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作品:《高危龙套生存日志

    周随对他说:“一定会找到的。”
    赵青阳默默地抱紧了他,从他身上汲取力量。
    赵家的钱和势力, 如今用在寻找供体上,效率也很高。但供体这东西,没有就是没有。
    苏琢玉留在医院照顾赵父和母亲, 赵青阳还有很多事要处理, 赵父重病,对公司影响很大,只有他出面将人安抚下来。周随见他来来回回地打电话, 第二天又有一些人来医院,挤在特级病房里,看望赵德辉,也是为了打探消息。
    赵家不断扩散搜索范围, 而随着时间过去, 希望就越来越小。
    死后愿意捐献遗体的人未必不多,但捐献心脏有特殊的要求, 所以这么多人的一个国家,一年最多只能三百例的心脏移植, 而这其中,要满足赵德辉的稀有血型,更是难上加难。
    赵母每天呆在赵父身边,吃饭睡觉都陪着他,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供体,这就是他们最后在一起的时间了。
    董事会那边则向赵青阳施压,如果赵德辉真的死了,必然会对公司造成动荡,无论怎么样,赵青阳必须撑得住场面。
    赵青阳焦头烂额,短短一周,整个人都瘦削下来,看上去甚至有种深沉可怕的感觉。那天赵德辉难得清醒,他和赵母说了几句话,便让把赵青阳叫过来。
    赵青阳去见他,赵德辉身体虚弱,就连说几句话也很勉强。他拉住赵青阳的手,仔细地看着他,说:“这几天……辛苦你了。”
    “我没事。”赵青阳看着他的父亲,以前那么强硬霸道一个人,现在躺在病床上,连话都说不出来,他勉强露出一个笑:“你听医生的话,早点好起来……”
    赵德辉摇了摇头,朝赵母伸出手,吃力地说:“遗嘱……”
    赵母的眼泪刷的下来了。
    赵德辉颤抖着嘴唇,因为情绪激动,病床旁边的仪器尖锐地响了起来。
    几个医生冲进来,迅速给赵德辉注射药物,他的情况已经到了十分危机的程度,这样下去,恐怕时日无多。
    赵青阳心里绝望而焦急,他甚至怨恨父亲不好好照顾自己,明明心脏已经不舒服了,还要强撑着工作,如果能早点发现问题,根本不会恶化得这么严重。
    来自公司的压力,父亲的病情压得赵青阳橡根绷紧的弹簧,他还要安抚住母亲,只有在周随那里,他才能放松一些。
    又过了几天,在赵父强烈要求下,赵母还是拿出了他早就立下的遗嘱。
    赵青阳看着厚重的雪白色文件,除了留给赵青阳的公司,给苏琢玉的股份和基金,给赵母的不动产,他将自己的百分之三十的收入都捐出去了。
    赵德辉是在风口上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很快成为实业中成为头部,他在遗嘱里说自己能发展起来靠的是国家政策,因此死后,他也想为国家做点贡献。
    赵青阳看得心里发酸,就在这时,他手机响了。
    红十字会的人告诉他,有血型合适的心脏供体了。
    就在本市。
    ……
    周随进更衣室换上刷手服,戴上帽子和口罩,走过缓冲区,进入手术室。
    赵德辉已经深度麻醉,因为他身份特殊,这次李主任亲自来给他当二助,三助也是一个资历很深的医生。
    这一幕和穿越前的手术何其相似。
    他深吸了一口气。
    “开始吧。”
    手术刀划开外皮,完成气管插管。
    建立体外循环。
    打开胸骨。
    切除心脏。
    周随看了一眼供体心脏。
    暗红色的心脏浸泡在保护液中,保护液外的保温冰箱散发着寒气,心脏是刚刚送过来的,因为就在本市,它从被捐献者身上摘下来还不到三个小时。
    本市刚刚脑死亡,又愿意捐献遗体和器官的Rh阴性血型的捐献者,周随想不到第二个。
    他看着那颗心脏,恍惚间想起了林蒲生的脸。
    这个手术不能有任何意外。
    他手上不仅是赵德辉的命,还是林蒲生的命。
    周随立刻开始缝合。
    心脏缝合一共要缝五个“接口”,周随在缝完左心房吻合口和主动脉吻合口之后,就开放血流。当他继续缝合肺动脉的时候,心脏已经被注入新鲜的血液。
    林蒲生的心脏重新开始跳动起来。
    ……
    赵德辉被推出了手术室,门一打开,赵母和其他人便围上去,问情况怎么样。
    赵德辉是特殊客户,也是李主任亲自来回答他们的问题,虽然这次的手术很凶险,但手术非常成功,接下来就要看排异反应严不严重,但配型合适,供体心脏状况很好,手术也完成得漂亮,可以大大提高预后效果。
    赵母立刻松了口气,浑身发软,被苏琢玉扶住。
    赵青阳抬头看向周随。
    周随走在最后面,有李主任出面,便没什么人围着他。他手里拿着手机,接了个电话。
    不知道那边说了什么,周随身体晃了晃,挂完电话后,脸色疲倦,眉眼垂下来,目光悠远地看着远方。
    赵青阳快速地走过去,问:“你怎么样?”
    周随笑了一下,所有手术完成之后,每个人都会问病人怎么样,还是第一次有人问他这个医生怎么样的。
    “我很好。”周随收起手机,笑了笑。
    赵德辉还需要在ICU观察一段时间,周随在这期间,收到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