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页
作品:《我在六零开闲渔》 徐海成这会儿也有点懵。
听到表妹问话,他还一脸的不可思议。
“我哪儿学过啊?我就是帮圆圆画图画书的时候,看着有意思就自己查了查。有时候也找强子哥,还有彦成问问单词。谁知道考试还考这些啊!”
一句话说地姜晓菱彻底傻了眼。
原来,随着孩子们的年龄一点点增长,蔓蔓对于圆圆的教育抓得更紧了。
用她的话说就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再穷不能穷教育。”
这些年她陆陆续续寄过来好些学习资料。从最早的识字卡片早已经过度到了故事书,还有一些简单的习题集。
那种最早杨铭做的,让姜晓菱甚感惊讶的连线图,在蔓蔓这儿根本不算什么。
除了连线,她还弄了什么填色,拼图……
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很多英语启蒙的教材。
她找到的教材大半是没有办法在黑匣子里通过的,没办法蔓蔓只能自己整理一些英文的单词啊,小故事啊,还有一些英文小游戏之类的,打印好寄过来。
然后邵彦成就会抽空把它们翻译好,重新抄一份让姜晓菱拿给徐海成按照翻译给画点插图。
其实说白了,这压根就是姜晓菱厚着脸皮给自家孩子谋福利的事儿。
没想到最后居然因此成就了徐海成。
最后徐海成选择去了海市大学。
同时因为那稀里糊涂考出来的三十分,让他对英语忽然产生了兴趣,最后居然还选择了外语系。
时间飞逝,转眼间三年过去了。
此时已经到了八零年,也到了姜晓菱毕业的时候。
他们这一届的考生是最特殊的。
因为正赶上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不分大专还是本科,这一届学生的学制全是三年。
姜晓菱如她所愿的分回了宁林,成为了宁林高中的一名语文老师。
而她家的宁宁和美美,此时正在这所学校上学。
与他们同一个学校的还有杨家的小儿子阿五豆,不过现在大家更多的是叫他的大名儿杨健。
至于小河,他还是和上辈子一样选择了当兵,和他一起入伍的还有王瑾家的小团。
如今他们两个在邵彦成的运作下,都去了云省,在他老战友所在的部队当兵。
邵彦成在妻子毕业前一年的时候,如愿考上了京市大学。与他同时考上的,还有杨工家的小女儿杨铭。
小姑娘考上的时候才仅仅十七岁。
整个宁林市考上京市大学的就只有他们两个,还全是同一个家属院的。这件事在宁林曾经被传为美谈。
再加上这几年,机械厂家属院真是没少出大学生,恨不得宁林每年的大学生这个家属院里的人得占了一半儿。
于是大家都纷纷传说这里风水好,出人才。
以至于这几年,院里的大姑娘,小伙子全都变得极为抢手。
外界的人都对这个院子充满了好奇。
宁林高中现在师资力量非常紧缺。
姜晓菱虽然还是一名新人,可这才上了不到一个月的班儿,就被校长叫去谈话,非要给她加加担子,让她担起班主任的工作。
和校长谈完出来天都快黑了,姜晓菱又累又饿,结果还没有刚进家门就听见妈妈在厨房里在和奶奶说话。
她将外套脱下来挂在了墙上,然后走过去捏了一块饼子,一边啃一边好奇的问道:“我表嫂去海市了,带着田田一起?”
“是啊,海城这一去就是三年,中间就回来了一趟。田田都要不认识爸爸了。”
姜晓菱想了想,还是说道:“妈,要不,你给我哥写封信,给他寄一百块钱过去吧?
我嫂子带着孩子去一趟不容易,别让他扣扣索索的不舍得花钱。
好歹也带着老婆孩子在海市转转。
你不知道,我上次给他寄,他又给我退回来了!不是我说,我海成哥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跟我也这么较真儿,压根就把咱们当外人!”
姜晓菱越说越生气,说到最后,语气里忍不住带出点愤愤的。
徐寒梅说起侄子的这一点,也是头疼不已。
“哎,他们两口子都这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寄钱他不收,我寄他就收了?
你记不记得上次,你爸逼着晓燕接了一百块钱,结果没几天,那丫头就又是肉又是酒的给拿来了一堆!
当时差点没把你爸给气死。
那丫头就是那么个要强的性子,你再给钱她也不会要。
要我说,当初海成就不应该选择去海市,真的是太冲动了。
这害了自己不说,把妻儿也都给坑了。这几年,你哥和你嫂子,日子过得真是不易啊!”
徐海成当初考海市大学的时候什么都想了,就是有一点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和宁林相比,海市的生活标准要高很多。
仅仅一个伙食费,一个月二十块钱都不够用。
虽然他们两口子这几年也攒了点钱,可现在家里就王晓燕一个人上班,还是个临时工。
就凭她那一个月三十块钱不到的工资,养了儿子再养男人,不动老本儿,那绝对是不够用的。
可他们俩那点老本,又能有多少?
再加上,徐海成那人,真的就是学习的料,他实在是太有天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