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页

作品:《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皇帝的权势太重。
    没人敢顶撞了皇帝。
    那些兵卒,现在就认了皇帝。
    也认了吃皇家的饭,就给皇帝卖了命。
    五十亩的土地。
    还是承天府的上等熟地。这一份家业可不小。
    哪怕是给皇家卖命,这等机会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毕竟,普通的百姓,那就是庶民。
    庶民,命如草芥。
    真论起来。
    皇帝给的这一份家业,那是养活一家子绰绰有余。
    当然,现在这时代里,可不兴什么小家。
    一个家庭,那一般都是三代同堂,又或是四世同堂。
    从祖父母,到父母辈,再到儿女辈,再到孙儿辈。
    总之,一家子人口超出十口人,都是非常的可能。
    如果人口多的,可能二十口人开外,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这般多的人口,不是谁家都有富余的土地。
    可以说,庶民的日子难熬的。
    当然,看着小儿辈多。
    可生的多,不一定全能养活。
    便是小儿辈长大了,这时代的徭役,兵役。
    总归,都可能要填了人命的。
    所以,才有一句话,叫宁为盛世犬,莫为乱世人。
    在乱世里,人命比草芥更不如。
    正统十一年,秋。
    丰收祭。
    朝廷大事,唯祀与戎。
    祭祀天地,自然是操办的非常的隆重。
    这是在敬天地,也是在祈祷天地庇佑天下黎民,盼来年又有一个丰调雨顺的丰收。
    朝服宫妆。
    一派雍容。
    玉荣坐在凤撵上,从宫门出,往东城门去。
    喧嚣?
    不存在的。
    京都人,活在皇城根下,哪会不懂了规距?
    毕竟,这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亦是天下首善所在。
    圣驾经过,有衙门的人喝斥。
    不管是谁?
    自然只有伏地跪拜的。
    于是,玉荣在凤撵之上。
    她能看的,就是那些伏低的头颅,以及那些黑压压的发髻。
    远远的,看的不那么的真切。
    一直到出了城门。
    在城外。
    景色又不同。
    可这些玉荣不在意。
    玉荣本以为她会很激动的。
    可实际上呢?
    她的情绪很镇定。
    玉荣在想着是不是太镇定了,反面是她情绪过于激动呢?
    圣驾与凤撵到了祭祀的高台前。
    停下来时。
    那是地毯铺地,一直延绵至高台之上。
    正统帝下了圣驾。
    是朝臣们的拜服,以及参拜大礼。
    此时,玉荣本以为她也要行礼的。
    正统帝却是来了她的跟前,他执了她的手。
    “朕与梓橦一起祭祀天地。”
    皇帝的态度很诚恳。
    至少,在玉荣眼中是如此的。
    礼官宣读了圣旨。
    在场的朝臣们,是跪拜着听完了圣旨。
    一直等着宣读的圣旨结束。
    然后,才是众人的高呼。
    “大魏万年万年万万年。”
    “……”
    礼官将圣旨双手捧着,捧到了帝王的面前。
    正统帝走上前,接过了圣旨。
    此时,皇帝的神色是严肃的。
    尔后,帝王将圣旨接过来,然后,再是奉还回了李公公亲自托着的木盘之中。
    在木盘之上,有皇帝要宣读的祷文。
    这一处的高台,是祭祀上天。
    此处祭祀之后,还要再换方位。
    去另一处祭祀之地,那方是祭祀大地。
    此时,礼官唱诺。
    帝王一步一步的走上高台。
    在高台之上,是一尊鼎。
    鼎,意味着国运镇社稷。
    鼎中,是烧着的熊熊火焰。
    一阶一阶的走至鼎前,正统帝展开了祷文,一字一字的念着。
    “……”
    玉荣在高台之下。
    她离的远。
    其时,正统帝念的祷文至她的耳中时,已经隐隐之间不那么清楚了。
    可这等神圣之时。
    她的态度也是庄严的。
    一篇长长的祷文,带着帝王对上天的敬意。
    一直到念完之时,帝王才是合了祷文,将其献入鼎中。
    首祭,自然不是祷文。
    这只是一个开始。
    从祷文开始,这是表明了帝王把他的祈祷奉给了上天。
    皇帝,自称亦是天子。
    上天之子,自带了神圣的光环,这是皇权天授之。
    这便是一个皇朝的天命所在。
    也可以说是大义名份。
    当然,不可否认的,在开国之时,还是要一场一场的大战打下来。
    诸侯争霸,最后胜下来的那一位才是真龙天子。
    一个皇朝的开创者。
    打天下不容易,坐天下也不容易。
    祭祀天地。
    玉荣忙碌吗?
    更多的时候,她是一个木偶一样的人。
    按着礼法规距。
    可这一切玉荣是愿意的。
    今日之后,一切不同。
    她能亚祭。
    就意味着皇帝同意了她这一位皇后插手朝堂。
    哪怕是小小的插一手,那也不一个不同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