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顺便
作品:《锦绣绒华》 “我们不必像我的祖父、父亲那样,顺应紫禁城里那位的意思,清心寡欲、无欲无求的活着,我们要活得热热闹闹,有滋有味。我想听见我们的孩子在院子里互相打闹嬉戏,满院子追赶,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吵个不停。我想让我这一支如同大树般,枝叶葳蕤,开花结果,兴兴旺旺的存在这天地间。”
永璐自懂事起,便慢慢体会到家中的那份压抑和冷清。犹如在沙漠里走了很久,他像渴望水般渴望平凡富贵人家的人丁兴旺、勃勃生机。
宋怀玉哑然,原来永璐这么热衷于开店,最终是为了这个。和永璐相处久了,她能理解永璐心底的不甘。生来就注定不能文举武功,不能出相入仕,这对于天资聪颖、内心高傲的永璐来说,是个悲哀。他不想儿女们如他般困在金色牢笼中,她亦能理解。
“可……可也不能让我像母猪样,生个不停。”宋怀玉想了半晌,满面通红的憋出一句话来。
永璐咧开了嘴,这便是宋怀玉的率真和可爱,没那么市侩和狭小。他不要这淮南王府这等事,若换做一般闺阁女子早跳出反对了。“好,随你,你想生几个就生几个。”
“这还差不多。”宋怀玉嘀咕了一声。可是,为啥她总有掉坑里的感觉。
“你猜我刚刚跟吴二哥说了什么?”永璐趁机转换了话题。
“说了什么?”宋怀玉果然好奇,被永璐牵走了思绪。
“我说完颜对兰姐姐有心思……”马车载着一席话毂毂而去。
……
第二天一早,汪岐兰推开书房的门,吴勉已经在内,泡好了茶,研好了墨,神色如常地在靠窗的榻上抄书。
见汪岐兰进来,起身打了声招呼,找出她日常用的杯盏,给她倒上茶。
“来,看看我泡茶的功夫如何?”平日或是丫鬟们泡、或是汪岐兰亲自动手,吴勉泡茶的机会还真不多。
汪岐兰道了谢取过,品过一口,“不错,浓淡正好。”
吴勉得了赞美,施施然坐下,重回榻上抄书。
汪岐兰难得好奇,走近看所抄为何。
“这是我在文澜阁中众医书陆续收集的一些名医验方,觉得甚是珍贵。趁着修书之际抄了下来,偷偷带出了阁。如今趁着空闲,整理整理,做成了简便单方汇集,若今后能付梓,必定能成为居家必备的好书。”吴勉目中流露出一丝狡黠。
汪岐兰莞尔,吴勉时刻惦记着刻书,还因此趁职务之便,这执念真不是一般。
“关于各地的进言人选,除了永璐答应的两个外,我还想让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外地商,也帮上一把。”汪岐兰昨晚思虑了好一阵子,想起了济南府胡茂通,他眼下与祥泰有大量的生意往来,每一季都要来祥泰订上大批货品,汪岐兰亦答应济南府唯他一家下家,说起来他在生意上有赖于汪家,且胡茂通亦是胆大心细、有几分义气之人,拜托给他应该没什么问题。
“如此,便有劳兰娘了。”吴勉默然,欠她的已经数不胜数,此生慢慢回报吧。
二人稍微聊了几句,就如以往一般,在屋内各安一处,互不干扰。
只是汪岐兰发现,她的茶水永远不会冷。吴勉时不时的过来,添补或置换茶水,每当她抬手去拿杯盏,吴勉势必已将茶水“伺候”好了。
“吴二哥,不必如此麻烦。”汪岐兰过意不去
“无妨,我是给自己倒茶水,顺便而已。”吴勉自在的回答。
好吧,说多了是套,反而生分。汪岐兰便逐渐适应吴勉的“顺便”。
这样的“顺便”越来越多,比如说,汪岐兰射箭的时候,吴勉顺手也射上几回。到底是男子,容易掌控力道,练了几回,便渐渐有了准头,再后来两人每次射箭时,还竞起了靶数。
每次一起吃饭,吴勉夹菜,也“顺便”帮丫鬟他们摆盘,说是将自己爱吃的都放在跟前,汪岐兰赫然发现,经过吴勉摆过的盘子,放在她面前的都是一些她爱吃的菜。
汪岐兰有时前往店铺,吴勉也刚好有事出行,于是顺便的搭了汪岐兰的马车,二人一路同行,待到了地点,吴勉下车,办好事后,回了店铺中,顺便的搭汪岐兰的马车回来。
吴勉的顺便很自然,自然得汪岐兰不能说什么。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相伴着过去了。
给松江府洋行的第一批花边已经于11月初前顺利交货,洋老板很满意,在第二批花边的订单之外,又追加了一笔。虽然临近年关,但巧娘那里的农妇们仍然停不下手中活,每日现拿的丰厚报酬激励着她们挤出极可能多的时间用于编织花边。汪岐兰、翁亮和罗巧娘亦商量着,排定好了来年的产量计划。眼下扬州城里众商人还未有人能如祥泰般,掌握花边的技术,即使学了。熟练工人的数量一时半会也赶不上祥泰,所以这一杯羹目前还只有祥泰一人独享。
绣房中的绣娘不再局限于衣饰,扇面、伞面、屏风、丝帛画轴等出自祥泰家的绣品,均成了抢手货。有几位绣娘已经成了名人,有富贵之家点名要定她的作品,或藏在家中或赠于重要之人,俨然是传家宝的品级。
桑园全年在巧娘的安排下收了五季蚕茧,产能大增,缫车的蚕丝亦是上等品相,供给制布坊后,制成的丝绸锦缎,光泽鲜亮、品质上乘,广受到扬州买家和外地商的欢迎,加上吴庸和向叶莹的精巧设计,一些独一无二的布匹,更成为祥泰的滚滚财源。成衣铺、制布坊、尚品布庄得益于新品,今年的收益翻了番,相对而言绒花坊和祥泰布庄总店稍微落后一些,但比之往年,仍有三成左右的进益。
过年前夕,汪岐兰和财叔、单金水为盘算各家盈利以及每人应得的分红忙得不可开交,终于在年二十八日将一个个大红包发到了每个人手里,引得各家店铺、作坊和桑园内一片欢腾。
还有枚园的酒楼和雅轩的生意一向不错,永璐离开扬州之前,与袁子尘和汪岐兰都算了个清楚明白。汪家二成的分红亦不是笔小数,这一年可谓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