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页

作品:《穿到京城卖巴蜀小吃

    点好了餐,少女将四周了看了一遍。
    生意倒是不错, 如今是饭点,过来吃饭的人不少,几乎是把店铺填满了。再看看店里的装潢,整洁宽敞,环境也不错。古朴的墙上挂了写着几种口味的木牌子,跟她之前的店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这也没什么,采用这个法子的店铺有很多。
    少女数了一下木牌子的数目, 询问易庭道:“易庭,木牌上都写了什么啊?”
    “你刚刚点‘每种口味都来一份’的时候倒是爽快, 原来都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口味啊。”易庭笑了一下, 随后看着木牌说道, “藤椒、藤椒红油、鱼香、怪味、清汤,还有一个是干馏。”
    口味跟面馆的也是一致的。听到这里,苏芳愿心里大概有了定夺。
    没过多久,店家就端上了六小份抄手。各个皮薄馅儿大,看起来很食欲, 而且每个味道都具有很浓厚的香味,看起来给料很足,没有其他店铺那种看起来‘清汤寡水’的问题。
    少女拿起筷子, 就近试了试干馏抄手。其实就是干拌的,最能吃出味道如何的一种。入口是浓郁的麻辣香味,随后是稍微温和些的红油风味。不过前劲儿大,后续不足,除了麻辣便没有更多丰富的后味儿来支撑了,难免显得有些单调。
    不过这个问题应该在汤抄手中可以解决,因为可以在汤底中增加风味,来支撑后续口味的不足。
    对面的易庭试吃的是藤椒红油口味的,只是简单吃了一个,便有些疑惑地说道:“要不是你在我面前,我还以为这是你做的。”
    “真的?我试试?”听了易庭的话之后,苏芳愿感有兴趣地说道。
    话落,胡易庭便低下头,认真舀起一个抄手,过好了汤汁,顺便还把上面的干辣椒碎片挑拣干净再拿给少女。
    对于这些细节苏芳愿不甚在意,此刻的她对味道更关心一些。所以想也没想便接过了易庭的勺子,细细品尝了起来。
    沉默了良久,易庭才问道:“是不是跟你做的味道很像!”
    对此,苏芳愿只能怔怔地点点头。本来她还觉得是易庭描述得夸张了,不过如今试吃之后才发现真的很像啊!
    有一瞬间她都怀疑是她真的开了这家店,只不过她忘记了的感觉。
    不过她的理智还是在告诉她,她确实没有开过抄手的店铺啊!想到这里,苏芳愿又开始试吃别的口味。
    不止是藤椒红油口味的,连其余口味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
    少女一个一个试着,胡易庭在一旁帮少女递勺子,也顺便在试吃。
    这样的模式持续了许久,易庭才开口打破沉默:“这个干馏的不太像了,不过其余的都挺像的。”
    “我也这样觉得。”能达到这么相似,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苏芳愿心情复杂地看着面前的几个小碗。
    这种情况真的很微妙,苏芳愿一时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对了,易庭,你为什么说招牌上的字是模仿你的?”苏芳愿想得心烦,干脆换了一个话题,“你也不能保证你每一次写的字都一模一样吧?”
    “别人确实会有这种情况。”说到这个话题,易庭有些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耳朵,“大多数人学字之初都是照着名家画形,所以笔锋处都会有些讲究。”
    “我当时有些叛逆,偏不愿跟别人一样,所以就按着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后来收敛些了才是如今的字,不过有些笔划的小习惯是改不回来了。”
    “就比如这处,我写了多年,才会形成这种四不像但是放在字里又有莫名和谐的状态。之前几家的店铺都是有这种情况,这家店虽然刻意模仿了,不过那种流畅度少了些,所以我能一眼看出来。”说到这里,易庭用手指在桌上比划一下示意。
    听了易庭的解释,苏芳愿点点头。难怪她之前看易庭的字似乎没有属于任何一个流派,有一种潇洒超脱之感,原来是因为小时候的叛逆啊。
    “所以苏老板准备怎么处理呢?”易庭见面前的人没有什么反应,询问道。
    “吃饱了再说。”苏芳愿无所谓地摊手,继续埋头吃着抄手。有一说一,真的好吃!
    闻言,易庭像是愣了一下,随后便看到少女认真吃着抄手,也许是对味道很满意吧,眼中带着些许笑意,弯着眼睛,很是新奇的样子。
    见状,他也不再多言,认真吃起来。
    店里的客人倒是来了一波又一波,点的都差不多是汤抄手。
    当然,也有点干馏抄手的。比如刚进来的客人。
    “我给你们说,苏记面馆里面,最好吃的是肥肠臊子,其次嘛,便是干馏抄手。”这位客人正好坐在了苏芳愿的旁边那桌,与同伴的交谈声很清晰地落入她耳中。
    “没想到苏记居然单独开了一家抄手,今日就带你们来试试。”这位客人看起来很懂,很是豪爽地招呼着同伴。
    他的同伴似乎也很是期待,捧场地点头。
    可是这干馏抄手……苏芳愿担忧地看向隔壁的这桌,不禁有些为这家店的老板捏一把汗,可是内心里的邪恶面又有一种看好戏的期待感。
    这感觉,真是好矛盾。
    正在少女纠结之际,老板为隔壁桌上了餐。同伴们试吃了之后,都连连点头,表示不愧是苏记,小小一个抄手都很好吃。
    看到这里,苏芳愿不禁皱了皱眉,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