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

作品:《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这十天下来,玉荣都怀疑皇帝啥什么成为了柳下惠?
    又或者她没魅力,不能勾引一下皇帝?
    可皇帝也给了答案。
    皇帝在吃药,在调养了身体。所以,暂时不能近了女色,对于女色嘛,为了身体的健康,为了寿数的长久,暂时有点儿有心无力。
    “真的?”
    皇太后很怀疑。
    玉荣苦笑一下。
    她不能说了皇帝最近有心无力的事情。
    皇帝宿了坤宁宫,那是相信了她这一位嫡妻。
    她敢漏了口风?
    这在开罪了皇帝、皇太后之间,玉荣肯定不敢选择前者的。
    “比真金还真。”
    玉荣肯定的回道。
    “哀家是信你的话。就是后宫里的嫔妃们,怕要多生怨望。”
    皇太后只是淡然的说了一句。
    “圣上乃是天子。天子之意,岂是后妃可揣测的?”
    玉荣摇摇头,回道:“还是儿媳太宽仁,让一些人忘记本份。说起来是儿媳辜负了圣上的期望,没打理好后宫。”
    “儿媳忏愧。”
    玉荣认了一个小错。
    皇太后听了,却是一下子错愕。
    然后,皇太后笑了。
    “罢,罢,是哀家想多了。你啊还是一个知分寸的。”
    皇太后听懂了耿皇后的一些暗示。
    所以,皇太后不多管嫌事。也免得舍得嫌弃。
    从寿康宫离开。
    玉荣心情很淡定。
    就像是在寿康宫里讲的。
    她觉得后宫的嫔妃就是忘记本份。
    哪有什么人真敢生了怨望的?
    真当皇家的规距是摆着吃素的。
    皇帝乐意宠谁?
    必是此人有本事。皇帝的心尖尖嘛。
    若是皇帝搁开了。
    她这一位皇后想罚了,还能有人给其做主不成。
    真当她这一位中宫娘娘是摆设,是泥塑的菩萨不成。
    莫不成是老虎不发威,当她是病猫?
    于是,玉荣回了坤宁宫后,就唤了秋兰。
    “去查查,哪些人有背后有些闲言碎语的。查着哪宫的宫妃,就直接去传了本宫的话。让其闭门抄写一个月的佛经。这是给和瑞大公主将要出嫁祈福。祈祷和瑞大公主福寿安康,子孙延绵。”
    玉荣给秋兰交代了话。
    “奴婢明白。”
    秋兰恭敬的应下话。
    在玉荣想来。
    她都把话头引到了和瑞大公主的身上,应该没人敢不长眼。
    想来惠贵妃都能撕了那人。
    给和瑞大公主祈福。
    这理由也不错。毕竟,这可是皇帝的长女。
    至于后宫嫔妃们的位份,瞧瞧,除了她这一位中宫,景仁宫的惠贵妃是和瑞大公主的生母。其它的人,还真不能压这一位长公主一头。
    景仁宫。
    惠贵妃听着心腹禀了话。
    “哦,皇后娘娘已经罚了一位才人,两位采女抄写一个月的佛经,为和瑞祈福。”惠贵妃脸带笑容,看着温柔一片。实则眼眸子里有怒火。
    可再是怒火。
    惠贵妃是不敢冲了坤宁宫的皇后撒。
    恰恰相反的,惠贵妃一直在讨好了坤宁宫的皇后。
    因为,惠贵妃就是这么识实务的人。
    识实务者为俊杰。
    这可是惠贵妃的座佑铭。
    “嗯。那便是去给三位妹妹传一个话。就说这是皇后娘娘的恩典。本宫也是感念了皇后娘娘的一片慈母之心。让三位妹妹万万不可有慢待之处。本宫是和瑞大公主的生母,可会盯着这一事情的。”
    惠贵妃表达了她的态度。
    “诺。”
    心腹应下话。
    摆明了此事,皇后有了决断。
    惠贵妃也是有了跟进的意思。
    那么,碎嘴被查出来的小嫔妃,只能自认了倒霉。
    这一点儿小事。
    惠贵妃想不到的,在当天的晌后,传到了她的女儿和瑞的耳中。
    本在绣了喜帕的和瑞公主。
    这是亲自来了正殿,与生母问了话。
    “母妃,宫里的事儿怎么还沾上了女儿?”
    和瑞大公主倒是不解了。
    她可是要出嫁的。
    “你不在绣你的喜帕吗?怎么还管了宫里的小事儿。”惠贵妃笑着问一句。
    “喜帕子就是女儿添几针,哪用得着真是女儿绣了。若如此,要绣娘做甚?”和瑞大公主可是金枝玉叶的。
    拿了针,能做几针活,那就是意思意思。
    真是指望了公主的女红?
    嗯,这纯粹是一个笑话。
    “你倒是一个明白的。”惠贵妃笑了,说道:“你啊,天生就是享福的命。”
    “宫里的小事儿,你一个将要出嫁的公主不必多管。总归沾不得你身。至于那些被罚的,自然有中宫的皇后娘娘做主。”
    惠贵妃讲了一个道理。
    那便是将要出嫁的女儿,少掺合了宫里的事情。
    “这不是挂了女儿的名头嘛。”
    和瑞大公主笑嘻嘻的说道。
    “你也知道了,就是挂一下你的名头罢了。你还真想掺合不成。”
    惠贵妃瞄了一眼女儿,笑着问道。
    “女儿可不傻,一定不掺合。”
    和瑞大公主赶紧回了话,说道:“女儿一旦出嫁,就有一座公主府管一管。旁的女儿可不多管。便是武国公府呢,女儿都懒得多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