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胜负犹在两可之间

作品:《郑王天下

    “父君,宋蔡二国弃卫而密会于周,三国之谋,伋子亦是不知!”郑忽从卫国馆舍回来之后,立马将相关的情况向郑庄公作了汇报。
    郑庄公闻言,表面上虽然不动声色,甚至道了声“吾儿辛苦!”,心里却是蒙上了一层阴霾。
    宋蔡两国竟然连他们的传统盟友——卫国,都避开了,那么可以想象,其他前去打探消息的人员一定也会无功而返。
    三国搞的这么隐秘,肯定是要有大动作,不然,何以至此?
    一个时辰后,高渠弥和大夫宛陆续回来,果然如郑庄公所料,一无所获。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别说是郑忽,在场的所有郑国群臣,都察觉到了不对。
    宋蔡两国和天子这是准备向郑国下死手的节奏。
    原以为在齐国对此次曲阜之行的评估已经是相当严重了,现在看来,犹有过之。
    但问题是,现在的时间紧迫,已经不容许郑国群臣再来一场对当前局势的推演了。
    现在的大致情况是,天子联合宋蔡两国整装待发,时刻准备从郑国身上割肉,旁边还有一个鲁国在虎视眈眈,而郑国只有裸奔的份。
    卫国能够严守中立,已经是对郑国最大的帮助,齐国虽然也会助郑国一臂之力,但关键是若郑国拿不出一个完整的应对方略的话,齐国也是有力却没地方使。
    局势败坏至斯,这是事前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休说是郑忽,郑庄公也是恼怒不已。
    在中原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暗亏。
    若是以前,有什么好谈的,先打一仗,打的赢郑国再说。
    但,现在奈何要为郑国的未来考虑,只能坐在谈判桌前和这几个手下败将扯皮。
    虽谈不上是奇耻大辱,但也让人相当憋屈。
    郑庄公此时甚至都在犹豫是否要和宋蔡两国开战了。
    一旦开战,宋蔡两国非但什么都得不到,还得顶着国内的压力。
    这对郑国来说,无疑是个好到不能再好的选择。
    片刻,郑庄公便将这个冲动给强压了下去,打一仗固然很爽不假,但却要承受宋蔡两国连续不断的报复。
    届时,连年兵祸,郑国的处境又将恢复到宋殇公在位时期。
    到那时,别说是扩张了,就是修养生息都是奢望。
    这里面的轻重,郑庄公自然拎的很清。
    就在郑国群臣一筹莫展之际,值守的士卒来报,说齐侯前来拜访。
    于是,郑国君臣稍稍收敛忧色,在郑庄公的率领下出正堂迎接齐侯。
    郑国遇到这种麻烦事,身为盟友的齐国不在此时主动前来关心一下,顺便请教一下该如何打配合,实在说不过去。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差别很大,但是道理却是差不多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变的更加紧密,关键就要看双方是不是都会做人。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
    雪中送炭的盟友关系远比锦上添花的盟友关系更加稳固,更加持久。
    当然了,也有例外,就像人,不也有白眼狼吗?
    但总的来说,在道德还在起作用的此时,白眼狼还是少数。
    社会的价值风气如此,白眼狼是要遭人唾弃的。
    即便是一国国君作出这样的事,也会为人所不齿。
    因为整个社会暂时还没有进化到皆以利来,皆以利往的地步。
    不消片刻,齐侯带着其弟夷仲年,其子诸儿以及大夫癸受共同步入郑国馆舍正堂。
    分主宾落座后,两下寒暄。
    “事已至此,郑伯将如之何,如欲伐之,寡人请从之,若弗伐,寡人亦必为郑伯尽力斡旋!”
    “齐侯大德,寡人感激不尽,谨谢之!”
    对于齐国能在此时前来和郑国通气,郑庄公并不意外。
    郑齐关系是怎么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说起来也很简单,两方都很会做人。
    就拿齐国来说,只要郑国请求齐国出兵,别管什么理由,齐国就没推辞过。
    不仅没推辞过,而且事情做的也相当好看,就像郑齐鲁三国胖揍宋国的时候,三国合力攻下了宋国的两座城池,郑庄公要把这两座城池分别分与齐鲁两国,齐国说什么都不要,磨破了嘴皮子的劝,还是不要,到最后郑庄公只能便宜了鲁国。
    和这么讲究的国家结盟,关系能不好吗?
    所以说,齐侯要是不来,郑庄公这才意外呢!
    “此事能平则平,如其不然,寡人虽不欲轻启刀兵,然形势迫我,寡人亦别无选择!”在外人面前,郑庄公自然不会弱了气势,而且这也是他内心最深处的真实想法。
    北进虽然重要,但也不能因此就让其他国家予取予求。
    能和平的将事情解决最好,如果不能拿那就用刀兵讲话。
    这是最坏的情况,现阶段还是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的。
    对于郑庄公的回答,齐侯自然·不会感到意外。
    事情到了这一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留给郑国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至于郑国能做出多大程度的让步,齐侯无从得知。
    他此来,一则是为了表明自己会全力支持郑国的态度,二来,也有想探探郑国的态度,不至于事到临头,被搞的措手不及。
    现在他的目的在这三言两语中,基本上算是实现了。
    郑国此时还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此事。
    这就是郑庄公的态度。
    齐侯又不是傻子,自然听得明白。
    “既如此,郑伯但有需要寡人之处,直言无妨,寡人敢不从命?”
    “齐侯高义,寡人谨谢之!”
    郑国群臣也跟着道“齐侯高义,外臣等谨谢之!”
    齐侯回礼,连称不敢。
    两国国君既然已经再次达成共识,接下来,自然就是郑齐两国智囊的事情了。
    值此之时,不加班搞个紧急的应对方案出来,那怎么能行呢?
    别管用上用不上,有个方案总比没有的强。
    不是说过吗?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