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作品:《重生三次后我放飞自我了

    他失策了。
    姜莞竟然毫不动容,甚至要把他哪来的送回哪去?
    怎么这么恶毒呢?真不愧是他妹妹!
    后来姜琰才意识到她大约从第一眼就认出他是谁了,但也依旧不影响什么,只不过她从对女孩恶毒变成了单对他一个人恶毒。
    某种情况来说这也是一种对他的特殊对待!
    最终他如愿在她身边做了丫鬟,还真被她训练出了奴性。她是一个善于训狗的人,特长是将人变成狗那样温顺。
    姜琰最开始时常在“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与“算了暂且忍她一忍”中来回切换,每当他失去耐心开始生出烦躁时她就会恰到好处地变得有趣,将他安抚下来。
    他并不傻,屡屡如此他甚至怀疑她是刻意为之。但他可以确定他们素未谋面,姜莞不可能见过他,更不可能了解他,所以他到底是按下猜测,当她是天生会折磨人的妖精。
    她也果然如他窥探的那样爱与年轻俊俏的郎君同游,但选人眼光实在太差,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倒也不是担心姜莞上当受骗或是嫉妒作祟才将与她约会过的郎君杀了,他只是单纯地想杀人。
    在姜莞那里杀不了人他快要憋死了,遇见他是大家倒霉。
    他一直以为姜莞与他是同类,直到那个死狗一样的老人出现。
    但她在他面前的转变又绝不是突兀的,并不会让他感受到她之前是在装模作样。
    她的铁石心肠与助人并不矛盾,她是残忍的也是仁慈的。
    姜琰颇不要脸,只觉得姜莞如此像极了他未得知世界真相前的样子。他看见她就像看到过去的自己,他的妹妹。
    姜琰看着她为在他看来根本算不上人的东西们费心布置,不由恶毒地想告诉她世界是假的。
    但他又忍住,姜莞可是他妹妹。他将对父母的亲情转嫁到姜莞身上,但他又实在是个不正经的人,所以一口一个女儿叫她。
    姜琰早就知道祁国烂掉了,也清楚暖玉楼中一切内幕,却一直对此不闻不问。
    不过姜莞要管,他自然是要为她撑腰的。
    无论是朝中大臣要阻拦她,还是世界意志要阻止她,他都不允许。
    秦太傅来了,不允许百姓好的世界意志却不曾降下灾祸示警。哪怕他听从姜莞的颁布废除娼/妓的法令,心里预期的天灾也未曾出现。
    姜琰忽然意识到世界又不同了,但他已经没有再让祁国变好的力气。
    他清楚地感受到姜莞的野心,非但不觉得冒犯,还为此感到高兴。她想要皇位,他便双手奉上。
    直到此时他才派人去查她过去一切,她也无心隐瞒,他一查之下便很快得知她所做种种。知道她的势力,知道她的野心,知道一切都是她的算计。
    以及她与相里怀瑾和谢晦的过往。
    这时候相里怀瑾与谢晦已经声名远扬,一位是晋国新君,一位是晋国权臣。他是第三个被她刻意接近的。
    哪怕知道一切是她安排好的,姜琰也生不起气,姜莞可是他妹妹。
    他知道姜莞为了达成目的迟早有一日会对他下手,为了方便她行事,他特意将她接近宫中。与她有一年多的相处时光是他赚了,这些时间里他不曾再做光怪陆离的梦。
    他抓住谢晦和相里怀瑾也是为她,她的野心不止一个祁国。
    但她将人放了,放就放吧,本来也是为了她才抓的人。她不知与晋国有了什么契约,但能帮上她也还好。
    秦女郎行刺一事将他从美好梦境中唤醒,他如此动怒更是怪姜莞以他的名义让自己陷入险境。一查之下他才知道有人在后宫中刻意煽动那些厌恨他之人去行刺她来让他痛苦,秦女郎听信了这话。
    这是她的手笔。
    她是为了他的禁卫军令牌来的。
    她想要,姜琰便给她。
    其实她直接开口向她要就好,他也会给她的,她完全不必犯险。只是从头到尾她都没信过他。
    而也是因为这次刺杀,姜琰终于找到与他有一样惊人恢复能力的人,谢晦。
    他看见姜莞平静的眼,联想到她刻意接近的三个人,他、谢晦、相里怀瑾,终于意识到她并非什么不知,相反她知道一切。
    她的绝望目光,她的毫不意外,一切都有了解释。
    姜琰受到极大打击。
    她那样了解他或许真有缘由,他一定是在什么时候对不起过她。
    而死是他早已为自己安排好的结局。
    第196章 都给我喊,不许停……
    百官未至,姜莞坐在太极殿中单独的小书房里翻阅卷章。
    大太监为她又掌来一盏灯,好让房中更明亮些,免得她瞧字将眼睛给瞧坏了。
    暖融融的烛光映照着房中作为隔断绣金龙的华贵屏风上,衬得金龙更是满身流光,将要活过来般。
    屏风影子被投射在姜莞身后,她与龙的影子正好重叠。
    房中只有轻微的沙沙翻书声,书上是大太监亲笔所记自姜琰即位以来所行历历大事小事。
    越看,姜莞对姜琰越有新的认识。
    书中所记姜琰十二岁即位时便将朝政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完全没有少年天子的青涩稚嫩,是一位天生的皇帝。
    他大刀阔斧兴修水利,减徭役赋税,行惠民之举,可谓十分聪明。他深知祁国弊病在于官场冗官,民心悬浮。先利百姓,保证国之根基,再在官场上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