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作品:《穿进桃花源搞基建

    三、吴忠被周存福的天降铜砖砸趴下,再被仇家一刀取命。
    可叹可叹,也不知他在外面还有哪些经历。只不过,村人们心想,傅坚是谁大伙儿不晓得,难道这帐真就得找周存福来算了?
    情绪激动的吴忠父母双眼通红,环顾一旁众人,见与此事息息相关的周存福竟然不在,更加怒不可遏。他们懂得道理,也不要对方杀人偿命,可这怨气该怎么去撒啊!
    “周存福不来!我们就要到外面去找那个什么傅坚!”二老意气道。
    无人当真,只是说着顺气的话——“太过分了!”“什么东西!”
    二老原地顿了片刻,竟然默契非常,同时做出了真要向山外行进的样子。众人假模假样地拉着,只盼着稀里糊涂闹上一场,能把这事有个了断。
    仍有精力的吴忠父母闹了会儿要出村,仍旧不见周存福的人影,又不禁骂起了他。直到天色昏沉,气温转凉,有人已经禁不住地搓起了胳膊,还有的干脆回了村,打算赶紧把相关人士给拽过来了事。
    腐臭的尸体再度入土为安,哭嚎声已然没歇;二老哭得越响,腰杆挺得越直。
    “差不多行了!”
    一旁,吴忠亲姐沉声道:“吴忠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归根结底,都是他非要到外面去!”
    不是杀人,就是被杀。吴忠姐姐不明白为何外面的世界会是这个样子,哪一个她都无法接受。
    “日子还得过下去。”她伸手揽过父母的肩膀。
    最后一阵嚎啕大哭后,吴忠父母彻底接受了事实。神奇的是,二老从年头至年尾都未曾直起的腰再也不见佝偻之态,如今竟不用人扶,也能坦坦荡荡地昂首走在路上了。
    路过周存福家的院落,想着再大的事也不能揣着不解决,糊里糊涂地过年。吴忠姐姐打头敲响了牢牢拴住的院门,却迟迟不见回应。
    月牙高悬,桃花村这一年的倒数第二个日子,在外游荡了一年的吴忠被人发现zwnj;横着回了家,长眠故土;而上蹿下跳的周存福一家,竟然人去屋空。
    周家的离开,成了桃花村新年里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
    不知他是会再重蹈吴忠的覆辙,还是真能闯出个样子来。
    红红火火的新年把一切旧事皆翻了篇,日子过得飞快。乡亲们的新房悉数盖好,而村里开春的头桩喜事,便是两位新老师即将大婚,搬入新房,正式定居桃花村。
    当日,喜气洋洋,春融雪化。村里生疏地敲锣打鼓起来,人们的面上洋溢着迎接新生活的笑容。
    只听轰隆一声,不远处好似山塌了一样,有什么东西倾泻而下。
    屋里,帮着新娘子梳妆的槿荣还未掏出玉璧细看,只听窗外的孩子们叫嚷道:“哇!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河!”
    镜子里,纵然有了心里准备的槿荣也不免皱眉。
    这又是哪门子的奖励?
    更重要的,她好像没做什么啊。
    第63章 自来水 飞流直下三千尺,天然水塔真好……
    高山飞瀑, 比春天的脚步更快。
    一阵骤然的巨大轰隆声后,村中又恢复了熟悉的平静。没等槿荣取出玉璧从画卷上看个究竟,窗边即刻响起了孩子们惊喜的声音。
    “天上掉来下了一条河!”
    众人下意识地看向屋外, 见玻璃窗中清晰地映出了后山南面的变化。随着晚冬暖洋洋的日光落在山巅的经年积雪上, 最上方稀薄的雪团与薄冰似乎挨不住似的, 融化成了一道夹杂着冰雪倾泻而下的银白瀑布。
    玻璃镜子前,头戴凤冠、面敷红脂的新娘子轻拂着头上叮叮当当的首饰, 惊叹道:“美不胜收。”
    “冬季桃花村的景色与生活在我看来就已经是神仙般的了;不曾想眼看着要到了春日里, 还有此等瀑布胜景可以一观。”
    勉强算个半个桃花村人士的槿荣心中否认着:还真不是。在她的印象中,十几年下来从没见桃花村出现过如此恢宏壮丽的瀑布。
    按照经验来说, 这等奇景往往都是系统给的奖励。
    然而,槿荣仔细琢磨这个冬日以来桃花村的变化。除了更暖和些,吃的东西更丰富些, 似乎没有什么和环境搭上边儿的。秋日画卷上是如何, 现在还是如何,仅有的一些提升也是微不足道。
    这个瀑布究竟是奖励,还是说只是巧合呢?槿荣心中有些拿不准。
    一旁的刘婶儿笑呵呵地接话:“是你赶上了好时候啦!往年zwnj;村里冬天都要砍树、烧木炭的,搞得树林子外圈光秃秃的;更别说堆一大堆柴火放在家里, 又乱又脏, 哪有这时候看着舒坦呀?”
    “不过这瀑布,是叫瀑布吧,我们也是头一次见!”
    新娘子微微颔首, 似懂非懂。
    手刚刚摸上莹润玉璧, 槿荣瞬间福至心灵。难怪呢!她做暖气确实只是想着更暖和一些, 不曾想也无心插柳柳成荫,促成了一个节能减排的大项目。
    都说集体供暖容易导致污染,然而桃花村的能源和她熟悉的煤炭是不同的。槿荣从源头做到了环保, 桃花村迎来了一个温暖而干净的冬天,系统自然要奖励!
    至于这个瀑布……新娘子的妆面已经化好,槿荣挽起袖子,在一旁的水盆里清洗着自己的双手,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瀑布新鲜,却不会跑;而婚礼就这一日,孩子与大人们仍旧喜气洋洋地恭贺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