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二的科举之路 第103节
作品:《男二的科举之路》 李钰听了,稍微笑了笑,并且有了些期待。
虽然不能出门,但是如果能收到礼物的话,那也是挺好的。最关键的是,他的礼物,那个讨厌他的世子爷肯定是没有的。
想到这里,李钰的心情无端好了几分。
沈元彻却总觉得那个小孩看他的目光怪怪的,怎么看都不大友善。
翌日沈元彻来接顾准的时候,一接到人,他便立马让人驾车出发了,都没进李家一步。
对此,沈元彻也是振振有词:“那小孩儿本来就想跟咱们一道过去,若是被他知道咱们出门了非得黏上来,可怎么是好?”
不带吧,显得他们不会做人;带吧,把这个孩子弄出什么毛病来了,回头也不好向李家交代。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年纪的小孩都能折腾人。”沈元彻总结。
顾准觑了他一眼:“钰哥儿已经很乖了。”
沈元彻哼了一声,他倒是宁愿这个小孩皮试一些,烦人一些。
先前韩斯年同顾准提起过,京城里头大班的大官显贵都住在北城,这一条街上全是大宅院,冯家也在此处,绕过半条街便到了。今日冯家大喜,许多马车实在是停不下了,都挤在了门口。不过沈元彻可不会允许自己跟旁人的待遇一样,他进去之后,便亮出了身份。
这守门的人已经被二少爷交代了,所以见到沈元彻之后,立马就把他的马车牵到了府里头。
沈元彻对此十分得意,进了冯家院子之后他才道:“我与冯家的二公子冯子绪可是好友,来之前我就叮嘱他要照看一下我俩了,如今看来,他果然把我的话放在心上。”
冯子绪?顾准回忆了一番,好像之前在盐官县的时候沈元彻提过一回,这位应当是他那些好友里头玩的最好的一个。
果然没多久顾准就见识到了这两人之间的友谊。
沈元彻刚来了冯府,都还没有走进去多久呢,那边冯子绪就已经领着人过来接他了。
沈元彻近来被秦王拘在院子里头读书的事情,他们都已经知道了,所以这会儿沈元彻出来,这些纨绔子弟一个个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似的,都跑来迎接了,丝毫不曾考虑到今儿真正的主角是冯家的大公子,冯子绪的亲哥哥。
眼下这些人的眼中,只有他们的领头羊沈元彻一个。
结果人刚走过来,还没跟沈元彻打上招呼呢,就看到他旁边带着另一个相貌过人的少年郎。沈元彻在他们这群人里头可是生的最好看的一个,好看到每每穿着红衣都不显俗气,反而透露出一股矜持的贵气,今儿也一样,沈元彻丝毫没有想过今儿的新郎并不是自己,出门之前把自己拾掇得十分精致,试图风头盖过所有人。
可即便如此,众人也还是第一眼就先看到了顾准。
冯子绪率先反应过来,走上前跟顾准拱手行礼:“这应当就是顾公子了吧,真是百闻不得一见,我们可是常听世子爷提到你了。”
顾准还了礼,也道:“世子也常与我提起你们。”
冯子绪心知这个“常”大有水分,不过谁让他们都知道沈元彻偏心么,所以也不计较了。且顾准又长得俊,本来还有些许不满的,见了人,什么不满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沈元彻亲自给顾准介绍。
别看这里有这么多的人,其实跟沈元澈玩的最好的也不过就两个,一个是冯子绪,另一个是承恩公家的幼子宋明蓝。这两人也是这群纨绔子弟中身份最高的。冯子绪就不用说了,冯尚书简在帝心,至于宋明蓝,他是太子的表弟。虽说皇后亡故,但是太子与他们宋家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凭着先皇后的面子,足够宋明蓝在京城中横着走了。只是宋明蓝胡闹归胡闹,却也只是小打小闹,这些年来并未做什么伤天害理有伤风化的事,否则,太子也不会放任他在外面乱来的。
这两人都不爱读书,且另有一点极为相似,就是喜欢生的好看的人。
当初他们心甘情愿地跟在沈元彻后面,除了沈元彻玩闹得花样多,主意正,也就是图他脸长得好看。如今顾准来了,他们也是半点嫉妒的心思都生不出来,甚至开始主动跟顾准说了起来,隐隐将沈元彻给甩到了一边。顾准甚至什么都不用做,只往那一站,就已经俘获了一众人的心。
看脸的纨绔子弟们,心思就是这么单纯,他们只和生的好看的人做朋友。
宋明蓝恨不得把顾准引为知己,一时态度热乎地不行,巴巴地问:
“允之兄平时可有什么喜好没有?我听世子爷说你擅画,正好我那儿还有几幅存货,不改明儿我在府上设宴,邀允之兄一道鉴赏?”
