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宠婢日常 第141节
作品:《太子宠婢日常》 “哀家真是看错你了,你心太狠,太狠了,那可是你的父皇呀。”
太子就再次看向皇太后,眼神里面突然显现出一种别样的目光。
这种目光太后从未在他的眼里看见过,又或者说,太子从来没有在她面前露出过这种眼神。
她听见他说:“皇祖母,你也知道,那是父皇。”
“曾经父皇也问过我一个问题,我告诉他,父皇两个字,是有父有皇,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父亲。可当时我没有告诉他的是,父皇父皇,本该先有父亲才有皇帝,他该做一个父亲,再去做一个皇帝。”
“可是这么多年,他做到了吗?他才是狠心的那一个。把自己的儿子当成奴才一般去驯养,就好像养蛊一般,对每条虫都很喜欢,可是喜欢又怎么样,是他亲手把虫放进蛊里面的。也是他眼睛一错不错的盯着蛊里面的虫,谁想要爬出来,就把谁按下去,非得拼个你死我活,才算干净。”
他直直地看向太后的眼睛:“这些事情,皇祖母也知道不是吗?”
太后被说的心虚起来。她当然知道,可是在她眼里,这是帝王手段,皇帝还是爱护这几个孩子的。
太子却道:“那您觉得,这般养出来的孩子,养出来的虫,养出来的奴才,不会疯吗?端王就被逼疯了,不是吗?”
“说实在的,孙儿并不痛恨端王兄,虽然厌恶他,却从前还从来没想过成功之后杀他,只想着给他一个富贵的闲王。”
“但是父皇一步一步的紧逼,把他逼成了现在的模样。端王很清楚,只要他不跟我斗,那他在父皇的心里,也算不得重要的那一个。他跟二哥,老四老五老六,又有什么区别?”
“是父皇心狠,把他逼成现在这个模样,也把我逼成了现在这样。”
他郑重地看着太后,“皇祖母,父皇是您的儿子,难道我们就不是您的孙子了吗?”
“这么多年,孙儿哪点不好?哪点对不起父皇和您了,让你们这样对我?”
皇太后被说得心烦意乱。
太子却再次道:“您知道,父皇在睡之前跟母后说了什么吗?”
太后:“说了什么?”
太子说:“废太子,废皇后。”
皇太后张了张嘴:“不可能。”
太子:“是有可能的,父皇太在意这个位置了。”
皇太后痛苦的闭上眼睛,“所以,你如今很欢喜吧?”
太子笑了,“走到这个地步,谁能真正的高兴起来?本来该是好好的,父慈子孝,再没有什么不如意的,可父皇偏偏要这般做,孙儿难道束手就擒,才算是一个好儿子吗?”
他轻轻的道:“皇祖母,也求你给孙儿一条活路。”
皇太后苦笑连连,“如今是哀家求着你给一条生路吧?你父皇一死,你拿住了周全恭和太医,又有蜀陵侯和辅国公府,户部尚书,礼部尚书……这段日子,你也直接掌了这么久的朝政,哀家不信你没有做什么手脚,那么,你还有什么不敢做的?还有什么要我这个老太婆去帮你做的呢?”
太子叹口气,“您心里清楚,孙儿需要您的帮扶。”
太后这时候再次跟太子展开拉锯,“哀家可以帮你,皇帝不是你杀的,哀家不怪你,皇帝对你都有偏薄,你恨皇帝,哀家也能谅解你,可是,皇帝是哀家的儿子,是一国之君,他死了,皇后也不能活。”
太子就静静地看着她,“怎么不能活?父皇杀人的时候就能活,她为什么不可以?”
皇太后不可置信的看过去,“所以,你是一点都不愿意退让吗?”
