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页

作品:《家养小娇妻

    卫渊喜欢极了她笑起来的样子,怎奈这笑容注定不会属于他,心里一阵失落,又见余刃一直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半边身子都恨不能贴过来了,瞪了他一眼又补了一句:“虽然我没有机会了,但我还是想说,昭国公他根本配不上你!”
    说完转身便走了,气的余刃两眼一瞪恨不能上去给他几拳。
    宁玥忍不住一阵低笑,放下车帘回宁府了。
    …………………………
    宁玥生母林氏的棺木在两个月后护送进京,护送棺木的是当初一只耳的部下,南辕北鼻。当然,现在他们已经不叫这个名字了。
    当初为了不走漏风声,余刃让人将这两人关了起来。
    但戍城大宅显然不是个长期关人的地方,后来就将他们送到了那处带有温泉的庄子,让他们在那里做事,既可以监督他们又不用白吃白喝的养着他们。
    这两人在庄子上待的久了,倒习惯了那里安定的生活,不想再去外面东奔西跑,等一只耳伏法,也依然不愿离开,死皮赖脸的非要留在那儿不可。
    庄子上的管事见他们做事倒也勤勉,问了余刃一声,余刃答应了,他们也就这么留了下来,这些年竟然还都娶了妻,孩子都能满地跑了。
    南辕擅长赶车,庄子里需要用车的时候总是找他。
    至于北鼻,当初是靠着美色吃饭的,后来鼻子被余刃打歪了,经过程伯医治虽然不影响正常生活,但多少还是能看出一点儿痕迹,想靠美色是不可能了。
    何况就算他鼻子是好的,庄子上也没什么需要用到美色,尤其是男色的地方,所以他就什么都干点儿,哪儿用的着他就去哪儿帮忙,渐渐的这也会点儿那也会点儿,虽然杂而不精,但也算成了个全能型人才。
    他们从未来过京城,听说了这次的差事,便主动请缨前来了,顺便还带上了老婆孩子一起来见见世面,在京城玩儿了许久才回去。
    这期间东子和谢曦瑶的感情越来越好,几乎每次东子休沐的时候都要打着宁玥的旗号见面。
    东子虽然不聪明,但却是个有担当的人,相处一段时间确定了谢曦瑶的心意,在她首肯之后便决定去提亲了。
    赵乾是东子的生父,这件事余刃自然是要跟他说的,他若不同意,他还真不敢贸然代东子去提亲。
    赵乾听闻后沉默许久,余刃以为他是对谢曦瑶有什么不满意,还帮着说了些好话,夸奖了这姑娘一番。
    “朕知道。”
    赵乾打断道。
    东子刚跟谢曦瑶在一起余刃就告诉他了,身为父亲,他自然第一时间就把谢曦瑶的家底以及人品全都查清楚了。
    这女孩儿无父无母,虽然无法给东子带来什么倚仗,但也不会拖累或者牵制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赵乾的另外两个儿子都深受外戚干扰,为了能掌握更多权势,结交更多朋党,与母族的联系颇为紧密,这也是他这些年一直不立储的原因,外戚干政并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所以谢曦瑶的身世他不仅不以为杵,还反而觉得好些。
    东子原本就性格单纯,为人耿直,若真是娶了那些家里乌烟瘴气一堆乱七八糟亲戚的,将来教唆怂恿他做什么不好的事怎么办?
    他刚才在想的是另一件事,一件他想了很久的事。
    “朕……想认回东子,将他载入玉碟。”
    余刃一怔,抬头看向赵乾,神情惊愕,但脑子里忽然又想到什么,很快便平静下来,道:“微臣可以理解陛下的心情,但这件事……最好还是提前问一问东子的好。”
    在东子眼里他爹早就死了,忽然告诉他这个人还活着,而且一直就在他眼前,他不一定能接受得了,或者说不一定愿意认回这个父亲。
    到时候若是认亲不成反而成仇,那就不好了。
    赵乾还以为他会拒绝,没想到他张嘴说出的却是这么一句。
    “你……不反对吗?”
    他身子微微前倾,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他以为他说了这件事之后第一个会反对的就是余刃,因为认回东子涉及到的事情太多了,绝不仅仅只是他们父子间的关系而已。
    到时候朝中势必一片哗然,大皇子二皇子那边也定会觉得受到了威胁,连带着他们的一众朋党都会有所动作,对东子而言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说白了,这件事除了满足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心愿,并没有什么其他好处。
    余刃是个头脑清醒的人,若换做往常一定会阻止他,但是他刚刚忽然想到了余夫人,阻止的话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这世上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能用理智来决定的,很多时候还要考虑到感情,甚至感情占据了主导地位。
    任何一个做父母的,但凡对子女有一点点爱意,一定都会想要陪在他身边,看着他长大,给他最好的一切。
    就像余夫人,即便只来得及看她那早夭的孩子一眼,却记了一辈子,到现在都留着那孩子的衣物,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眼,还把宁玥当做了自己的寄托。
    作为臣子,他可以力谏一个帝王不要做这种冲动的事。
    但是作为一个晚辈,他无法拒绝一个父亲想要认回儿子的心情。
    何况若是东子也想认回来呢?那他又有什么理由阻止这种人伦天纲?
    “臣没有意见,只要东子同意就好,这种事……毕竟还是要你情我愿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