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页

作品:《在苦情剧学习强国

    ……
    谢知涯站在城楼上,目送那个老人越众而出,在最前方站定,用湖南口音的不标准普通话大声宣告着新时代的到来:
    “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顷刻间,城楼下的喜悦声山呼海啸,恨不能穿破云霄,向全世界宣告全体中国人此时的扬眉吐气。
    一个属于中国的新时代悄悄到来了。
    谢知涯微阖双目,眼角浮现晶莹泪光。
    在这样举国欢腾的日子里,他的心脏却一直在揪疼,脑海情不自禁再次浮现那段早已深刻入他骨髓的话:
    “……我知道我们一定会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我大概率无法看到了。所以,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天安门城楼下万千红旗飘扬时,那就是我回来了。功成不必在我。”
    长风啊。
    我们胜利了。
    天安门城楼下红旗飘起来了,大家都在笑,我们站起来了,你看到了吗?
    在你死后,爹娘就认同了你的理想,这些年,我和你娘和你的同志们并肩作战,我们一起干跑了日本人,干跑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
    我儿是烈士,我这个当老子的,也不是孬种。
    爹娘,终于没给你丢脸,没有玷污你的牺牲。
    你没有走完的路,爹娘替你走。
    你没有实现的理想,爹娘替你实现。
    你没有看到的太阳,爹娘替你挂在你墓碑之上的天空。
    你看,爹被邀请上了城楼,从今以后,天下就太平了,不会再打仗了。
    从今以后,这国泰民安的岁岁年年日日,爹都会一一讲给你听,都会替你一一看过。
    爹,会变得很有名很有名,这样以后子孙后代们提起爹来就不会忘记你的名字,你会和我的名字一样被世人记住,你的死亡会引来无数的惋惜的目光。
    你是我谢家的千里驹,是我……最骄傲的儿子。
    他情不自禁伸长了脖子,目光在下方的人海里仔细寻找着,翻检着,抚摸着,即便知道不可能,还是希望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长风啊,建国了。回来看看吧,看看你为之效死的国家,看看……已经苍老的爹娘。
    ……
    城楼下的队伍已经彻底癫狂起来。
    一排飞机骄傲排开晴空的云浪,怒放的五星红旗下,无数人嚎啕大哭,涕泪满衣裳:
    “站起来了,从今天起中国人民就站起来了!”
    “爹娘你看到了吗?以后不会再有人来欺负我们了!我们要过上好日子了!”
    “百年国耻!百年国耻啊!从今以后,我们不用再向洋人低头了!”
    “哥,快回来吧!新中国了,我们一起建设国家啊!”
    乐景望着这些喜极而泣的脸孔,目光一瞬间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些透明的身影。
    翠香,顾图南,季鹤卿,颜静姝,死在海战中的同学们……
    还有其他无数倒在黎明前的黑夜至死都没有看到光明的人们。
    他跋涉了五十多年,终于替他们看到了这份赤色黎明。这是他们约定好了的黎明。可惜这份黎明里,没有他们,也不会有人记得他们。
    乐景神情突然有些恍惚,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看到了那些灵魂穿越时空,蹦跳着来到了他的身边。
    顾图南的脸上依旧是那吊儿郎当的笑容,季鹤卿还是那个梦想仗剑走天下的中二少年。还有静姝,她呀,他的小妹妹还是小时候那样笑容腼腆,又乖又甜。
    他们兴高采烈的手牵着手,笑着走过人头攒动水泄不通的喧嚣长街,一同唱起来那首歌: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
    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天亮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第180章 番外5(上)
    番外5:《父与子(上)》
    首都大学经管学院正在上大型公开课。
    尤祥鹌鹑一样缩在后排座位上,台上是谢老爷子中气十足的喝骂:“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都大学生了,连做个帐都做不平!财政局找我借人我都不好意思让你们去!开学的时候,我还千叮咛万嘱咐你们,千万不要做假账,现在才发现,我就是杞人忧天!你们连真账都做不会!让你们管账,迟早要因为给国家造成损失被关进监狱!这样下去,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赶英超美?!”
    尤祥无奈的耷拉着头,特没意思的小声和同桌咬耳朵:“这老头儿都七八十了,怎么还这么大的脾气。”
    同桌同样小声回答:
    “那能怎么办,全学校就这老头面儿最大,校长在他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逢年过节中央领导都要去登门拜访,骂咱们几个小鸡仔还不是信手拈来?咱们还能怎么办,乖乖领训呗。”
    尤祥悻悻摸了摸鼻子。
    他如何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全首都大学的师生都知道,学校里宁可得罪校长,也不能得罪谢知涯谢院长。之前可是谢院长用自己的面子拉来了办学经费,他们学校才能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