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作品:《献鼎

    他手边放着一盏用以指引前路的明灯,夜风绕烛,灯芒微弱,似乎只要轻轻一眨眼,便会化作萤火虫飞走了。
    楚驭屏住呼吸,越过喧嚣的人群,越过陆离光怪的幻影,大步朝他走了过去。
    高台周围空无一人,天空漆黑,无星亦无明月,楚驭仰起头,任由黑暗中那唯一的光芒落进眼睛里。
    他轻轻地扬起了手,晃了晃腕间那串狼牙手链。
    他把元景弄丢了,现在要按照他们年少时的约定,过来摘星星了。
    【正文完】
    第165章 番外一《狐狸与鹰》
    (一)
    元景第一次知道“死”这个字眼, 是在四岁那年。
    八名太监抬着他踏上前往长宁殿必经的石桥。寒风吹雨,地面湿滑,走在最前面的两个人同时一歪,元景身体也不受控制地朝旁边倒去。
    暗卫反应倒快, 单手将小太子从软轿里提出来。轿子重重地磕在在朱栏上, 缀在轿边的挂饰被撞断一线, 碎珠如雨,噜噜滚到过来接人的燕帝脚下。
    元景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迷迷糊糊被人抱着, 又迷迷糊糊被人送到父皇面前。燕帝对着他没有半点脾气,温声问他有没有事, 便将他抱着回了长宁殿。
    元景一点都不知道,他在转身的时候就下了格杀令, 太监并宫女三十六人,死得悄无声息。
    回去的路上,他见了身边的都是生面孔,好奇问了一句。元惜比了个“嘘声”的手势,吊了他一路,待他牵着元景的手进了宫门, 才跟他说:“他们都死了。”
    元景奶声奶气地问:“死是什么?”
    元惜刻意压低了声音, 蛊惑般耳语道:“死, 就是他们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元景眼睛睁的老大:“为什么不回来?”
    元惜给他擦手,慢条斯理地对他说:“因为他们的差事没办好,差点让你受伤。”
    元景急忙摇头,把两只白嫩的小手翻来覆去给他看:“没有受伤呀。”
    元惜很认真地说:“差点也不行,殿下是大燕的太子,不能有丝毫差池。”
    元景听不太懂他的话, 但莫名有点难过,元惜也没有继续解释,摸摸他的头,就带他去玩了。
    之后离开的是元景第一个乳母。那日天气好,她被阳光一晃,莫名一阵晕眩,抱着元景重重摔到地上。元景的额头磕到青石台边,当即见了血,宫人们个个魂飞魄散,乱作一团,元景也害怕,但也不知自己怕什么,只知道紧紧地攥着乳母的袖子不放。
    后来燕帝来了,看到他血糊糊的小脸,连怒火都藏不住了。
    乳母把元景抱到椅子上,含着泪光对他笑了一下,叩首离开。
    元景当时就觉得不安,夜里醒了两回,都找不到她。燕帝去上早朝时,元惜过来看他,提起这个人,轻描淡写道;“父皇下令杖毙,现在人已经死了吧,正好昨晚下了雨,都省的扫血水了。”
    元景的眼泪立刻就流出来了,元惜给他擦了擦,好笑般道:“这有什么好难过的,宫里备选的乳母多的是,再挑你喜欢的也就是了。”
    燕帝再来时果然带了六名乳母,问他要哪个。元景每一个都喜欢,但每一个又都不太敢喜欢,最后挑了一个看着最温柔的。
    她陪了元景两年,后来还是消失了。
    那次元景伤心的厉害,谁的话都不肯听了。
    只有元惜一直陪在他身边,很有耐心地安慰他:“景弟是太子,天生就该高高在上,那些奴才只配在下面托着你,担不起你的宠,没了就没了,你为他们难过是在折他们的福,他们会连奈何桥都过不了的,只能做孤魂野鬼了。”
    元景小脸憋得通红,忍了很久,忽然爆发出一声无可忍耐的哭泣:“我不想做太子了。”
    他像火炮一样地冲进长宁殿,对着燕帝又哭又闹,燕帝听清他的话,问他道:“这话是谁教你的?”
    元惜急急忙忙跟过来,吓唬他道:“景弟不要乱说话,会惹父皇生气!”
    元景已经被燕帝的“生气”吓怕了,回过神来,果然捂住嘴,不肯多说一个字。
    燕帝站在元景身前,将他完全罩进自己的阴影里,元景看不到他的神情,只听他冷冷道:“朕还未传你,你便无召擅闯,急着教你弟弟规矩前,可还记得君臣之礼?”
    元惜脸色煞白,扑通跪下:“儿臣知罪。”
    燕帝冷淡道:“回宫思过吧。”
    元惜在宫里跪了三天,赦令来时站都站不起来了,元景求了恩典去接他,看到他的样子,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红着眼睛把他扶回去。
    元惜声音哑的厉害,看他的眼神还是很温柔:“没事的,景弟别难过,皇兄也受不起。”
    元景拼命地忍着眼泪,用只有他们俩才能听到的声音问他:“皇兄,我就不能喜欢别人么?”
    元惜脸上的温柔不变:“你是太子,想喜欢谁都可以,只是你喜欢的那个人,得是这世上最聪明,最善解人意,最完美无缺的,就像寺庙里的神佛一样厉害,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你喜欢。”
    元景听了这话,一点也不高兴。送他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想:“我要寺庙里的神佛有什么用?我只想要一个活生生的人,能站在我身边,陪我说话,也跟我说话。高兴了,我们就出去吹吹风,晒晒太阳,不高兴了,就一起呆在什么地方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