冯子绪凑了过来:“我见允之兄应当也是风雅之人,这跟我们很是相宜,我们平日里坐在一块儿也都谈论些诗词歌赋,流觞曲水,怡然自乐。”
后面有人也接话道:“对,我们平日里相处也甚是文雅,允之兄来过一回便知道了。”
沈元彻:“……”
诗词歌赋?流觞曲水?
他怕是交了一群假朋友吧。
沈元彻还没来得及揭穿他呢,那边冯清台听闻沈元彻带了一个叫顾允之的少年来了府上,立马想起来顾准了,于是叫了人过来请。
沈元彻懵了一下,反复确认:“只单单叫了他一个人吗?还是我们都叫了?”
管事讪笑:“只叫了顾公子。”
真是……丁点儿面子都不给他啊,可恶!
沈元彻索性无赖道:“那我也得去,免得你们欺负了他。”
管事迟疑地看向二公子。
冯子绪不满:“让你带你就带,看我做甚?”
行吧,管事也认命了,反正顾公子带回去就行了。
说着,沈元彻直接辞别冯子绪等人,跟着顾准一道去见冯清台了。
大喜当日,府里人多嘴杂的,今儿韩斯年又不在,顾准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独自去见人,他实在不放心。
顾准走后,宋明蓝还一脸诧异地撞了一下冯子绪:“你们家老爷跟允之还是旧相识啊?”
“没听说啊。”冯子绪也是一脸茫然。就他所知,他们家好像没谁见过顾准吧。
且不说顾准被带入见冯清台后又是如何,他这边刚进了院子,那厢隔了一个院子的王素娘却已经收到了系统的提示。
系统对她抱以期待,再次提醒:“宿主,这个男配很重要,今儿可是个绝佳的机会,千万别白白浪费了。”
王素娘隐晦地勾了勾嘴角:“放心,我心里有数。”
系统听了,便也没再说什么。它相信王素娘的能耐,她能迷得住二皇子,便一定能迷得住这个顾准。凭他再有能耐,见到了王素娘,还不得乖乖拜倒在石榴裙下?
第122章 镯子 不给面子的沈元彻
迎亲是傍晚, 如今才是上午,新郎官都还尚未出门。冯家人忙着迎客,冯尚书位高权重, 自是并不需要在外头应酬, 他在里头单独招待了些好友。
见外头有了动静, 冯清台便笑着同好友们道:“看来是小顾公子来了。”
下一刻, 帘子被丫鬟从外头掀开。
众人抬眼望过去的时候, 眼神都微微亮了几分。
冯清台笑过之后,见沈元彻也来了还有几分诧异,不过在一细想也不奇怪了:“世子爷同顾公子在盐官县就交不离孟孟不离焦的, 没想到来了京城也是这般。”
顾准借着这个空档给诸位大人见了礼。
冯清台便让他坐下,甫一落座, 酒水便已经准备好了。
沈元彻没有一丁点儿的不好意思,笑嘻嘻地说:“我若是跟他不好的话你今儿还看不到他呢,他的请帖,还是我找子旭拿过来的。”
冯尚书跟程相都笑了:“如此倒也多谢世子爷了。”
“”客气什么?应该的。”沈元彻嬉皮笑脸地坐下了,就跟这是他自己家一样,丝毫不见外, “还没请教大人叫咱们过来是为了什么呢?”
