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作品:《靠解数学重振乡村》 悬车,导师PPT讲过,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车。悬车的应用将开辟一种新型交通,需要一套完善的系统配备,从智能化系统到卫星匹配航线,而其航线轨道也不再局限于地平面,属于水地空三栖交通工具,高度视型号与速度而定,目前没有具体上下限。
而隔壁力学所的一个学姐,也和她生无可恋地吐槽过这个项目。
学姐的导师正好负责悬车的各种力场实验,因为悬车未来是要升级为民用的,所以在力场上要下好大的功夫。她从研一开始,导师就让她看莫比乌斯带,放大看,缩小看,全局看,悬车视角看,二维看,三维看……看了一年,人生几度迷茫,不知专业为何,但好在成果颇丰。
吴旗拥当时直叹学姐好凡,现在看来,还是好凡。
看悬车降落时探出来的蜻艇腿,全身没有一处连接零件,这是一种柔性机构,因为柔性机构减少零件组合,便于清洁,手术机械用得很多。
缓缓打开的舱门上贴了“运输”字样,涂层是新型光学材料,吴旗拥从远观到近赏,悬车里她知道的或不知道的新技术应接不暇,叫她惊叹不已。
“复兴搜救组的?”舱内站着六名装备武器的士兵,队长往前一步,扫视车外众人,看向吴旗拥,“吴旗拥同志,请你跟我来。”
打开内舱需要虹膜识别,吴旗拥跟着队长去拿“快递”。
队长打开一个保险箱,从里面取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递给吴旗拥:“来,要你的指纹。”
队长和吴旗拥两个人同时在正反面输入指纹信息,盒子才解了锁,从侧面弹出一个U盘。
这就是吴旗拥要取的快递。
“U盘要在超导发电站内电脑的栈道网上才能读取,第一次读完U盘就没用了,第二次接入,电脑读取的就是病毒。”队长交代完,又说,“等会回去,外头还有几个大件,是赵戍南教授顺道给你带的。”
她导师可真是,回回顺的道都不一般,还一次比一次高级,一次比一次拉风。
吴旗拥把U盘带好:“队长,U盘为什么不直接送到发电站啊?”
给她也不保险吧?途中不是不会发生意外。
队长挠头:“这个……我不知道了。”
队长带走吴旗拥,两人往悬车内部走,剩余五名士兵才跳下车,兴冲冲出来拿饭:“辛苦了!饭在哪里,我们自己搬。”
搜救组的人已经搬了两件下来:“没事没事!诶,你们喝水吗?车里有水,还有水果!”
“同志,我可以问问,这底下是什么么?”常景把手里的两件盒饭递过去,顺便向士兵打听情况。
那个年轻的小战士笑道:“搅拌站来着!就是看起来有点大!”
作者有话要说:
我拿放大镜看了半个月,数学果然好难。
车到山前必有路,路在头顶。
下一更,国庆!
第20章 唐巡的朋友 ·
搜救组的宣传人员得到允许后, 将镜头对准了悬崖下的深谷。
云雨织雾,肉眼看不真切,在机器的辅助下, 施工地投影在宣传员的脑海中。
五台水泥搅拌车分别停在五个方位,自动化铺设机器上亮起红色微光的指示灯和工人帽子上的白灯辉映。其中还有比松树高出四倍的设备,他不知道这事做什么用的。
“现在工地很乱很危险, 等地面铺平就能放开放,带你们去参观了。”小战士坐在悬崖里头, 俯瞰山涧,喝了口水。
搜救组成员:“我还以为是保密呢。”
小战士捏紧了水瓶考虑片刻:“保密倒是不至于,确实是不便通行。”
吴旗拥取了快递, 大家把那些写了“吴旗拥收”的快递箱都搬运上车, 常景才歇了口气:“原来说多准备一辆卡车是运这个。”
“武装直升机、黑科技运输,吴旗拥, 你这快递越来越离谱了。”
“再这样下去, 我都要习惯了。”
搜救组其他人,有的拍了拍那些箱子:“还是机器人吗?”
“应该是——”大家和部队告别,吴旗拥最后一个上了车厢, 坐在厢门处拍拍手, 拖着长音在思考,“农业的,插秧那段时间收集了一下我们村的机器情况,支教组托我申请一批适合山地操作的机械。如果不是,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了。”
复兴区多样化种植, 有玉米、水稻、甘蔗、花生、红薯、淮山、各种果树、树胶、原木等等。吴旗拥在做导师布置的作业时, 发现他们现在的课题和大家的需求完全符合,不过……进度有这么快吗?
快递开箱后, 吴旗拥把几大箱的构件整理到工作室,看了设计说明书——《低空高自由度运载飞行智能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还真不是,但,这又是什么新技术?
吴旗拥迷惑抬头,正巧看到了显示屏上覆盖的窗口,把新机器人的事放到了一边,凑到电脑前:“这是鱼塘的鼠洞图?”
这老鼠大的洞倒是挺……像迷宫的,这迷宫般的老鼠隧道因为有多处坍塌,已经不甚完整,四通八达的线路辐射到了苞米地附近,其中一条就终结在了高温坐标区。
鱼塘上游苞米地,海洋卫星定位坐标处。
这里汇集了支教组、卫生所、村委、记者和后勤人员,大帅比的探测工作已经完成,返回鱼塘继续工作,而常巍带着他打印出来的数据图表回到现场,指挥人员开始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