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作品:《醉潇垂

    一曲结束后,这名女角仍矗立在戏台上,没有离去的打算。只见她盈盈说道:“这些日子里听闻几位督军相聚商谈军国大事,小女子仰慕各位督军已久,今日有幸得以相遇,小女子荣幸万分。”说完,女子弯下腰,冲着几位督军所在方向道了一个万福。
    赵督军看了看韩督军,纳闷他什么时候准备的这个雅兴活动。韩督军始终笑而不语,但稍微细心会发现他额头上渗出的冷汗,因为他明白自己只是带这几个过来散散心,完事后接着回去商量,眼前这一出压根不是他准备的。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只能静观其变,量这个女子也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凭良心说话,韩督军巴不得这个女子是北方派来的刺客,把身旁这几位一股脑都打死,自己就可以趁乱兼并西南各省。
    整个戏园里的老百姓当得知那几位竟然就是西南五省督军时,纷纷起身问好。
    这时从后台跑出来一位十来岁的小孩,双手抱着一个八九寸长的古色木箱,小孩将木箱递给台上的女子。前排的卫兵们见状,挡在中间,掏出手枪,临阵以待。
    韩督军一声“退下”,并示意台上那名女子打开箱子一瞧究竟。
    她缓缓掀开木箱,霎时整个戏园如被淹没在一片香池中,似乎无人能挣脱此香的缠绕,似木香却比檀香更清淡,难以用语言去形容。众人从中品味出苍天巨木那年轮的印痕与岁月的沧桑,沏人心神,顿时灵台方寸清明了许多。
    众人纳闷箱子里到底是何物有如此奇香?各位督军们满是好奇地看女子究竟想要干什么?
    她缓缓言道:“小女子祖居江西无崖山,山下有一条大河唤作泅江,宽百余里,千层汹浪滚,一望更无边,淌流数百载不息。多年前家中长辈偶然发现此河中似有真龙时隐时现,唤善水性的家人潜入水中,于河底三尺泥沙下发现一石碑,上面镌刻有“九州我为尊,跃空触天颜。泅水难涤淚,天数日月循。不文亦武客,霸业得之成。”石碑之下乃是一陈年木,长有数丈,呈龙形状,通体现乌金色。”这番言辞令众人屏住呼吸,听她讲下去。
    “说来也奇怪,几名家人们于江水中打捞此物时,竟发现其周围五丈内没有任何水藻植物生长,河虾鱼蟹等一概不在其附近游动。家中长辈说此物乃与天成,非寻常人物能驾驭。此物置于后山数年,其木香聚化为烟雾笼罩后山,虎豹蛇虫消失殆尽,山中百姓每逢胸闷头胀,靠近后山便能清神明,静心气。近日坊间听闻几位督军正在推选西南五省大督军,小女子特意返回无崖山,带走其一枝节,寻访能工巧匠,雕成印玺,冒昧擅自在上面镌刻有“大督军印”四字,愿亲手敬献给大督军。”
    说着,她双手捧出一枚印玺,长宽各九寸,色泽黑金,周身雕有一龙,栩栩如生,出神入化。
    此时,台下许多看客都在回味其中,对这件稀世阴沉木唏嘘不已,好多人甚至想不到这木头还能有如此的香味,更对那六句揭语产生浓厚兴趣。
    反观几位督军,他们眼神中充满着讥笑的神色,黄督军中更撇撇嘴,鬼神之说在他们眼中仅是用来糊弄民众,为己得利的把戏。
    台上那女子觉察到几位督军的蔑视神色,紧接着又说道:“小女子始终认为五省大督军乃众望所归,理应得到这块印玺,权且作为我等百姓的敬意。”
    说到这,台下人们也议论开来,好多人点头称是。有的人赞同这女子的话,眼下国家四分五裂,急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领袖去化解民族危机。还有人感慨这阴沉木这么好的东西确实应该只有大督军才拥有。众人此刻杂七杂八地议论,说啥的也有。
    韩督军低语问了身旁黄督军的看法,他回答道:“小弟,还在琢磨着那几句话,说什么“不文亦武客,霸业得之成。””
    几位督军,收起了刚才那不屑的神情,望向这木玺的眼神就像看着传国玉玺一般,若是能纳入怀中,将不再是块木头,而是一条通天之路,名正言顺,此后旁人再无资格与之相争。
    韩督军看了一眼周围的百姓,对着台上女子说道:“眼下这个…我等五人中推选大督军一事牵涉太多,还需从长计议。这个大督军暂时还没能选出。”
    台上女子流露出失望的神色,她道:“一直以来,小女子的心愿是亲手献给大督军此印玺,望他能够结束当前混乱局面,如同此印玺之香,还我中华清明太平。但是家中来信有要事相催,需即刻启程回归,看来小女子的心愿未能如愿。”
    台上女子目光环视一圈,略带不舍,自言语道:“既然如此,唯恐路上有暴徒抢夺,小女子只能权且毁掉此印了。”
    “且慢,”久不做声的李督军喊了一句,“我愿买下你那印玺,替你保管一刻,待我等商议明白后,待你转交给大督军,完成你心中所愿。如何?”