太子朝着皇太后走近了一步:“不,不是不愿意退让,而那也是我的亲娘。若今日是父皇做这个决定,想来也跟我一般,不会同意杀掉自己的母亲。”
他站在那里,朝着太后说:“同样的,若是有一天,母后要求我杀了您,我也不会这般做。”
“天下在没有哪个受过您教养的孙儿会做出这种事情。”
太后听得心里又心酸又愤怒,最后看看天,已经亮了。
她砰的一声坐在椅子上面,喃喃的道:“好……很好,你已经是一个比你父皇更加心狠的皇帝了。”
太子听得她这句话,却是心中一松,朝着太后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出门,立马吩咐人去请各大臣进宫,再让人去敲丧钟。
然后马上让刘得福回东宫,“去告诉太子妃,一切安好,让她带着孩子去长乐宫,跟母后待在一块。”
丧钟一响,刘得福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马上跑着回到东宫,去的时候,折筠雾正给三个孩子吃东西。
阿昌和阿昭是不用管的,只管岁安,只是今日她再沉得住气也没有用,一颗心是乱的,喂岁安的时候手忙脚乱。
奶娘想要帮她喂,岁安却不同意,紧紧的握住折筠雾的袖子,只要一松开就哭。
折筠雾就不让奶娘帮着,“这是害怕了,也是我的错,心里不稳,她倒是察觉出了。”
虽然没有长大,小小人一个,倒是会知道大人的情绪。
阿昭和阿昌对望一眼,然后小声地问:“是不是皇祖父出事情了?”
折筠雾想着两人也不算很小,又人小鬼大的,便点了点头:“是,只是具体的也不知道——”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了丧钟,一共鸣了三十六下。
这是帝王驾崩的钟声。
前朝皇帝死的时候,都是不鸣丧钟,只在皇帝大丧之后在寺庙和道观中鸣钟三万次。可是这个规矩被大秦的开组皇帝破了,如今大秦皇帝驾崩时,先鸣三十六下。
折筠雾之前听太子殿下说过这个事情,所以,丧钟敲完的时候,她的心终于安稳了下来。
然后让人收拾东西,去内务府要白布白幡等等,准备给老皇帝烧火纸准备丧礼了。
一边让人收拾,一边慢慢的舒了一口气,心中先是激动,然后有一些害怕,再然后便是无尽的欢喜。
但这股欢喜还没有散开,又被她压了回来,就怕再出变故。毕竟众臣还没有进宫,太子殿下也没有坐上那个位置。
她就又吐出一口浊气,“刘得福,三个孩子,我交给谁都不放心,只有交给你,才能安稳。这几日,你要寸步不离的跟着他们,可能做到?”
刘得福点头,“太子妃放心,奴才就是丢了这条命,也不会让小主子们一根头发丝掉下去。”
折筠雾这才放心,然后带着阿昭和阿昌以及一群奴才往长乐宫的方向而去。
而另一边宫外,众人听得钟声,心中都大惊,商户人家赶紧去看看家里的白布等东西可还有,赶紧拿出来挂上,免得落一个不尊之名。
又有娶妻嫁女之家,皆叹息一句没赶上好时候,连忙去跟对方再商量婚期。
路边的孩子们跑来跑去,被家中大人所带走,路上鲜少有行人,也有哭泣者立于路旁,哀啼皇帝驾崩。
一群骑马之人或者马车,轿子,快速的从哀啼者面前过去,这是赶着去宫里的官员。
此时晨光熹微,紧闭了一晚上的宫门,终于缓缓的在朝阳里面打开。
第120章 太子继位 二更
皇帝的死一点征兆没有。
所有的人猝不及防。辅国公府里, 辅国公夫人听着丧钟一响,先是惊讶,然后再是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辅国公一看这笑, 赶紧骂道:“好歹收敛一些!别被人瞧见了。”
辅国公夫人不在乎的道:“我知道, 也就在你面前笑一笑罢了。”
老皇帝死得好,他死了之后, 端王就得死,这一年来, 辅国公对太子也算是尽心尽力,所想要的, 其中就包括端王妃活下来,让阿昌继承端王的位置。
辅国公就也忍不住笑了笑, “何必如此。”
他穿上衣服, 却也有些担心,“实在是突然,也不知道宫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无论发生了什么, 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皇帝死了。
只要没有太大的问题,太子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皇帝, 且众望所归。
蜀陵侯府,蜀陵侯也在跟赵氏说这个问题。
“若是之前突然去世,那太子还有得忙,如今,太子监国都快一年了, 基本上没有什么棘手的,想来没有什么大事。”
赵氏却突然想到了其他的事情,“你说,太子做太子的时候, 只有太子妃跟一个良媛,将来做了皇帝,众臣会不会逼着他纳妃?”
