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作品:《九世之炮灰反派从良记

    王逸是觉得太妃赢不了,所以才转投了朱建光的阵营吗?自己主动献身,正好给了对方靠过来的借口?
    那自己岂不是亏了。
    今天朱建光是在书房吃的饭,钱薇被挤兑到屋外等着撤盘了。她正要把食盒放到一边的栏杆上,偷会懒,就见到刘先生过来了。
    钱薇忙把食盒重新拎好,规规矩矩道:刘先生好,刘先生是要见郡王吗?郡王正在用膳。
    刘先生对院子里唯一一个懂规矩的人印象颇深,他和气一笑,道:那我就等一等。
    钱薇左右看看,推开一旁耳房的门:先生请里面坐。
    钱薇把食盒往旁边柜子上一放,去茶水间沏了茶,拿了糕点,端给刘先生用。
    你是哪的人?刘先生问道。
    通州城。钱薇低声道,她知道,刘先生这是替朱建光问的。
    哦,逃难来的吧?刘先生唏嘘道,家里还有人吗?
    没有了。
    你可许过人家?
    嫁过人。
    刘先生便顿了顿,道:娘家、夫家都没人了?
    先生,奴婢是独户女。钱薇淡淡一笑,不以为意道。
    刘先生哦了一声,一脸惋惜。
    家境不错吧?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然是不能和郡王府比的。
    谈话便告一段落了,钱薇等了会,见刘先生没有要问的了,便续上茶,掩门出去,在外面候着了。
    过了一会,朱建光吃完了饭,钱薇进耳房拎食盒准备收盘子,顺道把刘先生请回到了书房外。
    朱建光的眼神在钱薇的身上一触即走,他让人重新上了茶,请刘先生落座。
    先生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临时有事,来向郡王告假。刘先生恭敬道,老娘病了,做儿子的要回家一趟。
    朱建光担忧道:严重吗?我这有些养身的药材,你看有没有用得上的。
    糙民不敢,谢郡王厚爱。刘先生道,糙民这就走了,约莫三五天便回来。
    在家多留几日也无妨,正好我也躲个懒。朱建光笑道,看着刘先生走了出去,恢复了平日里面无表qíng的样子。
    是刘先生特意站在钱薇身边,让他能顺道看到钱薇,还是钱薇有意站在刘先生身边,让他能顺道看见她?
    钱薇并不像是会使这种无关紧要的小聪明的人,那样反而会引人反感。
    该启用她了吗?不,还不到时候。可是先生刚特意提点过他。
    朱建光低头想了会,走到窗边向院里望去。钱薇刚送完食盒、从厨房回来,手里还拿着一盒蔡娘子赏她的苏饼。
    钱家的习惯,每日除了一日三餐,是不许吃东西的。逃难时自然是顾不上守规矩,进了郡王府,钱薇便又将这习惯捡了起来。她鲜少同那些侍女一般嗑花生、瓜子,吐一地的果壳,只在早、午饭吃得半饱后,就着茶水吃一块糕点。
    因为不用在主子跟前伺候,钱薇几乎都不上妆,只戴一对银耳环,头发只梳最普通的双垂鬓,两边各簪一朵清晨摘下的夹竹桃花。
    钱薇的这些特异之处,就算朱建光不主动去注意,他身边那些叽叽喳喳不得安生的侍女在嘲笑钱薇土老帽的时候,全都一字不落的抖搂给了他听。
    两个侍女堵住了钱薇,将那苏饼讨了去,当即打开盒子开吃。钱薇淡然地绕过她们,回了自己的屋子,消失在朱建光的视线中。
    她不气不恼,不鄙夷不抗拒,是因为多年良好的教育让她不要和这些人计较,是因为她知道,这些人在这个院子,待不久的。
    朱建光和钱薇的沉默不是纵容、默许、无可奈何,他们的眼睛,从来也没放在这些宵小的身上。
    那么,刚才书房外的那幅画面,只不过是一个侍女应履行的本分,她将客人带到了朱建光面前,就是这么简单。
    想到这,朱建光在心里叹了口气,爹还在时,这样的场景是多么的习以为常啊!这个郡王府都要被那个老妖婆,祸害成什么样了啊!
    半个月后,刘先生回来了,一同回来的,是他在城外村里的母亲、妻子。太妃拨了郡王府后面那条街的一个小院子给刘先生一家三口住,朱建光让人取了些被褥、布料等物,命钱薇送过去了。
    刘先生的母亲王氏是个面容严厉的老妇人,儿媳英氏是个典型的孝顺小媳妇,一切唯婆婆、丈夫马首是瞻。这次她们进城,是王氏的意思,刘先生已经二十七了,还没有子嗣,王氏这是急了。
    王氏一见到钱薇那身打扮,就猜到她是在守孝。年轻姑娘,谁不喜欢戴点红戴点金的,就是英氏,腕子上都带个金镯子呢。
    反正以钱薇和小郡王的年龄差,她绝对不可能是在避宠。
    钱薇恭恭敬敬地转达了朱建光对王氏婆媳到来的欣喜之qíng,以及对刘先生的倚重之意。
    英氏听了,虽未说话,眼中全是喜意,和对夫君的自豪之qíng。王氏不亢不卑地收下了东西,只说了一句:老身多谢郡王厚爱,愧不敢当。
    钱薇粗略环视了一眼屋内,道:可有什么缺的?
    没有缺的。王氏道。
    老太太身体可大好了?
    这个年纪,大好是不可能了,不拖累人就好了。王氏忍不住念叨了句,就是希望在闭眼前,能抱一抱孙子,不然去了地下,怎么跟他爹jiāo代啊!
    这事是王氏的一个心魔,压在她心里很久了,所以才会对着钱薇这个第一次见面的王府侍女念叨。
    钱薇笑道:老太太是有福之人,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俗话说,好事多磨,也许一来就来一对孙子呢!
    王氏听了,难得露了一丝笑意:借你吉言了。
    就在一年后,英氏生下了一对男婴,让王氏终于能够如愿,笑着溘然长逝了。
    只可惜,当年离开汉阳城时,他们没能带上刘先生一家。后来朱建光登基后,第一时间下旨去寻刘先生,也不晓得找到了没。
    钱薇又客气了几句,就告辞了。她走后,王氏才对英氏道:郡王身边,难得有个懂规矩的人。
    媳妇看,她也是大家闺秀出身,怕是落难了,才会到郡王府做奴婢。
    王氏叹了口气,望着郡王府的方向,喃喃道:郡王也是不容易。
    英氏有些担心,丈夫跟着这么个主子,不会一起倒了吧?可是老郡王对刘家有恩,婆婆和丈夫都铁了心要追随小郡王,她做儿媳妇的,也不敢说什么。
    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第九世
    上辈子,钱薇并没有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刘先生以及他的家人身上,郡王府后宅的事就已经够她耗神的了。
    可如今她已经知道了,朱建光绕过她,绕过他们所有人,做好了登基的准备工作。钱薇才不信,朱建光的皇帝位子,是打天上掉下来的。她甚至暗搓搓地怀疑,昌王就是被忽悠给朱建光当垫脚石的。昌王反了,死了,成就了朱建光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