    就连其余四位督军,都料想不到这李督军平时粗野蛮横,但关键时刻也善于变通,临机应变高人一等。
    台上女子琢磨后,觉得也可情可理,点头称是。
    卫督军唯恐李督军抢了头筹,明知他定会据为己有,有意参和搅黄他的白日梦,遂喊道:“如此贵重之物,还是由我替你保管,保证没有丝毫损破。”
    见两人争抢,那女子莞尔一笑,弯腰称谢:“多谢两位督军美意成全,为免两位因此而生隔阂,小女子倒有一法子:两位督军觉得此物价值几何,将出价的数目写在纸上。如觉得金钱或于俗气,也可将所交换之物写在纸上。只要能拿出与小女子有缘之物,无论贵贱,愿将此印交付与他。”几句话语中流露不舍之情。
    话讲到这里,韩督军心生主意,压低声音,对着几位督军建议道:“各位兄弟,这大督军的位子我们几个争来争去也没有结果。我们不妨如此这样,谁得到这块印玺,谁就当我们的大督军,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其他几位相互对视了一下,黄督军自恃实力,抢先点头赞同。
    韩督军大声向台上那名女子喊道:“我们也参与一下。笔墨拿来。”戏园里的管事闻言,须臾之间,笔墨纸砚等物一并摆放齐全。
    韩、黄两位督军家财万贯,视这枚印玺如探囊取物,挖空心思想着自己府里何物值得一换,反观卫、李、赵三位督军则面面相觑,他们既没当这大督军的念头,也没什么家当值得炫耀。
    五位督军都不急于下笔,全场静悄悄地都在注视着他们的举动。
    黄督军在卫督军耳边低语了几句,卫督军点了点头,麻利地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折叠好后,交给副官递了上去。
    原来,黄督军与卫督军合计先写一样物品,探探台上女子的胃口和喜好。
    谁知,台上女子看过之后,轻声一笑,说道:“这只要是富户人家都能有的东西,既然堂堂一省大员拿出这等物品,所以小女子猜想这物品肯定有特殊意义在其中了,一定有它不寻常的价值。”
    台上女子拐写弯的讥笑几句后,卫督军顿时面红耳赤,暗叹眼前这女娃的胃口真不小,就连价值五十万大洋的美国小汽车都不放在眼里。
    既然知道这个女子不能马虎应付,黄督军内心权衡了一番,随即在纸上写下一物。不料李督军的纸条抢先一步送到了那女子手中。
    她打开李督军的纸条,由衷地感慨道,“不愧是一方大员,出手果然令小女子钦佩。这…这东西确实值得一换。”听到这里,李督军站起身来,哈哈大笑,得意忘形,差点就说出这块黑木头破费了他三百根金条。
    此举引得黄、卫直翻白眼,韩督军略有不快,赵督军却淡然处之。
    李督军唤手下取来木印,台上女子阻拦道:“且慢,还有三位督军未见真章,不妨看过后再定。”
    黄督军银牙一咬,拿定主意,撕碎原先的纸条,重新写了一份,命人递了过去。
    原来他府里珍藏着一串价值连城的翡翠佛珠,一百零八粒,颗颗圆润,色泽暖黄,温润如脂。相传为乾隆爷所佩戴,也不知怎么落在黄督军手里,一直视为喜爱之物。此次他只得拿出这件镇宅之物来与印玺交换。
