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页

作品:《[红楼]贾瑜探案记

    贾瑜这一想不禁冒出一身冷汗来。
    他果然还是太年轻了,思虑不周,也是有些得意忘形,失了警惕心。
    抱着苍亲了一口:
    “好在你够冷静,能看清我的错处及时提醒我!”
    苍老板缓和身上的紧绷:
    “你能想明白就好,总之,想要如何做便如何做吧,没有规定谁的人生一定要按照计划走。”
    贾瑜用力点头:
    “好!”
    至于是应哪一句,苍老板没问,贾瑜也没说。
    事情该做还是得做的,贾瑜心里明白着呢。
    做官,做高官是为了贾家一众,救助天下生灵,则是为了自己的修行,救助的人越多,他得到的功德越是多,将来渡劫时的难度便会更低,何况这个小世界的界神也直白地和苍说了,他在这小世界需要历满了劫难方才能十世圆满,无论如何都不能置这些无辜的人于不顾。
    大不了他做无名英雄好了,天启帝不知道他做的这许多没关系,这不是还有身负龙气的狄朗在么,万一往后他真有可能登基,自己便不是无名英雄。
    咳咳,有些功利了,这是不对的,这是不对的!
    贾瑜告诉自己不该有这等思想,太……不正派了。
    …………
    “舅舅,那里那么平坦,并无可隐藏之处,我们怎么过去探查?”
    看着远处小山下一群忙碌的人,躲在近一里远的树上的狄朗为难道。
    贾瑜皱眉想了想:
    “道长,你那有那种传说可以隐身叫人看不见的符咒么?”上次在云州西边山谷探查时他就想问了。
    洪道长赧然:
    “小道修习的只是传统道法,那等正统修士手段却是不会的。”
    贾瑜明了,看来这些比较牛的符咒只有修真界的道修才会有了,洪道长再有天赋,没机会接触入道,自是不会这些手段。
    “有机会替你寻一部你能用上的修真法门吧,不然你这上好天赋可不是要白白浪费了。”
    洪景双眼大睁,呼吸急促,如果不是在树上,他都要跑去抱贾瑜大腿了。
    颤抖道:
    “大、大人当真要替小道寻修真术?”
    “嗯,不用太感动,我也是为了自己,你本事强大了,自然能更好的为我效力。”
    其实寻找修真法门不难,难的是寻到能被这个小世界允许存在的不易,不然,向甄士隐请教下?
    他挺好奇他们那一派的修行方式,几句话的点拨便能成为地仙,也太容易了吧?
    可把洪景给感动坏了:
    “小道做的最正确选择便是跟在大人身边了!”
    贾瑜笑了:
    “你这话倒也不错,我不会亏待身边的人。”
    就比如他的侍从满顺,虽然还是他的奴仆身份,但被他放在府衙做个小吏,像是阿六等妖,他每月都会发给他们辅助修炼的丹药助他们修行,如今修为都是一日千里的,没人想要离开贾瑜。
    不善言辞的洪道长只知道猛点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下定决心一定要多为东家效力报答。
    没有隐身符,便不敢上前查看,视力再好也是看不清的,贾瑜突然想到他身上的小玩意,忙翻储物荷包,半天取出一物来,正是望远镜。
    这下看得可就清楚了,到底是修真界的产物,比曾用过的好用多了,透过这望远镜看过去,竟是仿佛人眼将景物拉近一般,视线范围极广。
    想到他还有几个,拿出来给洪道长和狄朗一人一个,至于苍老板,贾瑜给他他没有用,他本就能看得清。
    几人一边玩着新奇的望远镜,一边看向远方,这一看啊……
    第102章
    这一看, 可是叫人忍不住怒火中烧。
    骨瘦如柴的“矿工”们就不提了,总有心里准备的,但让人接受不能的是旁边的几个石坑!
    那里面……那里面的东西还是人么?
    苍正则在贾瑜拿出望远镜看的时候便有了心里准备, 转到他身后, 在他不多不少只看了一眼后将人带转身按进怀里, 不再叫他去瞧那等腌臜的场面。
    只一眼贾瑜已经看到了。
    那边有几个石坑, 里面有东西在蠕动,具体是什么看不出来, 但里面的养料却看得很清楚,是一个个活人, 一个个表情痛苦、生不如死的活人!
    这形容绝没有夸张,他们除了头和躯干完好, 其他地方全都……没了。
    他们这是在用活着的人来养一些邪恶的东西,他刚才亲眼看到一个矿工倒在地上起不来了,被两个穿常服的看守者抬起来扔进那石坑中, 顿时传来声声惨叫,他们却仿佛是听曲一般哈哈直笑。
    贾瑜的怒火蹭地就上来了,恨不得将那看守的人抓住一个个扔进去。
    “呕!呕!”
    狄朗下了树在一旁呕吐,眼睛里全是眼泪,不知道是生理泪水, 还是心里难过的。
    贾瑜拍拍苍老板的手,二人也从树上下来。
    “没事吧?”
    “多谢舅舅关心, 朗无事,只是心里难受。我大梁的大好儿郎,理应是保家卫国死在战场上,怎么会变成了那等腌臜之物的食物?他们当真该死!”
    狄朗眼中的恨意和怒火熊熊燃起。
    贾瑜叹息着,看向远方, 半晌方道:
    “所以我能接受皇位变更,却无法在能力时仍看着百姓受苦。远在京城的皇帝和高官们,他们不会亲眼看到这景象,又如何能真正震撼到呢?如何能知道事态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