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

作品:《第一般配

    周骜盯着视频,说:“你挂吧。”
    来电持续不挂,也没有任何诈骗电话的标志,杭姿先行关掉视频,接听电话。
    “您好,哪位?”
    电话里那头安静了片刻,传来储明的声音:“你好,我是储明。”
    杭姿:“储明?有事吗?”
    “那个……方便告诉一下你家的位置吗?我有点事想找你。”
    第112章 至少今天,应该哄他高……
    听储明的语气, 似乎有什么事情很着急要说。
    杭姿想起了下午那会儿他曾经追过来的场景。
    虽然她和储明交集不多,但他不可能在有了女朋友的前提下还作什么妖。
    杭姿想了想,把小区的位置发给他, 她就在小区门口的保安亭等着。
    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的保安亭在夜间给人满满的安全感。
    储明来的很快, 大概还不到二十分钟, 这让杭姿怀疑他是从学校直接打车来的。
    和她预料的一样, 储明这么晚也要赶过来,是要给她送一个东西。
    “这个……是你的东西, 我觉得放在我这里不合适。”
    杭姿疑惑的接过他手里的牛皮纸袋打开,里面只有两个东西。
    一张照片,和一封信。
    因为杭姿本身对信件有些敏感,所以率先抽出新。
    看到信封上的署名时,她狠狠一愣,无措的看向储明。
    如果是两年前的储明,大概连站在她面前的勇气都没有, 但是到了今天,他觉得应该有个说法。
    “对不起, 这封信……是我拿走的。”
    当初, 周骜刚刚转走后, 曾经写来一封信。
    不过,当年懵懂羞涩的少男少女,连写信都不敢明目张胆,把所有人都问候了一圈,最后才简短的提到了杭姿, 还是裴炼拿着信找来的时候,杭姿才知道有这封信。
    后来,她打算跟着大家一起回信, 可是裴炼的效率太低了,杭姿一权衡,干脆记了地址,自己回了一封。
    那封信里,她加粗醒目的提到了想要考去的城市。
    其实那时候,杭姿隐隐约约能感受到自己对他离开的舍不得。
    也许是因为不合适的时间,让她选择把刚刚发芽的苗头又给按下去,也许是因为听说了学长学姐的故事后,她并不敢轻易的做什么约定。
    所以,接下来最大的目标,是她唯一能说,也唯一被允许说的话。
    总要先有一致的方向,才有重新交集的机会。
    可是,这封信迟迟没有回音。
    这才是她一次又一次去看信箱的原因。
    然后,在一次又一次说不清的失望中,慢慢接受他成为又一个因为距离拉开而从人生中消失的人的事实。
    可原来,事实并不是这样。
    储明的动机也很简单。
    当初,周骜临走前和邓蕙心的世纪大告白传遍了全校,那时候,储明觉得周骜是因为和杭姿没戏才转攻别的女生。
    有一天,他看到周骜原来的队友跑到十二班,把杭姿叫出来看信。
    他那时候才知道,周骜人走了,可是还在纠缠杭姿。
    杭姿还回了信。
    后来,他每天都会早一步比杭姿去看信箱,还真让他等到了周骜的回信。
    鬼使神差的,他拿走了那封信,却没有拆开过。
    他也说不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在作祟,但当他察觉,周骜和杭姿因为没有回信时,这段联系居然就这么断了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对的。
    如果真的那么执着,怎么会因为一封信放弃?
    可是,等他自己亲身经历一段感情的时候,才终于明白,看客永远能以更理智决绝的姿态来评断,但真正身处局中,哪怕风吹草动都会让人异常敏感。
    那个年龄的他们,大概所有的勇气都灌注在了那一封信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不能因为这一刻的失望一蹶不振,所以要在失望发作之前先把情绪埋起来,然后精神奕奕去开启新的旅程。
    于是,在旁人看来,好像他们谁也没把这件事当回事。
    储明的眼神有些闪躲,根本不敢看杭姿。
    “其实,我昨天只知道你会参加,不知道还有他,今天看到他的时候,我挺震惊的。”
    “你应该听说过以前学校那个学长学姐的故事吧?”
    杭姿垂着眼,轻轻“嗯”了一声。
    储明却从这一声里听出了点冰冷的感觉。
    他心头一动,有些意外的看向杭姿。
    高中三年,她别说是和谁红脸吵架,就连小情绪都不会随便施放。
    这也是储明把她当做理想型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女孩子,漂亮,温柔,优秀,大方,和她在一起,大概会是一件很温暖开心的事。
    但他到最后才知道,就算温暖开心,也和他没有关系。
    都已经坦白了,储明也没打算再掖着藏着:“其实我现在看以前读书时候的感情,会觉得很幼稚,那种……因为和谁坐得近,因为和谁谈得来,因为谁成绩好就生出的喜欢,很容易因为换一次座位,新的人加入,以及成绩变化而跟着变化。”
    “那是一种……不成熟,不负责的感情。”
    “但是……他好像颠覆了我对‘早恋’的认知。”
    “这种事,好像还是得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