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离去的人(二)
作品:《大秦将魂歌》 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窗户,洒在书房,斑斑驳驳,透着丝丝暖意。
魏缭的这处书房,建在北面的阴影处,门前六株槐树,挡住南面的阳光,可是一处避暑的好地方。
手提青铜罐子,蒙恬为魏缭斟上一碗茶,两人相对而坐。
“国尉的身体状况,我再清楚不过,还没有到老眼昏花的程度,为何这么急急忙忙的辞官?”
当年逐风波,蒙恬月下追回魏缭,给魏缭创造面见嬴政的机会。因着这个缘故,两人虽没有经常走动,说起话来,到不显得生疏。
“蒙将军可记得陶朱公相劝文种的话否?”
魏缭喝了一口茶汤,轻声开口。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享乐。”
蒙恬攻破寿郢,得到楚国王宫中的许多藏书,楚国史官留下的记录里,记载着范蠡的原话。只不过,这样的史料,蒙恬深深的怀疑它的真实性。
范蠡跟文种私下相商,说的话可谓极为犯忌,以范蠡、文种的谨慎,断不会留下任何证据。史官所记,多半基于传言。
“蒙将军觉得今上如何?”魏缭道。
蒙恬想了想,回道:“今上雄才大略,不领兵而知兵,胸有大韬略。诸夏记事以来,未有超越今上的人主。”
魏缭张大了嘴:“没想到,蒙将军对今上的评价这么高。”
华夏的文化,天生带着崇古的传统。儒家开口,必追溯三代,口诵尧舜。法家极力主张,今人胜古人,但话里行间,对于商汤、周武,仍然推崇有加。
蒙恬的一番话,彻底拔高了嬴政的地位。
“今上所做的,当下的人不理解,可放在长远来看,今上的作为,乃是创造一个熔炉,以便融合天下,甚至重新奠定华夏族群的基础。”
蒙恬的视野,跳出了当下,具有一种大历史的史官。放在历史的大长河中,嬴政领导的秦国,东出函谷,兼并山东六国,避免了中国成为欧洲那样的长期分裂局面。
周武王灭商,分封宗室功臣为诸侯。这些宗室功臣,从镐京出发的时候,口里说着周的语言,手上书写周的文字。
到了当地,跟当地人结合,几百年过后,口音变化,文字变得千奇百怪。春秋以后,华夏大地上的诸多国家,逐渐形成各自的语言和文化。
进入战国,天下战国七雄,以各自的国家为核心,逐渐形成各自的族群记忆。
没有秦国的统一,战国并存的局面继续延续下去,等到彻底形成不同的族群。中华大地,想要实现彻底的统一,无疑会变得更加艰难。
岭南越人居住之地,中原花了差不多千年的时间,才将之纳入中原文化的范围。中原的七大战国,经过嬴政书同文、车同轨的熔炼,经过汉代的休养生息,不到百年时间,就彻底完成七国真正的归一。
“可老夫担心的是,今上心里想做的事情太多,而人的生命有尽头,今上难免做得太急太躁。”
魏缭收起笑容,铺开桌上的地图,指着匈奴的地盘:“今上巡行陇西回来,已经决定用兵匈奴了吧?”
“没错,两年过后,大军会攻取河南地。”蒙恬爽快的承认。
魏缭身为国尉,这样的军国大计,不需要瞒着。
“两年,时间还是太短。”魏缭叹息了一声。
“老夫年轻的时候,游历楚地。当你云梦泽边,有一种大蛇。长可达两丈,蛇身比水桶还要粗,当地人称之为‘蟒’。蟒张口可吞下一头牛,撑开肚皮,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消化。这时,若有人敲着大锣,驱赶吞食牛身的蟒,蟒急急的奔逃,最后却撑破了肚皮。”
魏缭转过头,望向南方,陷入了回忆。
“现在的秦国,跟刚刚吞食牛身的蟒,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时候,宜静不宜动。兴兵戈,当谨慎。”
魏缭长期与嬴政接触,称得上嬴政的军事教师。嬴政什么样的性格,魏缭自然无比清楚。
“老夫继续担任国尉,势必会劝说今上停止用兵,而今上志得意满之际,未必肯定我的劝。望诸君曾说,善始者不必善终。老夫现在离去,尚能成全这段君臣之谊。”
听完魏缭的一席话,蒙恬大为叹服。
各个朝代的聪明人,都不简单,不可小瞧古人。怪不得秦国统一六国后,再没有魏缭的任何消息。原来,魏缭早就预见到,嬴政好大喜功的性格,不不利于稳定秦国的统一局面。
“国尉不必过分担心,今上不是越王,不会诛戮功臣。”
嬴政当上皇帝后,麾下的重臣大将,个个活得好好的。功高震主的王氏,一门二侯,生前极尽荣耀。王翦、王贲死后,王离为将,继续为秦国征战,最后死在项羽手里。历代的开国之君,在对待功臣方面,很少有人比得上嬴政。
“蒙将军就这么肯定?”
魏缭感到越来越诧异,蒙恬对于嬴政,不是一般的信任。
“今上很自信,而自信的人,压得住场子。”
在蒙恬看来,君主诛杀功臣,说明君主的内心,害怕麾下的功臣。至始至终,蒙恬没有在嬴政身上,感受到任何的忌惮,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中。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王霸之气。
“既然蒙将军这么说,老夫就安心的回乡归老。”
咸阳朝廷议定功劳,魏缭的功劳没有显在明处,只得到大良造的爵位。嬴政没有亏待魏缭,爵位没能提上去,就在土地田宅方面,给了魏缭很大的补偿。
河东郡智县的大半沃土良田,都归了魏缭名下。
“老夫走后,弟子王荣有心入仕,还望蒙将军多多照顾。”
蒙恬得到消息,秦廷正在筹备太尉府,以后国尉再不会享有魏缭在任时的荣耀,而是会成为太尉府下的官职。
太尉人选,暂时没有定下来,只是所有的人都以为,王贲回咸阳后,会出任太尉。王荣身为魏缭弟子,身上的印记太明显,不一定会得到王贲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