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苏明朗赶考
作品:《农家小福妻》 苏明月急忙劝说,她是真的这样子觉得的。
其实早在三年前苏明朗他便已经有了下场一考的实力,甚至当时苏秀才已经在为他的下场做准备了。
只是天意弄人,最后因为苏秀才的突然离世,然后这才耽搁了下来罢了。
所以苏明月觉得这次的县试对于苏明朗他来说是手到擒来的。
希望能让苏明朗他放松下来,完了她继续道“所以大哥你大可不必担心,你一定会取得回报的,一个小小的县试相信你定能通过。
这该看的书你肯定已经早就滚瓜烂熟了,该学的你肯定也都学了,所以我们赶紧洗漱,然后休息吧,你就把这次的县试当成是平时的一般考试就可以了,平时你在书院都能考得那般出色,相信你只要正常发挥这次的县试你的成绩肯定也是不在话下的。
而且,我们也并不是非得走科举得这条路不可,大哥你并不是那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柔弱书生,所以哪怕最差的就是走不了科举的这条路,我们也还能回家来种田,做生意的好好过日子,又是如此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日子也不会过得差的。所以这次的考试咱们以平常心尽力以付可以了,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苏明海听到苏明月的这一番新奇的话,赞叹的同时不由深以为然,“没错,没错!姐她说的太有道理了!
大哥你听姐的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这次的县试便可以,你肯定可以通过的,就是万一不行咱们还可以考第二第三次,这考了好几遍的人多了去了。
要是真的觉得不适合,就像是姐说的那样大不了我们回来继续种田,做生意,看咱们现在的日子过得不也挺好的嘛。”
苏明月她们也在一旁连连点头。
本来有些许紧张的苏明朗听到苏明月的这番话便觉得恍然大悟,她新奇的话像是让他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好像这县试也不是什么大事了!
现在再被苏明海和苏明月她们齐齐安抚,他的心更是平静了下来。
“倒是我着相了,还是明月你们看的清楚,放心吧这次的现实我肯定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再谨慎一些相信这县试肯定是能通过的。”
苏明朗说着难得的笑了,“我现在便去洗漱,明月你们也赶紧休息吧,明天你们还要送我到镇上去呢。”
见苏明朗他能罕见的开起玩笑,一副万事在握,从容不迫的模样,苏明月便知道他真的是想通了,不由也会心一笑。
“好,那大哥你赶紧去洗澡,这考试想来也没有几个人不紧张的,你紧张也没有啥,适当的紧张证明你对考试的重视,可能还会让你考的更好呢。”
苏明月的话再次让苏明朗他眼前一亮,深以为然,忍不住感慨,“多谢明月你今晚的话,看来你是真的长大了,懂的事情都比大哥还要多了。”
被这么一夸赞跟明月不如甚是不好意思,在看到陆子寒和苏明海,苏明轩他们也是脸佩服的看着她,她更是大汗!
自己不过是多活了一辈子,再结合在现代的时候的一些考试心得才说的这番话罢了,让陆子寒和苏明朗他们如此的夸赞倒是让她忍不住红了脸,急忙催促苏明朗他去洗澡。
…………
翌日,天还没有亮苏明月便被她睡前叮嘱一定要叫他起来的陆子寒给叫了起来。
见自家小妻子一副哈欠连连的模样,陆子寒心痛了,“阿月,要不你继续再睡一会儿,这早饭我去做就是了,肯定把你要做的鸡汤面给做好。”
“不了,我这都起来了,还是我亲自去做吧。
这些年来大哥是又当爹又当妈的为了我们兄妹几个,特别是我不知道操了多少心,现在我能为他做些事儿我心里高兴。”
苏明月他没有说的是,她去做早饭便可以把空间里的灵泉水给加到里面去。
陆子寒就知道会是这样,而且不是知道她这份想要补偿苏明朗他们的心刚才他也不会叫她起来了。
其实他的这个小妻子最是那重情重义的,人家对她一分好她便恨不得对人家十分好,这样子的性子真让他感动又让他心痛,他能做的便是在一旁默默的支持她。
于是,陆子寒他也不再继续劝说跟苏明月她一起起来去做早饭。
当苏明海和苏明轩到灶房的时候便发现灶房的灯已经亮起来,苏明月和陆子寒夫妇正忙得热火朝天的准备着早饭。
见此他们都有些吃惊,苏明海忍不住道“姐,姐夫你们怎么起得这么早?”
苏明月正在和面,闻言抬头笑着招呼,“明海和明轩你们也起来了,我这不是想着给大哥他做些肉包子让他路上吃才起来早一些嘛。
对了,洗漱的热水已经好了,你们赶紧洗脸去吧。”
苏明海当然也没有意见,“行,那我和明轩先去洗漱,然后再过来帮忙。”
“好,不急,现在离和书院的人约定出发的时辰还早着呢,我们大家伙一起做够时间的。对了,大哥他起来了吗?”
“嗯,大哥他正在最后检查一遍行李和书箱,一会儿我们就喊他出来也洗漱。”苏明海说着已经拿起洗脸盆准备洗漱了。
接下来苏明月她们同心协力的分工合作很快的便把要做的早饭什么的都给做好了。
等他们吃好天色才是大亮,苏明月他们又最后检查了一次苏明朗要带去的东西,然后他们一行人才赶着家里新买回来的牛车往镇上去。
这牛车还是开始春耕的时候在苏明月的建议下给买的,有了牛车不仅是苏明朗兄弟几个和她们夫妇的田地有牛用了,就是平时苏明朗他们到镇上读书也可以快了不少呢。
苏明海他们就读的就是何立海何夫子所在的青云书院,她们到的时候离和书院的其他六位同窗约定出发的时辰还有两刻多钟。
而这会儿书院的门前已经有一个十七,八岁左右的少年在那等着了。
因为这会儿离平时书院上课的时间还有半个时辰左右,所以书院并没有开门,那少年正在门前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