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页

作品:《铁面相公笑夫郎

    这三个东西也长得差不多。
    “少跟我打哈哈!”笑哥儿避重就轻:“以后每天都要打一个络子给我,还有写五篇大字儿,看两页书,要学着做针线,哪怕是给我缝一双袜子呢。”
    山哥儿放松了双肩:“那您八成是要等一年了。”
    袜子他会学着做的,但是不一定做得好。
    笑哥儿也无奈了,晚上跟相公躺在炕上,一顿抱怨:“你以后可不能啥都不让孩子学了,渐渐大了可咋整?”
    “没事的,我家山哥儿学了很多的。”铁青安慰他:“以后他慢慢会的,你那个时候,既没有读书也没有练武,才有时间学习那些,又要贴补家用,才会如此精通针线活儿,你看看咱们山哥儿,学得多,自然就不会每一样都精通,他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了。”
    第460章 双面异色异图绣
    笑哥儿心里其实已经半放弃了,谁让他家相公特立独行,对哥儿小子一样的好不说,虽然跟自家小子还幼稚的怄气呢,但是对哥儿的确是很疼爱。
    谁家哥儿现在就有两个铺子当嫁妆了?
    还是一年租金高达五百两的好铺子?
    他记得元夫郎跟他嘀咕,良夫郎知道了他家山哥儿现在就有两个铺子当嫁妆的时候,脸色十分精彩,如今他家拼命地赚钱,未尝不是想让自家小哥儿,也有丰厚的嫁妆,这一辈子他是比不过笑夫郎了,但是下一辈儿的哥儿里,他也想让自家孩子,出彩一些。
    可惜的是,笑哥儿怕自家小哥儿将来一事无成,只是担心就要白头发了。
    哪儿有时间跟良夫郎扯淡啊!
    “乖,没事的。”铁青拍拍他的肩膀:“不怕,咱家哥儿是最好的。”
    笑哥儿又无语了,他在努力的培养山哥儿成为一个……好吧,大家哥儿是不行了,小家哥儿起码要达到。
    结果他相公却放纵孩子自由成长,如今整天背着弓箭,挎着箭囊,拎着书包跟猎刀上学堂。
    他能说啥?
    春耕的时间要到了,这下子忙的事情就多了,铁青也忙了起来,他将地里头的事情,交给了铁力去办,他带着铁生去了一趟县城,他家的粮食铺子跟笑颜绣庄如今也是生意渐渐兴隆起来。
    而另外的两个铺子租赁了出去,都租给了商队。
    同时也要算一下今年铺子的进货量啥的,铁青走了一圈儿,发现县城里的确是人多了起来,人多了就变得比较繁华了。
    有些商队的护卫,会随身携带一些小件却昂贵的货品,来这边做个小买卖。
    就像是笑颜绣庄,杨家大嫂就给铁青拿了一个小摆件出来:“花了五十两银子收购到的东西,做成这样的小摆件儿,能卖一百两往上。”
    “这么贵啊?”铁青都嫌弃贵了。
    “不贵,不贵,这都有价无市呢!”杨家大嫂却摇了摇头:“这个你带回去,给笑夫郎,摆在山哥儿的房里头,我特意留下来给孩子的。”
    铁青伸头去看,好么,那是一个手帕大小的绸缎,上头用丝线细细的绣了一个小白猫儿,扑花蝴蝶的图案。
    他知道这个,这叫“猫扑蝶”,也叫“耄耋”,寓意健康长寿的意思。
    因为这个时候,耄耋之年,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
    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寓意好,绣工更精巧,比笑哥儿他们的绣工都要精巧许多,许多!
    然后就看杨家大嫂将这个摆件翻了过来,背后竟然是一副富贵牡丹图!
    大红色的牡丹,翠绿的叶子,金黄色的花蕊,处处显示着富贵的气息。
    这是一副双面异图绣!
    “好精巧!”铁青瞪大了眼睛。
    那边铁生已经趴在桌子上,扒拉了一下摆件,这还是一个鸡翅木的绣架,这幅双面异图绣,镶嵌在上头。
    “值不值二百两银子?”杨家大搜得意洋洋的问铁青。
    “太值了!”铁青唿了一口气,这可以说是一副艺术品了。
    这么精巧的绣工,还是双面异色的图案和颜色,这得多费心神啊?
    “我可是挑了又挑,才留了这幅下来,做成了摆件儿,给山哥儿房屋里头,让他多看看,或许就有了点灵气啥的。”杨家大嫂道:“听笑夫郎说,孩子现在开始学针线了。”
    铁青有点艰难的摆了摆手:“杨家大嫂,这个还是卖了吧,给山哥儿摆在屋里头,是不是太浪费了?”
    “不浪费,这个正好。”杨家大嫂道:“多瞅瞅,或许就有了点灵光。”
    铁青有些脸热,他家的山哥儿,这辈子都不可能绣出来这样的东西,他现在连分线都不会呢。
    笑哥儿起码能把一股丝线,噼成三五股。
    听说江南最好的秀娘,能将一股丝线,噼成十股八股的那样,最后绣线比头发丝都要细,过渡的颜色,能有十几种之多,再绣成这样的双面异图异色品,那才叫神技。
    他家的山哥儿,至今为止,还分不清楚啥是嫩绿色、啥是青绿色、啥是翠绿色、啥是翠玉色……。
    反正一个绿色他都分不明白,更别提这种,极品的绣工了。
    “反正要你给捎回去,笑夫郎肯定喜欢。”杨家大嫂二话不说,就让人打包了起来,塞到了铁青他们的车里头。
    铁青只好在第二天,心情沉重的拉着这个特别的礼物上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