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作品:《王妃支棱起来了

    乌苔便笑了:“那本书,叫浣花缘,想必皇上已经问过你了。”
    叶青蕊怔怔地看着乌苔,听着她的话,只觉恍惚。
    最后她低首,黯然道:“皇上并不曾提起,皇上只是和民女问起来璇玑教教务。”
    事实上,她这次确实上交了璇玑教所有的盘口名册,上缴了这名册,她等于把自己和璇玑教的命全都交到了懋帝手中了。
    再也没有反悔的余地了。
    乌苔:“那浣花缘,你总该知道吧?”
    叶青蕊没吭声,她低下头,看得出来,她陷入了纠结。
    乌苔也就不着急,就那么慢条斯理地等着。
    良久后,叶青蕊终于望向乌苔,缓慢地道:“皇后,这本书,民女倒是听说过。”
    乌苔:“哦?可知道来历?”
    叶青蕊看着乌苔,此时的乌苔慵懒华贵,带着骨子里透出的雍容,那是帝王之家才能蕴养出的娴贵。
    她是万没想到,乌苔竟然也知道这些。
    她原本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平静下来,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现状。
    但是谁能想到,乌苔还能够再给自己一个打击。
    原来知道那本书内容的,并不只自己,竟然还有乌苔。
    这还是如今自己知道的,那不知道的呢,除了乌苔,还有谁吗?
    那自己算什么,根本不是什么独一无二的存在。
    她思绪起伏间,又想到,乌苔竟然问自己这个,是为了什么,她不知道吧,不知道那本书的来历,才要问自己?
    所以在思量很久后,她终于道:“那是一本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古书。”
    乌苔:“古书?”
    叶青蕊点头:“是,一本古书,据说在几百年前,那也不过是什么人随意编纂的话本,后来话本被说书人口口流传,慢慢地就变了样。”
    叶青蕊看了一眼乌苔,继续道:“又过了两百年,那本书在一处古墓中被发现,已经腐蚀了很多,世人便设法自行补上,于是便有了这话本。只是这话本传出去后,时候长了,慢慢地也就分不清了,并不知道哪些是后人补的,那些是真切的。”
    而她,就是因为这个被误导了。
    乌苔:“这样?”
    叶青蕊:“是,这便是我所知道的了。”
    乌苔颔首:“我瞧着,只说那剧情荒诞不经,却原来是残缺的本子。”
    她当然明白,叶青蕊说的不是古本。
    依她的猜测,这叶青蕊或许来自别处,不是现今这个年代,这个本子在今世被什么人编纂过,又被说书人当成了话本,话本流传多年,变了模样,而那叶青蕊就是来自多年之后。
    她也就没再说什么,更没有问叶青蕊什么。
    今日今时,她问了,叶青蕊自然不敢不回。
    但叶青蕊如今能尽心经营璇玑教,于她来说,心里也是感念的,别人不想说的,她又何必非要逼问呢。
    叶青蕊看乌苔并不问这个,其实也是松了口气。
    她当然也明白,过了这一关,她就真得可以放下一切,踏踏实实地去为懋帝经营璇玑教了。
    她以前,真得太自以为是了。
    第44章 宠爱
    傍晚时候, 日头西斜,把这殿宇楼榭拉出极长的影子来,晚霞晕在窗棂上, 殿内也仿佛蒙上了一层浅淡的薄纱。
    因懋帝知道乌苔怕冷,又有小铭儿这样的小娃,怕是不耐寒的, 殿内早就烧起来地龙, 地龙烧得暖暖和和的, 很能抵得住深秋凉寒。
    乌苔命人在软榻上铺了瑰丽的波斯大毯子, 四周围又用引枕给挡住, 就把小铭儿放在上面,随意地毯子上戏耍。
    百天的时候, 小铭儿已经会翻身了,刚开始只能勉强翻, 吭哧吭哧地使劲,翻过来一半, 憋得小脸通红。
    后来人家使出吃奶的劲儿,能翻过来,翻过来后,趴在那里, 两手支撑着, 仰脸四处看,那睁大眼睛的样子,只逗得大家乐。
    乌苔也喜欢得很, 又拿了拨浪鼓等小玩意儿来逗他, 引着他翻身, 她是想着小娃儿, 多翻翻也是锻炼了。
    谁知道才几天功夫,他就已经能在连着翻几个身了,翻身的时候,旁边拾翠题红都被逗得不行,忍不住笑。
    小铭儿看身边宫娥笑,他也跟着笑,笑得清亮的口水顺着嫣红的唇儿流,实在是憨态可人。
    正逗弄着,就听外面懋帝回来了。
    她抱着小铭儿,让他躺平了,这才慢条斯理地起身,去迎懋帝。
    懋帝进来后,围在一旁的宫娥便陆续退下,嬷嬷从旁也要把小铭儿抱下。
    懋帝道:“玩什么呢?”
    乌苔便笑了,给他演示,自己拿着拨浪鼓如何如何,小铭儿便激动得手舞足蹈,便要翻身,轱辘轱辘地翻身。
    懋帝见了,皱眉:“你这是训鸽子呢?”
    乌苔一听,想了想,好像训鸽子确实是这么训的,一时也觉得怪怪的。
    懋帝无奈,上前抱住儿子在怀里,怜惜地握着他的小胳膊:“你母后把你当鸽子训,可怜的小铭儿,我们不要理她的拨浪鼓了。”
    可谁知道,小铭儿两眼亮晶晶的,伸出手儿拼命地要去抓乌苔手里的拨浪鼓。
    乌苔便很有些得意:“看,小铭儿喜欢这个,你不让他抓,他还是想抓。”
    懋帝瞥她一眼,便要抓住儿子肥嘟嘟的小手:“我们是太子,我们得有点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