    台上女子也应是识货之人,看过后发自肺腑感慨道“不愧为一方诸侯,封疆大吏,手笔如此之大…”说完后目光转至韩督军和赵督军身上。
    身为东道主韩督军自恃实力,不屑于思忖其他督军珍藏何物,认为府中的任一物件都能令凡夫俗子目瞪口呆,何须如此繁琐?直接把印玺递来便是。
    他提起笔,不假思索地在纸上写下一物。
    戏园众人也都满怀期望,想要知道本省督军会拿出什么宝物交换。只见台上女子打开一看,竟然倒退几部,探其原因,韩督军在纸上写的竟是已经失传百年的传国玉玺。纸条上还附有一行字“不语无恙”,显然韩督军通过这四个字来告诫她不能向他人透漏。
    韩督军的意图很明显,借用这件传国玉玺表明大督军非他莫属。当然他既然敢于用玉玺交换,量这女子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即便她有心带走玉玺,也无法全身而离开这昆明城。最好识时务,留下那个大督军印,乖乖地离开为妙。
    台上女子脸色苍白,手心汗水淋湿了那纸条,却也得强做欢笑。她清楚自己此次能活着离开就是侥幸了,目光转向最后一位督军。
    五位督军当中,只有赵督军实力最为弱小,既对这个大督军的称号没啥念想,也不信身边这几位会听从自己的号令?所以至始至终摆出一副不关己事的姿态。
    他本想弃权,不愿参与,但是经不住韩督军的一再怂恿,说随便写上一个,凑个热闹等话,于是也提起笔来,当着其他几位的面,在纸条上随便书写了“金玉如意一柄”。没有丝毫的遮掩,被李督军看到后,嘲笑他有失督军的身份。
    轮到台上女子最后抉择,内心犯了难处。李督军的三百根金条和黄督军的翡翠佛珠都值得选择的,至于韩督军的玉玺,压根不敢沾惹。但这几个督军哪个是善茬?倘若哪个督军稍有泄露消息,说自己身怀绝世珍宝或许多黄金,就凭自己一人,在这乱世之下,那只能会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宝贝财物虽好,终究不佩自己一介平民所拥有,正是所谓的明哲保身。
    想到这,女子拿定了主意,说道“小女子愿意将这个印玺交给…赵督军。”
    说完,五位督军包括赵督军均脸色大变。
    黄督军望着台上的女子,问道“想不到啊,我想知道赵兄的如意是得到这位姑娘的垂青的?”
    小女子稳稳现在台子上,她深吸了一口气,静下心,定下神后,强装笑容,说道“小女子本是一介女流,卖艺为生,虽落魄江湖,小女子不图名誉天下,只为名清静身。赵督军的金玉如意虽说不能与其他四位督军之物相提并论,但小女子只图其如意二字,便觉称心。所以还请各位督军见谅。”
    听到这,黄督军冷哼了一声,他才不信这女子的连篇鬼话,任她巧舌如簧,也说服不了其他几位督军。
    可是话说到这份上,几位督军也不能再勉强什么,只能懊悔刚才许下的谁拥有这块木印谁当大督军的承诺,眼下再待在这戏院里也没有啥意思了,都起身离去。
    一条黑暗的巷子里,传来了卫督军的咆哮声“当初你我说好的,我带他们到戏院里来,你保证那大印归黄督军所得,怎么让别人拿走了,耍我,信不信我一枪崩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