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页

作品:《降智女配悟了[快穿]

    不过一夜未见,她的女儿怎么像变了个人。
    明溪暂时不打算解释,她在明二爷暴跳如雷的状态下牵起崔璇的手,把她交给从崔家跟来的嬷嬷。
    她平静地看了眼嬷嬷,嬷嬷竟从中看出比明家大爷还要骇人的气势。她忙不迭拦住想要进正屋的崔璇。
    明溪慢条斯理走到主位坐下,不屑地斜了眼吵嚷着要传家法的明二爷。
    等粗壮的婆子捧着荆条走进正屋,明溪换了个坐姿,懒散地翘起二郎腿。
    “退下。”
    她身子懒懒地歪着,轻轻吐出两个字,语调不疾不徐,却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势。
    婆子不受控制地哆嗦了一下,她们用比来时更快的速度退去。
    明二爷指着明溪的鼻子,他的手指不停地颤抖:“你这是要做什么?你这是造你父亲的反?”
    明溪十指交叠搁在膝上,淡淡道:“还请明二爷写一封放妻书。”
    “什么?放妻书?”明二爷浑浊的眼睛爬满怒意,“这个家几时轮到你做主?你父亲我还没死!”
    明溪反问:“你都要把我卖给五十岁的老头儿,我为何还要认你做父亲?”
    明二爷不敢置信地倒退两步,随后大声道:“来人!把这个忤逆不孝的逆女锁进祠堂!”
    登时进来三四个体型壮硕的婆子,她们围在明溪身前,伸手就要去抓明溪。
    “我看谁敢!”崔璇听到动静,连忙扶着嬷嬷走进正屋。
    她好歹是崔家捧在手心里的嫡长女,怎会一点脾气都没有?
    明溪面不改色看了眼被崔璇震住的婆子们,淡然穿过众人,来到崔璇平日里理账的书桌前。
    她慢条斯理拾起一支鼠须笔,走到明二爷身前:“明二爷最好还是乖乖写下放妻书,否则我不保证你能走出这间屋子。”
    “放妻书?”
    “笑话!”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下一刻,巨大的惨叫声钻入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
    众人寻着惨叫传来的方向看去。
    明溪面色如常,左手还拈着鼠须笔,右手却是攥住明二爷的左手腕。
    不知四姑娘哪里来的力气,竟然将二爷的手腕生生掰断,手掌软趴趴地垂下。
    明溪抓着明二爷的胳膊,一字一顿:“我说放妻书,明二爷听懂了吗?”
    震撼于明溪的力气和狠辣,明二爷忙不迭点头,在明溪的监视下,飞快写下放妻书。
    崔璇呆愣愣地接过放妻书。
    她不敢相信她渴求了这么多年的放妻书,哪怕是父兄施压,他也不曾松口的放妻书,在女儿的逼迫下,轻易就得了。
    明溪淡然饮茶:“阿娘,差人收拾东西,回清河崔家去吧。”
    “你等着!”明二爷撂下一句狠话,飞似的逃出正屋。
    明溪看了眼满屋子的婆子,挥手示意她们退下。
    崔璇眼神中除了担忧,还有些许疑惑。
    她拉起女儿的手,关心道:“溪儿,你老实告诉阿娘,你是不是被鬼上身了?”
    明溪差点一口茶水喷出来,她咳了几声,撒娇般把脑袋拱进崔璇怀里。
    “阿娘,我现在不想说,您能不能不问?”
    到现在,崔璇才对女儿感觉到一点熟悉。
    但她对现在的女儿,依旧很陌生。
    明溪轻轻勾住崔璇的小拇指,这是她们母女常做的互动。
    “走,阿娘带你回清河,”崔璇心下一安,“你外祖和舅舅,必会给咱娘俩一地容身。”
    明溪摇了摇头:“阿娘,我不去清河。”
    “难道你要留在明家?你不怕……”
    话还没说完,明家大爷便带着数十个身强体壮的家丁闯进来。
    明溪看了眼挂在书桌后装饰的宝剑,不由分说抽出剑刃。
    她既然敢撕破脸,自然是有十成把握。
    明溪转动剑柄,目光森冷。
    “滚出去!”
    第125章 现实世界3
    明家的人永远也忘不了, 大盛永历六年的夏日,那个阳光明媚的普通一天。
    那日阳光斜照进窗棂,照透漂浮在空中的尘埃, 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平日里娇生惯养的二房四姑娘明溪,轻巧地折断亲父的左手腕,逼其写下放妻书。
    她面无表情地放倒十来个壮硕的家丁,横剑在明大爷脖颈处划出一条细小的血痕。
    放言要将四姑娘逐出明氏的明大爷,登时被吓得双膝一软, 扑通一声跪在二房的小辈面前。
    那个年仅十五岁的红衣少女, 手执长剑负手而立,凤眸淡淡, 不怒自威。
    “不用你逐。即日起,我与尔等再无瓜葛!”
    —
    崔璇掀起车帘, 望向稳稳当当骑在马背上的女儿。
    她的溪儿,从前出行皆是坐车, 何时学会骑马?还骑得这样好。
    更莫说方才在明家, 她三下五除二打倒身强体壮的男人, 以剑逼迫长辈下跪,气势如虹地叛出家门。
    她的乖巧懂事的溪儿, 一夜之间性情大变,本领了得。除了闯鬼, 她实在想不出其他理由。
    明溪一袭鸦青圆领袍,黑发束在头顶,与她画出的剑眉相得益彰,俨然一位粉雕玉琢的小郎君。
    她们今日要回崔舅舅特意为崔璇在琅琊置办的别庄。
    等崔璇的嫁妆清点完毕, 以及外祖舅舅派来接她阿娘的人抵达, 再回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