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作品:《工地捡来的豪门老攻和崽

    果然如此。
    *
    在季成洲的帮助下,裴崇连夜将手中的资料整理完善,交到了警局。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被连夜接到了首都,落脚点还没找到,就被带到了城中警局。
    男人身材瘦小,穿着干干净净的,戴着副眼镜,浑身透着老师的学究气息。
    “孩子,我是你的大舅啊。”扑到沈良安身边的男人,让青年越看越熟悉。
    眼睛、鼻子、嘴巴,简直和他记忆深处那个整日疯疯癫癫的母亲的五官一模一样。
    “这位先生,您是?”有警员上前询问。
    “警察先生,我叫夏文瑞,我是来报案的。我的亲生妹妹夏婉莹在二十五年前失踪了,我有证据,沈正就是与人贩子交易,限制我妹妹人身自由,强迫我妹妹为他沈家生孩子的罪犯。”
    虽然昨夜,沈良安陪着季成洲一起整理资料时,已经看过了那些文件,他也差不多知道自己母亲的身世了。
    可当他真正听见他母亲的哥哥、自己的舅舅说出这些事实时,还是被狠狠震惊了。
    二十五年前,夏婉莹刚十八岁,是个刚考上师范学校的新生。
    夏家几代人都是做老师的,夏婉莹的爷爷是当地初中的特级教师,父亲和母亲也分别是不同学校的物理和语文老师。
    夏婉莹的哥哥也考上了全国名列前茅的师范学校,正在考博士。
    在夏家那个男孩居多的家庭,夏婉莹就是全家的小公主。
    在全家人精心保护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总是对世界抱有美好的滤镜,夏婉莹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周围人的精心保护,一心想在广阔的世界自由飞翔。
    开学后的第一个长假,她就学着身边的其他同学,享受独自一个人旅游的快乐。
    她太单纯了,没想到这世界上有无数恶魔蛰伏在黑暗中,偷偷在阴影中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
    从大巴车上下来时,夏婉莹其实就被盯上了。
    人贩子看她一直是一个人,身材瘦弱,从穿着打扮上看来应该还是个学生妹。
    这样没进入过社会的单身女孩是最容易下手的了。
    人贩子是个团队,他们中有的人一直跟着女孩来到了一家小旅馆,通过不正当手段弄来了女孩定下的房间信息。
    那个年代,监控摄像头还不是到处都有的,
    夜晚,女孩听见一阵短促的敲门声,女孩想起哥哥的提醒,没有打开门,只是趴在猫眼上观察着外面。
    “谁?”她穿整齐了衣服,从浴室里找了一个晾衣服的架子当防身用具。
    “姑娘求求你救救大妈,你如果不救俺,俺家那口子会把俺打死的。”
    “求求你了,姑娘。”
    女性、矮小的身材、方言口音,这些特点让夏婉莹想起了曾经在报纸上看见过的,受到家暴的可怜乡村妇女。
    她要做成一件大事了,她也要成为同学们口中的英雄了。
    一种天真的责任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房门被她亲手拧开,命运的改变就在这一刻。
    这个看似瘦弱的女人冲了进来,死死勒住了夏婉莹的口鼻,一阵香浓的气味之后,夏婉莹浑身气力全无,迷迷糊糊之间,只看见几个蒙着脸的男人走进了她的房间。
    再次清醒后,她被一段粗糙的麻绳捆着手脚,连嘴巴里也被布条塞着。
    她是南方姑娘,听不懂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依稀只能分辨出他们一直在提一个‘什么村’的名字。
    后来,夏婉莹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大学生,被人贩子以五百元的价格卖给了家住半山腰上的沈家村的沈正。
    她是受过教育的学生、是家里人宠溺的小公主,怎么能受得了被迫嫁给一个陌生男人、为他生儿育女的命运。
    她反抗过。
    得到的是无数次抽打和侮辱。
    她想方设法逃跑过。
    得到的是村里其他女性和她唯一相信的村长的出卖。
    被卖到山里的短短几天,她见证了与光明相对应的另一面。
    夏婉莹遭受了太多,从一开始的一身傲骨、到后来的但求一死、再到后来的疯疯癫癫。
    前后只用了不到一个月,那群恶魔把一个有着美好前途的师范学生,折磨成了一个整天在地上打滚的疯婆子。
    其实成了疯子的夏婉莹一开始只是断断续续的疯,时而疯癫时而清醒。
    夏婉莹在有沈良安这个男孩子之前,怀过四五次,只是每次怀孕都被村医检查出来是女孩儿,她生命中的温暖被一次又一次地剥夺。
    在沈家人第三次给她灌下药时,她彻底疯了,整天抱着枕头,嘴里嘀嘀咕咕说着山里人听不懂的各种诗句。
    夏婉莹的家人有尝试寻找过,他们也拖了结实的所有关系、花光了所有钱。
    可那个年代,摄像头还不是遍布各处的,每年又有太多被家人、朋友报失踪案的女性,能及时被破获的案件少之又少。
    直到昨天,有个从首都来的年轻男人敲响了夏文瑞家的门,在去往首都的车子上向他阐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警察同志,二十五年前,我曾向当地警局报过案。现在,我手上有大量的证据可以证明,沈正就是参与我妹妹失踪案的罪犯之一。”
    “沈良安就是我妹妹的孩子,也是这次案件的最强有力的证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