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作品:《重生之再遇良人

    晚上好φ(>ω<*)
    昨天做了一个梦,梦到我变成男人,然后被另外一个风流倜傥的男人给掰弯了(≧w≦;)
    第77章 袭击
    陆玄韬身体好了一些,废了太子之后,他便自己处理政事了,重新上朝之后,他发了一道圣旨,将贞嫔册封为贞妃。
    陆晟琰跟皇后都觉得陆玄韬的这个册封莫名其妙,不过联想到前段时间,贞嫔日日守在陆玄韬的床前,倒是也能理解陆玄韬想要给贞嫔一个赏赐的心情。
    他们等着陆玄韬重新重用陆晟琰,而后慢慢地让他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只是出乎他们的意料,皇帝居然把处理洪灾这件大事交给了陆晟琮,他才十三岁,也没有经历过什么事,皇帝为何偏偏把这件事交给了他。
    他们心中起疑,陆晟琮却已经接了旨,准备出发了。他第一次离开霈都,去办这么一件大事,也是有些惶然,将自己的担心说给陆飞鸾听,陆飞鸾了解他,便让他顺从自己的心意去做,还要保护好自己。陆玄韬给陆晟琮指派了几个人,这些人都是有过抗灾经验的官员,陆晟琮看到他们,心里也算是有了底。
    陆晟琮带着人和物出发去霁安,十天之后便传来了好消息,原来洪水已经堵住了,现在还在加固堤岸,同时安置受灾的百姓,堤坝也需要重新修建,田里,道路边都是淤泥和毁坏的房屋,这些都需要尽快处理,陆晟琮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不过他事情处理得不错,已经没有人死亡了,本来灾民容易有情绪,发生暴动,这会儿都被陆晟琮给安抚住了。
    这些好消息传回霈都,朝廷官员对陆晟琮大加赞赏,陆玄韬龙心大悦,也夸了陆晟琮,还让人带信给陆晟琮,让他安心救灾,如果物资缺乏,再向朝廷禀报。
    霈都内的百姓也知道了陆晟琮小小年纪就如此能干,陆飞鸾找了人,在人群中又把陆晟琮以前给受了雪灾的难民发冬衣,施粥的事宣传了一下,一传十十传百,陆晟琮的人气声望盖过了其他的皇子,人人提起他,都要竖起大拇指,夸他宅心仁厚,年少有为。
    这情况绝对不是陆晟琰想看到的,联想到贞嫔现在成为了贞妃,陆玄韬还不重用他,他心里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他担心陆玄韬想要封陆晟琮为太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之前的努力不都白费了吗?
    他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眸中闪过一抹厉色,他冷笑一声,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主意。霁安不正在发洪水吗?这水里死个人不是最正常的事了吗?听说他的好弟弟陆晟琮最喜欢亲自去察看各处的灾情,那些地方都很偏僻,这个时候又有盗贼,他要是不小心出了什么事,父皇也是没有办法的。
    陆晟琮去了霁安半个月,邵家喻就跟了陆晟琮半个月,一开始陆晟琮见邵家喻跟了来,还很纳闷,但是他说是来保护他的,他便以为是陆飞鸾不放心他,特意让邵家喻过来的,于是便将他带在了身边。
    邵家喻知道他误会了,但是也没有解释,他也没法给他解释。他之所以到这里来是因为前世,陆晟琮当上皇帝之后,有一次也是霁安发洪水,他来察看,结果遇到黑衣人袭击,中了毒箭,差点没了。
    那次查出来黑衣人是邬心湄指使的,她恨陆晟琮取代陆晟琰坐上了皇位,所以趁着陆晟琮去霁安,便派了一队人马去刺杀陆晟琮。
    后来事发,邬心湄畏罪自杀,临死前希望陆晟琮能够善待她的儿子,陆晟琰的唯一的孩子,陆晟琮心软,只处置了邬心湄身边的人,留下了那个孩子。
    这一世,不知为何,霁安提前暴发了洪水,陆晟琮也被皇帝派来处理灾区的事情,他不知道会不会像前世一样,有黑衣人来袭击陆晟琮,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担心陆晟琮,所以立刻跟来了。
    陆晟琮前世是一个明君,这辈子又跟陆飞鸾的关系非常好,陆飞鸾现在误会他,不见他,他也还没查出灵心背后之人,所以与其在霈都等着,不如过来保护陆晟琮,他想着,也许帮助了小舅子,陆晟琮还能在陆飞鸾面前给他说些好话,他就能跟陆飞鸾快点和好了。
    “殿下,已经很晚了,我们该回去了。”邵家喻抬头看看天,乌云罩天,风吹树摇,看起来又想下雨。
    “驸马,这里应该还有受灾的人,我担心里面还有人困在里面。”陆晟琮担忧地看着面前的一片废墟,这是昨天下了暴雨,水位上涨,淹掉的一个村庄,虽然已经有官兵来过一次了,但是陆晟琮不放心,还是过来又看了一下。
    就在刚刚,他听到里面微弱的动静,从里面救出来一个小女孩,那小女孩是被家中父母护在怀中的,房屋倒塌,木头砸死了那对夫妻,只有他们的女儿幸免于难,陆晟琮看到那两个人死去的姿势,心中难过,小女孩脸色发青,如果再晚来一会儿,也许她也会死。
    因为救出了一个人,陆晟琮看着面前的废墟,便想着去救更多的人,身边的侍卫都被他支去在村庄里大声喊,四处寻找,他的身边只有邵家喻一个人。
    他往前方走去,邵家喻见劝不动他,只好跟着他向前。
    四周更黑了,邵家喻见陆晟琮走的远了,便又开始劝他回去。只是这一次,还没等他开口,他便敏锐地听到有箭矢飞射而来的簌簌声。
    “殿下,小心!”他飞身扑倒陆晟琮,极快地从地上滚过,那箭恰好就射在他们刚刚站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