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作品:《当太后不如嫁纨绔

    没想到明锦竟会知晓他的处境,还不惜这般大费周章帮助他。此时她以这般方式站在自己面前,斗香大会为何而办,他还有什么想不到的!
    “放心,一切有我。”明锦一口应下。
    在亲近的人面前,明锦惯来不会藏着掖着装谦虚,能做到的事就是能做到。
    徐清整个人放松下来,恢复如常,“哎,二姑娘向来比贫道靠得住!”
    明锦很不客气地白了他一眼,随即又陪着笑脸往他跟前凑了凑,压低声音道:“光靠咱们自己还不行,得再拉两个大靠山……”
    斗香大会观赛者云集,看热闹的几乎挤满了整个广场,万众瞩目之下,他们俩就在摘星楼里密谋。
    虽说斗香大会的举办别有用意,但对斗香本身,明锦丝毫不敢敷衍轻忽,要事商定后便回到自己的楼层潜心制香。
    两日后,几位参赛者的香品最终制作完成。经评选,明锦制作的“春意浓”名列第四,无缘前三甲,而徐清道长的安神香“无咎”一举夺魁。
    闻香街大掌柜曼娘当即以二十万两买断了无咎的香方。并在众人的惊叹声中豪爽地一口气把其余的七张香方也都买了下来,承诺一个月后即可在闻香街上架售卖。
    一场斗香大会,不仅给闻香街打出了名声,更是给即将上架的香品做了最大限度的宣传,一举两得,嗯,不对,对明锦来说,是一举三得。
    无咎作为徐清投注最多心血的一款安神香,效果不言而喻。闻香街香坊做出来的第一批无咎,明锦仔细包装好送去了宫中。
    果然,第二天上午宫里就派人登门了,太后娘娘召明锦和徐清进宫受赏。
    而就在前一天下晌,兰荷被江仲珽送进了东宫。
    丁明媚听闻这个消息,心底暗暗松了口气,就连孩子的哭声听进耳朵里好像也没那么烦心刺耳了。
    “恪儿怎的哭得这般厉害?你们是怎么照顾的!”江仲珽没让人通禀,直接走进上房,见被夏妈妈抱着的江允恪觉得小脸涨红,嗓子都哑了,顿时火上心头,抬手就让兰羽把孩子接过去。
    丁明媚忙下了软榻迎上来,作势要解释,却被江仲珽不耐烦地阻止,“恪儿似是很不习惯在你这边,以后就跟我住在书斋那边吧,你先安心静养。”
    “王爷,您这是何意?”丁明媚脸色一白,险些站不稳。
    抱走孩子,又要夺了她的内院掌家权,是要架空她、弃了她不成?
    江仲珽本来只是一时气话,每次过来儿子都觉得惨兮兮的,他着实忍无可忍,可话一出口,再看丁明媚无精打采的憔悴模样,厌恶的念头就不自觉爬了上来。
    他江仲珽的夫人,岂能是这般不成器的模样!
    “你想多了,本王只是想让你清清静静地养好身体罢了。以后这家里家外,还得靠你替本王撑起来呢吗没有个好身体可不行。”江仲珽缓和下神色,平心静气安抚道。
    丁明媚闻言也跟着缓和了脸色,施施然福身道谢。可一待江仲珽他们离开,立刻就变了脸。
    过河拆桥,鸟尽弓藏。
    江仲珽心性之凉薄,她再清楚不过了,不是吗?
    且说明锦这边,准时在宫门口跟徐道长碰头后一起往宫里而来。
    “多年未曾进宫,与贫道记忆中的模样倒是相差无多。”徐清低声同明锦叹道。
    明锦含笑答道:“太后以身作则,恪行节俭,这些年来除却多栽了些花草,几乎没有动工修造亭台楼榭,确是变化不大。”
    不止太后这边,其实皇上在这些方面也节俭得很,登基至今,未曾批复一项徒为虚名的面子工程。
    然而,单凭这一点,也不能就说他是个称职的好皇帝。
    心里这么思忖着,一进暖阁,才知道皇上竟然也在。
    而且脸色看起来也不甚好。
    皇上是不可能听到自己的心声的,是以他脸黑黑,定然跟自己没关系。
    那最大的可能,就是兰荷的行动奏效了。
    “陛下,太后娘娘,贫道有一要事需面禀,可否请世子夫人暂且回避。”徐清受完赏,开口请示道。
    景元帝看了眼忍不住去看徐清的明锦,允了。
    明锦遵命退了出来,侯在廊下。
    时进六月头,半上午的功夫太阳就烈得很了,但廊下仍然凉爽得很,明锦让小宫女去给她取一把花剪子来,自己从花架上搬了盆盆景,当值的宫婢们哪敢怠慢,忙搬椅子的搬椅子,抬小几的抬小几,不多时,明锦就坐在廊下悠哉地修剪起盆栽来。
    宫婢们各归其位,但目光时不时就要偷偷溜到明锦拿着花剪的手上,
    诶呦喂,秃了!秃了!剪秃了!
    诶呀呀,那条枝儿可剪不得啊!
    糟糕!太后娘娘控了小一年的型,毁了!
    ……
    明锦在外面大刀阔斧挑战着宫婢们的审美和小心脏,暖阁里,听罢徐清的禀述,天家母子俩俱都黑了脸。
    “此事,连累道长了。”周太后始终感念徐清研制痘苗之功,仅凭这一事,他就足以被奉为国师,而他却笃然婉拒。有如此风骨之人,昌王却以国师之名诱惑,何其可笑。
    亦或者,昌王根本就不相信会有如此风骨之人存在。
    “太后言重。”徐清长揖一礼,“扶春虽不致命,但终究是毒,还望陛下、太后娘娘开恩,降罪贫道一人,请勿牵罪初云观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