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作品:《探花郎

    沈静默然许久,低叹一声:“殿下如今难道还不明白吗?今日殿下跪在那里,圣上有法子叫殿下起来。他日殿下不想娶妻,圣上便会有法子叫殿下答应。殿下觉得自己知道圣上,圣上又何尝不知道殿下?”
    他挣开赵衡的手,站起身来,绕过赵衡:“殿下,你我……就这样吧,也算是好聚好散了。”
    他一手撩起帘子,却被赵衡从后头握住手臂:“孤说了不会娶亲,便不会娶。沈静,你记着孤这句话,咱们且往后看。倘若到时候我始终没有纳妃,那你便终归要回来我这里。”
    沈静默默听他说完,没有应声,挣脱了他的手,裹着披风步下了马车。
    第84章 赵衡婚事
    贾亦果然并非无怨无故与沈静过不去, 曹丰很快就打听清楚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户部虽有权有势,但公务繁杂琐碎。贾亦是捐官出身,本就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在户部混了这些年, 仗着皇后娘家人的身份撑腰,升迁虽然也算极快,却渐渐生出厌倦之心。
    他左右钻营, 盘算了许久, 觉得工部才是真正的肥差:不论何种工事,总是上有户部拨付银两,下有地方听候差遣;过手的银两财务也多,不论经手哪一项工事,少说也得几十万白银的流水, 更别提像河工治水一类,动辄便是百万白银。
    打定了主意,他便开始往工部里钻营。本来已经铺好了路搭好了桥,也托了家里长辈往工部尚书苗申俭那里游说关说了一番,只等着江南治水这项工程一开始, 便借口工部人手缺少, 直接任到户部里去了。
    谁知江南治水的奏疏一经圣上朱批, 工部着手准备江南治水事宜时,苗申俭提出来要从户部调人手来工部任职, 正好做卓大江的副手, 人选自然就是贾亦了。
    谁知却被负责江南治水的卓大江驳了回去:“此行同去的翰林沈静, 敏而好学,过目不忘,心思缜密,思虑周全,又对江南极其熟悉。如今若要征调人手,我以为此事非他莫属。”
    苗申俭还想再劝说卓大江,卓大江态度却十分坚决:“若非沈静来,江南治水之事,大人就另请高明吧。”
    卓大江在工部多年,博览群书,又主持过多处河工水利,经验丰富,算是工部最熟悉工事的官员。他凭借才华做到侍郎,年龄既长,性格爽直耿介,又不贪财,没什么把柄可抓,因此很多时候连从户部拔擢到工部任尚书的苗申俭,都要看他几分脸色。
    因为江南治水奏疏的事,沈静此时已经名扬朝中,苗申俭自然也早就听过他的名声,如今见卓大江如此坚决,便只能熄灭了调贾亦入工部的心思。
    贾亦听说此事,岂能不恨卓大江?可是他拿卓大江没什么办法,便恨屋及乌,转而恨上了沈静。
    起初他虽想整治沈静,可是听说沈静曾在豫王身边做事,心中有所忌惮,便一直没有下手。
    一直到大雪那日,沈静在宫中与赵衡闹开的事被走漏了几句出去,传到了他的耳中,贾亦顿觉报复的时机到了。
    说来也巧,恰好工部此时将江南治水的银两账目送到了户部,夏泽吉因为有事告假,这事临时被派到了他的手上,贾亦顿时觉得天时地利人和,不借机整治沈静,简直就是对不起老天的这番安排了。
    ——谁知竟就这么撞到了赵衡的手上,被赵衡下死手险些给弄死了。
    曹丰只当是个笑话一样,将此事原委讲给了沈静听,沈静听完却心有余悸:“贾亦既是皇后表亲,不知皇后与明德公会否因为此事迁怒殿下?”
    曹丰哼了一声:“你放心就是。别说是个表亲,就是皇后的正经兄弟,这样惹着了殿下,殿下也照打不误的。”
    说完见沈静神情忧虑,又解释道:“这贾亦行事张扬,整日斗鸡走狗招惹是非。别的不说,光我手里就不知多少攥着他多少把柄,往他头上罗织几个罪名不知道多简单,别说只是打了一顿,就是打死了,皇后那里也说不出什么来的。”
    沈静这才放下心来。
    少了这桩挂心的事,他心头轻快不少。如今将至年底,翰林院里也没什么要紧的文书,无非就是歌功颂德的文章写几篇,用于呈上,或者呈给院中几位学士,再或者为朝中熟悉的官员代书。
    忙完了这些,便到了年根,朝中官员也都放了年假。
    不必去衙门上值,沈静顿时便觉得十分无所事事起来:从前闲着无事,还可以在家中读书写字,或者帮着小孟一起洗洗刷刷,兴致来了做些吃食。可是自从曹小玉来了,这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儿,从柴米油盐,到洒扫庭院,洗衣做饭,便都由她张罗了。
    沈静闲的无事,便只有一件事好做,就是教曹小玉的儿子潘小舟读书认字。偏偏小舟又乖又听话,人又不笨,沈静因此教的惬意,竟渐渐乐哉其中。
    打从与赵衡断了联系,他心中一直空空牢牢,像是多了个漏风的窟窿一样,不知怎么填补住。如今找到了一件乐趣,便全身心的将精神都倾注到了小舟身上,每日除了带着潘小舟读书写字,便是上街玩耍取乐,简直比亲儿子都疼爱关怀。
    潘小舟不过是个四岁多的孩童,一直没有亲爹管教,如今多了沈静这么个脾气秉性一等一,又博闻广记,天文地理信手拈来,更是欢喜的不行,天天黏在沈静身边,连自己亲娘都顾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