言语中丝毫不提冯清台其实只请了顾准一个人。
冯清台看了看程相, 又看了看旁边这么多大人,也没将自己的真实意图说出来,只道:“之前在盐官县一别之后,已经好些时日没有见到小顾公子了。今儿听说小顾公子登了门,我与程相皆是将信将疑,所以才让人请过来看看真假,也好借着这机会叙一叙旧。”
“原来是这样。”沈元彻立马信了。
顾准却笑了笑。
只怕叙旧是假,馋他的酒却是真的, 且馋的人兴许不是冯清台而是程相。不过人家竟然没开口问,顾准也就只当做不知道了,接下来只老老实实地回他们的话。
这几位大人问的最多的还是他师父。
顾准原先一直担心他师父的秉性会在朝中树敌太多,如今看这诸位大人关切的模样,心道自己还是多虑了。他师父好歹也是在官场浸淫了这么多年的,论才智论心计可比旁人高出太多,又怎么可能会让自己落得众叛亲离的地步呢?
除了问他师父如今的境况,剩下的便是问他自己的功课了。顾准原先有他师父精心教导,四书五经已经烂熟于心,诗词律令也都了然于胸,其余杂学也多有涉及,如今到了京城更有李太傅点拨,学问更是精进神速,是以不论这些人问什么,他总能轻轻松松地答得出来。
有些大人听着听着实在震惊,觉得这少年读的书兴趣都比他们的多了。这并不是妄自菲薄,书读的多少单从谈吐便能看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这位顾公子同旁边那位秦.王府世子爷谈吐之间的差距了。
好在沈元彻不知他们的腹诽,问到最后,他也不幸被波及到。
沈元彻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一股迷之自信,即便回答不上来,他也要硬扯两句。
下头有位大人听着沈元彻扯完,沉默半晌,终究还是憋出一句:“世子爷真是奇思妙想,见识不俗。”
沈元彻饮了一盏酒,洋洋自得:“若是以前,我肯定想不了这么多的,只是近来被我父王逼着读了不少书,闲暇之余也曾思考些大道理。”
冯清台失笑。
他不忍心取笑沈元彻,也不想让诸位大人取笑他,所以干脆就略过这个话题,转头就说起了别的。
沈元彻倍感遗憾。要是刚才那位大人接着问的话,他还有不少话准备说呢。反正吹牛也不需要坐牢,多吹一句也没什么。
顾准无奈地看了看他,真恨不得拿个布条封住他的嘴。
没看到旁人已经笑话上了吗?
沈元彻满脸无辜。
难道他说错什么了吗?没有吧……
好在沈元彻没多久便有些不耐烦了。
说一两句话还好,若是长久的对着这些古板无趣的老头,那实在是一种折磨了。且外头又那么热闹,他的亲朋好友都在外头,沈元彻自然想着是去外面玩耍的。
冯清台看破了沈元彻的坐立不安,所以就没有再拘着他了,大方地放他离开。
顾准也跟着他一道出去了。
只是刚出屋子不久,顾准便叫住了管事,跟他耳语两句。
沈元彻也凑过来听,而后便发现顾准说的是送酒的事儿,不仅要给冯尚书送一坛酒,还要给程相送一坛。于是乎沈元彻也眼红了,他总觉得只要是顾准的东西都是好东西,既然都送给别人了,那他也不能没有。
所以沈元彻果断伸手:“你给我送一坛尝尝呗。”
顾准心想他也是时候登门拜访一下秦王了,于是点点头:“过些日子我亲自送去你府上。”
沈元彻受宠若惊。
难道他在顾准心里的分量已经这么重了吗?怎么感觉到了京城之后,顾准这性子都体贴了不少呢?但愿这不是他的错觉。
顾准离开后,管事寻了个机会,悄悄地把这话说了一遍给冯尚书听。
冯清台瞧着旁边耳朵都竖起来的程相,心里觉得怪有趣的,感慨道:“这孩子还真是个细心人。”
他都还没来得及开口呢,对方便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意图,真是好细腻的心思。
程相想到当初在盐官县喝的那口琼浆玉露,顿时口舌生津,恨不得顾准立马叫人送来。
哎……这想喝一口酒怎么这么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