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页
作品:《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5章 .养鸭子 ·
“终于不用喂这帮小祖宗放出去了!”
赵甫把木架立在靠近莲花山的地方, 把四个蜂箱放在木架上,看着小蜜蜂们进进出出,不由得跟赵晟感慨道。
赵晟和赵甫家今年的蜂箱早早就拿出去了, 但是莲花山上的蜜少, 根本不够这些蜜蜂吃, 哥俩偶尔还得喂它们点麦芽糖和蜂蜜混合的糖水。
去年为了养活这些蜜蜂, 赵甫和赵晟就消耗了不少蜂蜜和麦芽糖,这才算是让这些小蜜蜂们安全过冬了。
“我也伺候够这帮祖宗了!希望它们能念咱哥俩的好, 今年多采点蜜。”赵晟望着大片的棉花田,充满了期待。
端午过后,山上的花和果树都陆陆续续开花了,这些小蜜蜂可以自己去觅食了, 赵晟和赵甫暂时不用再喂养它们了。
但莲花山毕竟太小,山上的花蜜也只够这些小蜜蜂的日常温饱, 赵晟和赵甫是没法割蜜了。
要想割蜜卖钱, 还得等到棉花开花时。
今年莲花山村村民依旧种了棉花。不过这回朝廷没有强制农人种棉花,而是让村民自己选择种不种。
而且朝廷规定了, 每户人家最多只能种半垧地棉花,剩下的田地必须要种粮食。
去年卖棉花赚了那么多钱,村民们自然是非常乐意种棉花的, 若不是朝廷有规定, 他们恨不得在地里种满了棉花。
赵晟今年换了块地种棉花,去年种棉花的良田则是用来种小麦和大豆了。今年家里种了稻米,就不用再种高粱了。
高粱米虽然也不错,但毕竟是粗粮, 味道可比不上稻米这种精细粮食。
往年,赵晟家只在前院种些稻米解馋, 他把收获了的稻米都留给媳妇和闺女吃,但今年他家有了一垧地的稻米可吃,赵晟也可以敞开肚皮吃白花花的大米了。
有香喷喷的大米,谁还吃高粱米啊。所以赵晟伺候稻田地时尤其精细,有时间就去稻田地逛一圈,水多了就放水,水少了就挖沟。
“沈官爷说大蒜能防虫,咱家今年除了在棉花地里种点绿肥,剩下的地就都种大蒜吧!”
虽然黄豆芽不咋参与种地的事,但赵晟还是爱跟媳妇念叨念叨,顺便还能在媳妇跟前找点存在感。
“行!咱家地你说了算!”黄豆芽一边哄儿子睡觉,一边漫不经心地敷衍着男人。
不过即便是敷衍,赵晟也很开心,只要媳妇搭理他就行。
棉花杆子拔高后,赵晟家的蒜也冒头了,绿汪汪的,撒是喜人。
虽然种了不少打算,但赵晟完全不担心大蒜卖不出去了,因为大舅哥家能全包了。
去年金氏种的蒜苗卖得极好,因为要价便宜,差不多被抢疯了,半个月割一回,她家一冬卖了六茬蒜苗,赚了不少钱。
今年金氏打算继续卖蒜苗,所以她家的棉花地里也套种了不少大蒜。
蒜苗赚钱,但赵晟和黄豆腐可舍不得用好地种它,但是套种就不一样了,种在棉花的间隙中,种成的大蒜就跟白捡的一样。
虽说跟棉花一起套种花生和黄豆会更实惠一些,产量也比大蒜高不少,但大蒜对田地的好处可不是这俩作物能比的。
沈曲早早就告诫过村民们了,棉花爱生虫,一定要防虫。但是村里很少有人记住,大多都在棉花田里套种了黄豆和花生。
不过头几年种棉花,大面积生虫的可能性不大,若是再过几年,还不防虫,棉花地很可能就要减产了。
“这个鸭子长得最壮实,正好当打头的。”
金氏趴在新建的鸡圈里,指着脑袋带着一块白的小鸭子喜滋滋地说道。
这些鸭子都是金氏用火炕孵的,攒够五十个种蛋,就孵一茬。
赵晟家去年卖了不少只鸭子,卖到最后,鸭子都快买不到了。
所以今年就打算自家养鸭子,自给自足。赵晟太忙了,黄豆芽还要照看孩子,小俩口实在没工夫养鸭子,所以养鸭子这活就交给黄豆腐家了。
得了小姑子的保证,金氏就敢放心大胆地养鸭子了。只要把鸭子养到两斤半就可以卖了,这种好事,金氏自然不会错过。
老话常说“母鸡抱窝,母鹅抱窝,唯有母鸭不抱窝。”
母鸭不抱窝,光靠母鸡帮着孵鸭蛋,肯定是孵不了太多,而且眼尖的母鸡还会把混在鸡蛋里的鸭蛋叨碎吃掉,所以金氏就只能借用火炕试试了。
金氏干活精细,第一回 用火炕孵蛋,五十个鸭蛋孵出了二十二只小鸭子。
总结出经验后,金氏第二次用火炕孵蛋,五十个鸭蛋孵出了三十二只小鸭子。
金氏第三回 孵蛋,五十个鸭蛋孵出了三十八只小鸭子,一次比一次成功。
金氏一鼓作气,直接抢了老母鸡的活,顺手帮小姑子家把小鸡也孵化了。
别家的母鸡还在抱窝时,金氏和黄豆芽养的小鸡小鹅都已经会抢食了。
至于那些没成功孵出鸭子的毛蛋也都没浪费,全都被爷们吃掉了。
毛蛋煮熟去壳,用豆油把剥了壳的毛蛋煎得油汪汪的,再撒上点盐巴,特别好吃。
不过毛蛋的卖相不咋好,黄豆芽和金氏都不敢吃,这些毛蛋就便宜胆大的了,被赵晟和黄豆腐吃得精光。
一直到六月份,金氏一共孵化了五批鸭子,一共一百七十只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