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作品:《康熙的宝贝公主殿下

    “那若是七公主无子呢”四阿哥沉着声音说。
    “若孤与七公主无子,那也是天意,”听到四阿哥的话,摩尔可汗倒是笑了,“这天底下想做皇帝的人那么多,难道孤与七公主还选不出来吗?”
    四阿哥还想为难摩尔可汗,无奈礼部跟来的人却说吉辰已到,于是,七公主的轿子跨过大清与匈奴的分界线,正式出嫁了。
    檀昭坐在轿子中,路经匈奴的道路时,竟然听到了许许多多匈奴人沿路的请安声与感激声。
    原来竟是因为那滴灌的法子有用,在大多数地方是沙漠的匈奴铺开后,匈奴人都心悦臣服地把这个大清七公主,当做是了自己最尊敬的主子。
    匈奴的王娶亲可是匈奴最大的事了,这日的娶亲大典从早庆祝到了晚上,而到了晚上,檀昭才算是与阔别重逢的摩尔可汗再见了。
    迷离的灯光下,摩尔可汗轻轻地把心上人红色的头纱掀起,看着怀中肤如凝脂,眉如远山,唇如激丹的心上人,摩尔可汗再也把持不住了。
    “七七,从今天起,不,从这个时刻起你就是孤的皇后了,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摩尔可汗用双手轻轻地捧起檀昭的小脸,就像在捧起最珍贵的易碎珍宝一样。
    摩尔可汗不仅是匈奴的王,还是个战无不胜的大将军,他常年打仗,在他捧起自己的脸时,檀昭还可以感受到他手上的老茧……
    这样粗糙的东西,平日本是根本就近不得自己娇嫩的身子的,但就在摩尔可汗的手触碰着自己的脸时,檀昭脸上升起的热潮,却快要把自己烧着了……
    更不用说摩尔可汗炙热的体温,他把檀昭抱得愈发地紧,两人也愈来愈热……摩尔可汗缓缓地低下头,就像一头狮子盯住自己的猎物一般……两人的气息与体温,都交汇在了一起……
    第174章
    婚后檀昭是住在匈奴的,只是这婚后的日子与婚前也差不多,就是每日晚上多了个黏糊糊的摩尔可汗。
    檀昭与大清那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道路相通,所以来往也方便得很,只是这一天,当檀昭正在看大清的最新信件时,她却脸色煞白,直接晕倒了。
    摩尔可汗听到皇后晕倒的消息后,立马就赶过来了,当摩尔可汗赶到檀昭的寝殿时,看到的便是泪流满面的妻子。
    “可汗,我的皇阿玛,我的皇阿玛驾崩了.......”檀昭紧紧地抓住摩尔可汗的衣服,她只觉得浑身瘫软。
    “孤在这里,孤就在这里陪着七七......”摩尔可汗心疼坏了,他抱着檀昭不住地安慰着。
    这次大清来了好几封信,除了表达康熙帝已经驾崩的消息外,还有四阿哥成为下一任皇帝的消息。
    不过在德妃与十四阿哥的信件中,还透漏着这么一个消息:四阿哥的继位受到了众皇子与众大臣的阻拦,因为皇帝去世得突然,他并未留下遗昭,而在皇帝去世时,他身边只有四阿哥与一众太监,所以众人认为,属意四阿哥继位的懿旨,是四阿哥伪造的。
    四阿哥的继位岌岌可危。
    就在这个时候,檀昭突然想起在出嫁时,皇阿玛给自己的那只匣子,皇阿玛说了,要自己在最彷徨,最伤心的时候打开。
    檀昭赶紧命人把匣子跟钥匙拿过来,她亲自把匣子打开,才发现里面竟然躺了一封圣旨!
    打开圣旨,却见上面正是皇阿玛属意四阿哥继位的遗昭!
    檀昭拿着遗昭的手不住地在抖,她脸上的眼泪再次流了下来,怪不得皇阿玛在给自己送嫁时会说让自己放心,他都安排好了,原来他竟是暗示了四阿哥的继位!
    檀昭想要亲自把圣旨送到大清,只有这样,这封圣旨才会安全,才会更加名正言顺。谁知这个时候,太医却突然诊断出了喜脉。
    “恭喜娘娘,恭喜王上,娘娘怀有龙胎!”
    “恭喜娘娘!恭喜王上!”
    底下伺候的人跪了一片。
    檀昭婆娑着泪眼望向摩尔可汗,摩尔可汗哪里又会不知道自己的妻子想要什么。他轻轻地抚着檀昭的脸,“没关系,匈奴与大清之前早已铺设水泥路,昭昭可尽情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于是就这样,檀昭明面上是回大清庆贺新皇登基,实际上是带着圣旨回去。大清正值新皇登基动荡之际,摩尔可汗作为一国之王,自然不好在明面上陪着檀昭回国。
    得知七公主要回国的消息,十四阿哥早就在大清的边界线上等着了,见到七姐姐后,十四阿哥便马上把情况跟七姐姐说了。
    现在的形势确实很严峻,夺嫡之争各个皇子都有各自的势力,因为四阿哥的低调,他的朝臣上的势力反而是最小的,现在大部分朝臣,都认为四阿哥的继位不能名正言顺。
    檀昭与十四阿哥快马加鞭回到了大清皇宫,现在不是早朝的时候,大殿外却跪了不少的朝臣,原来那些朝臣正在静坐抗议,要求彻查先皇的遗昭。
    “先皇的遗昭在此,尔等还不速速行礼!”檀昭抑制住见到四哥哥的激动,向四哥哥点了点头后,便冷着脸看着面前这一堆居心叵测的人。而四阿哥也站在了檀昭的身后,给了她最大的支持。
    而那些朝臣看着突然归国的七公主,他们稍作犹豫后,还是重新整理衣装,恭敬地行礼跪下了。面对康熙帝最宠爱的七公主,他们自然不敢怎么样。
    等檀昭把遗昭读出来后,大殿上的人都喧哗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