施家百年延绵,也并非家中尽出人物,多的是庸庸碌碌,靠着定襄施氏这个招牌浑噩度日的,施琅长子施恒便是如此,对出入朝堂半点没有想法,是京城有名的纨绔公子,施家长孙在读书上颇有天分,施琅更是早早就请了先生教导,早就从施恒身上移到了长孙身上。
但儿子施恒是什么人,施琅却是再清楚不过了,最是喜欢眠花宿柳,在外饮酒作乐,大陈氏与他少年夫妻,却也管束不下来,以致不时受气,伤了身子。
莫非这小陈氏卧榻,也是他气出来的?
施琅顿时暴跳如雷,面上狰狞:“那个逆子呢,他是不是又去哪里鬼混了!来人,去把施恒给我找回来,再取了我的藤条来!”
施恒往日再混,施琅都没有这般生气的时候,但这回肉眼可见的是被气住了,施夫人一愣,连忙要起身拦:“老爷,老爷息怒啊,恒儿他一惯如此,老爷你何必非要跟他计较的,算了算了,左右他已然是这样了,何况恒儿已经这般大了,便是老爷想教也是教不过了,不如等他回来,把人叫了来,咱们再好好劝一劝的。”
施恒行事气人,接连两个妻子都被气病过,施夫人对儿媳妇不折腾,但对着这种事也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在儿子跟儿媳妇间,儿媳妇到底是外姓,施夫人到底是向着儿子的,因此从来不把这种事拿到施琅面前提,只今日眼见天子过问,施夫人瞒不下去了,这才在施琅面前坦白一二。
施琅一把推开了施夫人:“你知道什么,妇人之仁,就是你一直娇惯着,才把人给宠出了这等不敬妻室的性子来!”
等施恒下晌从外边回来,刚走过前厅廊下,只见他爹施琅挺直站着,手上还握着一根藤条。施琅紧绷着脸,等闻到从施恒身上传来的那股遮掩不住的脂粉味,更是怒火中烧,扬着藤条朝他抽去:“我让你混!”
这件事,他必须要做一个结果来,这是做给天子看,更是做给宫中的德妃看!
第1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