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作品:《谢却青山》 大清早就成了一个黑脸一个哭脸的局面,楼上廊子里都听得清,贞吉问了敏雯知晓个大概,心头有羞耻、有窃喜、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悲伤,避了下楼用早饭,悄悄回到自己的卧房。
「与寒生真正相互交心,是那年北平的秋日初雨。
我一直以为,凡万事万物都随着红尘翻涌千篇一律地重复着,唯有同“初”字有关,在不论前途为何的日子里都会寂然生辉,是苦涩长河中的一抹赤金残阳,其中承载着的记忆时时提醒着我:你应当为了这些好好活着。
那时皖南已经又开始打仗了,安生不过半月,北平的街上也时时戒严。寒生忙了起来,他大抵同军阁的那些族叔兄弟们意见不同,每每回来大多寒着个脸。
北平降下秋雨,冷得不同于南京,亦早于南京。
七点钟,我被窗外哭嚎的风惊醒,看着司机在打扫车子,赶忙梳洗下楼,还是没赶上跟他说句话,车子开过水门汀,他出去了。
留下沙发上搭着的一抹蓝,幽幽冷清的靛蓝,是他防雨的军装大衣,忘在了家里。外面的天阴沉沉的,显然是要下雨,我没时间细想,恰好赵巧容尚在安睡,便拿上大衣坐另一辆汽车跟着去了军营。
寒生去了九岭镇那处驻扎点,谢宅的车牌畅通无阻地开了进去,当时已经落了雨点,越下越大。他听人报过信,谢钦撑着伞,周围皆是军装士兵,迎了出来。
我冒着雨下车,抱着他的大衣跑了过去。
寒生脸色很冷,质问我:“你来这里做什么?”
谢钦使眼色给手下,很快我头顶不再落雨了,虽然已经湿得彻底。
“你忘记带这个,我瞧着定要下雨,给你送来。”
那瞬间他看我的神色复杂,凑近了几步,脸绷得很紧。直到无声接过了大衣,天上降下脆生的雷,我只穿了件单层的襟子,再加一件开衫,忍不住瑟缩了下。
他沉沉开口:“为什么要来?为什么……”
我知道,前一句是问我,后一句问他自己。
——贞吉书于民国五年九月二十」
那天的后来,她在谢蕴单独的洗漱间冲了个澡,而初秋刚至的时节,他生了个炉子,亲手给她烘干一身的湿衣。
姑娘家的浅色衣料,柔软芳香着被他抓在手里。贞吉洗完了,裹着他的大衣坐在旁边等,一言不发。
谢蕴怔怔出神,想到从未有人对他这么挂心。算起来与他最亲近的是谢钦,却因为都是男人,也没有这么细致。而赵巧容只顾自己享乐,当然他也不会关注赵巧容如何,两人冷淡着相敬如宾。
贞吉不同,她总是关注他是否皱了眉,语气是否不悦,军务是否顺利。他最近睡不好,她便给他熏安神香;他嗓子哑了,她便深夜给他炖雪梨;王妈说他忙起来忘记吃饭,她便给他做点心放在书房……
刚刚乱着头发满身湿漉着送来大衣,他不可否认心窝子也跟着软上一软。
唤回神智的是裙子上的系带被烧着的糊味,谢蕴赶紧抓了起来,直接用手拈灭,倒也不怕烫。他坐在矮凳上,要转过去抬头看她,贞吉自己整理整理了头发,正静静地盯着他,还是那副淡漠的样子,双眸却潜藏着殷切的情意。
“冷不冷?”谢蕴关切道,实际上他的语气也很冷。
贞吉没做声,他接着说:“冷就坐过来烤火。”
看他从后面又扯了个矮凳放在自己旁边,贞吉起身凑过去,她穿谢蕴的大衣拖地,担心弄脏便伸手提着。
“脏就脏罢,坐下。”
“嗯。”
衣服烘干得很慢,他的大衣很厚,不多会贞吉双颊就变得红扑扑的。屋子里挂着个比谢宅那个小上许多的西洋钟,钟摆响了八下,外面风雨交加,天色昏暗,这才是上午八点。
她今日破天荒的沉默,谢蕴又问一次:“为什么要来?”
她低声回答:“没想那么多,亲自送来总是放心。”
裙子被他随手搭在腿上,谢蕴伸手拂她温热的脸,把一缕碎发掖到耳后,碰到贞吉的那一刻看她睫毛抖动得很快,垂眸避开他视线。
他紧紧盯着她,手按在后颈,两人凑得更近,贞吉总觉得自己在出汗,一定是火炉太烫,刚刚的澡也白洗。
谢蕴说:“你在害我,知道吗?”
贞吉双手绞在一起,尽量让自己急促的呼吸保持平稳,“知道。”
她不是不经世事的闺阁少女,她反而比同龄人都懂得多,可她情难自禁,无法抗拒他自然的吸引。
“你怕不怕?”
“不怕。”
下一刻,他带近贞吉的头,逐渐靠近她淡色的唇,离得越近越感受到她的紧张瑟瑟,覆上的前一秒,谢蕴说最后一句话,言语间好像唇瓣都在轻点她的。
他说:“不是亲过了,怎么还紧张?”
她立刻抬眸望他,四目相对,俱是冷静之中暗涌着情愫,他们是这么的像。
谢蕴率先闭眼,含住了那唇瓣,贞吉跟着阖上,由他主导着交融,又被他的舌探入城池,掠夺心意。
回想那个真正的吻,她是疼的,下面狠狠揪着自己的手指,颈后亦被攥得牢靠——他怕她逃。
谢钦有紧急军务,敲了两下门后就自顾推开,正好撞破了火炉前的缠绵一幕,贞吉扭头避开,谢蕴镇定自若,主动起身到了门口和谢钦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