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作品:《[红楼梦]红楼之眼光放远点》 “母亲还真是厉害。女儿和姐姐还有得好学呢!”说话的是当然是静姝,跟自家母亲说笑。“不过是小事罢了,我瞧你们如今更进益了不少,总算能够叫我放心。”楚氏笑眯眯地点了点贾华的额头,又剥开了个桔子递给了苏箬。“我瞧着北静郡王妃憔悴了不少,便是精神也不如先前。”贾华皱了皱眉头,道,“听说她家的侧妃有些不像话呢!”
“母亲,你可别小瞧妹妹她,指不定她知道的比母亲还多呢!”苏箬笑眯眯地开口道,“只是这北静郡王未免忒过分了些,连规矩都不放眼里。”“可不是,那位甄侧妃真正是好大的脾气,还敢抢了太妃娘娘专门赏给儿媳的东西,那北静郡王都视若不见呢!”
“圣人说:听其言,观其行。这句话果真不假,平日里北静郡王常常以惜花人自许,对待女子更是小意温柔,可瞧瞧北静郡王妃的模样,真正是――”苏箬素来清高,自然十分看不惯北静郡王的行为,北静郡王妃又是个知书达理,温柔之人,不免叫大家怜惜几分。
楚氏听了微微蹙眉,随即舒展开来,才开口道:“这事你们姐妹俩私底下说说也就罢了,万不可与旁人说,免得对自己名声有碍。”
“母亲多虑了,我们俩也不过是和母亲私底下说说罢了。”苏箬笑眯眯地道。“我不过白提醒你们一句,叫你们心里有数。前儿我得了好些东西,已经吩咐人整理好了,你们各自带回去就是了,还有专门给永宁侯夫人的礼物,静姝你可别忘了。”楚氏吩咐道。
“母亲,我瞧你今日倒是和礼郡王王妃,循郡王王妃以及柳夫人她们说了不少话。”贾华对于这些事情要比苏箬敏锐得多了。楚氏嘴角微微翘起,开口道:“不过是谈些儿女的琐事罢了。我和你父亲可等着你们俩给咱们添外孙外孙女儿呢!”
“母亲打趣人。”贾华和苏箬都忍不住脸庞微红,静姝性子活泼,立马嘟囔道。
“对了,母亲,近来弟弟们可好?”贾华开口道,“我可特特地给他们寻了好些礼物。”“他们都好,还有跟我念叨你们俩呢。阳哥儿如今常跟着你父亲走动历练,辉哥儿不是读书就是练练拳脚,只是如今更喜欢那些西洋东西了,一天不摆弄几件就难受。好歹没耽误正事,我自然也就随他去了。”楚氏在念叨小儿子的时候忍不住微微皱起眉,只是贾珍不说,她自然也不能多说什么。
“母亲多虑了,辉哥儿一向乖巧听话,不过是兴趣使然罢了,不是什么大事。明年他定然给您考个举人回来。”贾华笑着道。“好在如今你父亲正值壮年,阳哥儿和辉哥儿都是争气的,你们在夫家便能够多些底气。”楚氏开口说话,“如今你和箬儿身体已经调养得极好,年岁也到了,该早早争气,为夫家延绵子嗣才是,如此一来才是彻底站稳了脚跟,我这颗心才能彻底放下。”楚氏许久未见自己的女儿们,自然拉住她们,反复提点道。
“静姝他们如今如何了?”贾珍虽然忙碌,但是对于自己的儿女们极为上心,便在晚上休息的时候问道。“夫君放心就是了,我瞧着她们俩并没有受什么委屈,日子也是经营得极好。”楚氏开口道。
“这样就好。”贾珍点了点头,并非他重男轻女,只是礼法使然,不过听楚氏絮叨了些趣事片刻,便因劳累而撑不住,很快就睡了过去,反倒惹得楚氏轻笑,停下了说话,一起合目安眠。
皇帝有心,下臣有意,很快一纸诏书下去,便引得京城一时间香火淡了不少,首当其冲的便是佛教子弟,然而普通百姓却反而高兴得居多,因为朝廷要向寺庙道观教堂等征收税赋,他们身上便少了好些苛捐杂税,比起高高在上,不闻人间疾苦的漫天神佛,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负担减轻,一时间政和帝在百姓心中的威望竟是比那些神仙只高不低。
第118章 出兵
“这贾伯希确实有几分手段啊!”循郡王忍不住私底下偷偷地和自己王妃唠叨,看政和帝这些天的脸色便知道这次新法有多合其心意,一方面弹压了各派宗教,免得让他们做大对朝廷形成威胁,另一方面通过削减税赋拉拢了百姓的心,那些儒生们虽然不满,但是这次也只能偷偷地嘀咕几句,反倒让其他读书人们扬眉吐气了一番,一时间政和帝的威望大大提升了,如此一来,以后政和帝再要做些什么,阻力便小了多。
“瞧王爷说的,若是贾伯希没有几分本事,当初能够叫大长公主瞧中了,选了做女婿,又如何能够步步高升,坐到了吏部尚书这位置,可见圣上对他的器用。”循郡王妃微微一笑,当初勋贵们大多支持大皇子他们,自家王爷没少些气,吃些亏,这样对贾珍自然有些偏见。
“王妃说得在理,我记得贾伯希的长子是与许家定亲了。”循郡王既然得了贾珍的示好,见贾珍这人也是难得的有本事之人,自然也乐意多加亲近走动走动。“正是,算起来后年便要成亲了,我听着郡主的口风,如今怕是要给小儿子相看起来了。”循郡王王妃想了想,开口道。她一向处事周全,八面玲珑,对于这些事情极为留意。
“日子远了点,罢了,王妃记得到时提醒一声儿。”循郡王想了想,吩咐说。“知道了。”循郡王王妃笑着应了一声儿。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暗自积蓄实力,隐忍不发的政和帝终于决定先对北方大患动手。这些年因为国家内患不少,且要改革的原因,政和帝有心注重边防,但是比起早先年来却呈守势,这让北方的金人和蒙古人得意不少,更加变本加厉,时常侵扰边境,甚至屠戮抢劫百姓,政和帝为了大局不得不隐忍不发,不少学子为此口诛笔伐,甚至还有大臣再次建议起和亲来,却均被政和帝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