蜀陵侯正在想陛下为什么突然去世,听她说这个,就有些啼笑皆非。
“什么都没发生的事情,不必惊慌。太子能守到今日,未必不能守到后半生去。”
他穿好衣服出门,“你也准备准备,到时候进宫也能帮着珺珺。”
京都其他人家里也或多或少说着些关于皇帝突然去世的感慨,几个在宫外开府的王爷更是感伤,皇帝虽然对他们没有对太子和端王那般好,但是也对他们不坏。
父亲死了,心里自然还是痛的。然后就是怀疑,怀疑的对象不是别人,只有太子。
不然好端端的,昨日还能开口说话,过了一晚上就说死了,毫无征兆,谁的心里都没有谱,但这个事情谁敢说?谁也不敢。
尤其是进宫的时候,老二和四五六七碰上了,眼神对视几眼,微微点头,提起的话不是太子,也不是皇帝,而是太后。
老二说:“皇祖母应当伤心极了,待会儿咱们去陪陪她。”
此时此刻也可能只有从太后嘴里听到一句实话。
老四却有些犹豫,“皇祖母已然伤心,想来悲哀至极,咱们过去再提伤心事,岂不是让她老人家更加伤心了?”
老五和老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跟老二走也不跟老四走,他们两个直接去各自的母妃那里,“跟父皇几十年的感情,如今父皇先去了,母妃定然伤心,待会儿我们两先去看看她们。”
但是老七此时此刻正在琢磨这事情不对劲了。他马上提出自己的怀疑,“这也太蹊跷了,父皇会不会是被害的?”
二四五六王爷:“………”
四个人都不想跟老七说话。但是老七却有自己的逻辑,“我觉着,是不是端王兄……突然发疯,又或者是有内应,这才把父皇给害了?”
老二瞪了老七一眼,“你这么想,可能也对。”
然后就招呼,“太子怎么还没来?”
周全恭过来道:“太子殿下正在里面跟太医询问陛下是何时走的。”
这种事情,其他的皇子定然也有资格去的,可是此时就连老七也没有提起这句话,因为他想的是——要是皇帝真是端王杀的,那在太子面前,他是保端王呢还是不保端王。
亲兄弟之间,实在是难以抉择。
于是就只好心虚的保持沉默,还为自己刚刚说话太快了怀疑端王感到懊恼,并且警醒自己:日后还是少说话吧,要是说中了真相,引来各方的注意,那还得了?
于是几个大的王爷安安分分,几个小的皇子根本还参与不了这些事情,所以这边风平浪静,太子过来的时候,里面的人都朝他看过去,无论是大臣还是王爷皇子公主,都知道,若是待会儿事情定了,那太子以后就是君王,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太子了。
老四先过去,喊了一声三哥。
“父皇可是得了什么急病?”
太子脸色哀伤的点了点头,“已经叫好几个太医过来看了,说本是身子弱,再加上生气着急,一时间竟然就这般……哎。”
这话一出,其他人也得想一想,为什么皇帝会身子弱,为什么会生气和着急。老五率先问,“父皇身子弱,这我们都知道——可是大半夜的,怎么会生气和着急呢?”
太子就说:“是端王……父皇查到,端王这些年,竟然还跟外族私通买卖,买了大量的武器,以前还养过私兵——种种罪行之下,父皇便气大伤身,所以才气到了自己。”
端王的这些事情,皇帝虽然没有宣扬出去,但是手里面确实有证据的,太子要把他们摆出来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