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页

作品:《在年代文里逆袭

    秦委员扫了一眼工作证,又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打量着顾立春:“你年纪轻轻就当上科长了?不错。”
    顾立春谦虚地答道:“我们农场是基层中的基层,我们分场又是新建的,人才匮乏,矮子里面拔将军,就选上我了。”
    秦委员念了两遍顾立春的名字,说道:“红河农场,顾立春,我看着有点眼熟啊。”
    顾立春心里一咯噔,他所谓的眼熟,说不定是毕主任已经把他的事报上去了,他看过略有印象也不一定。
    不过,他仍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以前在报纸上发表过几块豆腐块,秦委员经常看报可能看到过,你的记性真好,这都能记得。”
    秦委员一拍脑门:“对对,就是在报纸上看到的,哈哈,你这个小同志,很不错。”
    秦委员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他招呼顾立春进屋坐。
    顾立春趁机跟牛大嫂说道:“秦委员肯定还没吃早饭,大嫂,你帮我准备些早饭。”说着他掏出了五块钱塞给牛大嫂,牛大嫂笑着去准备。
    两人坐着聊天,秦委员问顾立春的事情,顾立春抑制着愤怒把事情又复述了一遍,不过,这次,他又补充了王年木的事。
    “秦委员,我是第一次来省城,从来没得罪过王年木同志,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联合姓毕的来害我?”
    秦委员看着顾立春,意味深长地说道:“你是没得罪过他,他针对的不是你。他们两个是各取所需。”
    顾立春怔了一下,好奇地问道:“秦委员,你的意思是姓王的针对的是孟家?”
    秦委员不置可否。
    顾立春愤然说道:“孟家的事我也听说了,他们家的人劳改的劳改,进监狱的进监狱,如今就剩下一个半疯的女人和两个孩子,都这样了还不肯放过他们,王年木他还是个人吗?”
    顾立春骂完,又觉得不妥,赶紧说道:“秦委员,我一时嘴滑,你别介意。”
    秦委员淡淡一笑,骂王年木他有什么可介意的?
    不过,这小子年纪气盛,又写得一手文章,口才也不错,倒是个可以利用的帮手。
    想到这里,秦委员的神色就更和蔼了。
    正好,这时候,牛大嫂用托盘端着两碗馄饨进来了。
    她把大碗的放到秦委员面前,小碗的给顾立春,并笑着对顾立春说:“小顾同志,我可不是偏心眼,是因为你刚才吃过面了,这一碗,你就陪着老秦吃。”
    顾立春笑道:“明白明白,大嫂真是个周全人。”
    牛大嫂又端进来两碟咸菜,并把顾立春带的辣椒酱也顺手放到桌上,这才关上门出去。
    秦委员挖了一勺辣椒酱浇在馄饨汤里,边吸溜嘴边赞叹道:“这辣椒够味道。”
    顾立春:“秦委员喜欢吃辣?”
    秦委员点头:“喜欢,我是无辣不欢。”
    顾立春说:“那巧了,我也喜欢吃辣,我们家不光喜欢吃,还喜欢做辣椒酱,这辣椒酱就是我送给牛大嫂的。”
    秦委员朗声笑了起来:“嗬,那我还真有口福,正好赶上了。”
    顾立春忙说:“秦委员要是喜欢,我那里还有几瓶,一会儿送你。”
    秦委员点头:“行,那我就不客气了。——接着说你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顾立春忍不住叹息一声:“我也不知道怎么办?秦委员——”
    秦委员打断他:“别委员委员的,我叫秦奋,你叫我老秦就行。”
    顾立春道:“那我叫你秦大哥吧,我们那儿都这么叫。”
    “随你。”
    顾立春继续说道:“秦大哥,我实话跟你说,我是第一次出差,也是第一次出远门,我的搭档也是。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姓毕的和姓王的这么一弄,我的搭档吓坏了,他害怕革委会的派人连他也一并抓走审问,正闹着要回去呢,可是我们的工作任务还没完成呢。”
    秦奋喝了一大口馄饨汤,辣得额头直冒汗。他吸了一口气,说道:“小顾啊,你们年轻人还是经的事儿少,革委会抓人也不能随便抓的。”
    顾立春微微松了一口气,苦笑道:“可不是咋地,我们一直在乡下长大,哪经过这种事?秦大哥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要不你给我们拿个主意,这事怎么办好?”
    秦奋吃着馄饨,满不在意地说道:“这事就是个小事,这样,我回去跟政治办公室里的人说一声,让他们不要受理这类事情。这过完年,生产、教育、水利工程的事一大堆等着处理,谁有空处理他们的私人恩怨?办公室不受理,我看姓王的敢自作主张去抓你?”
    顾立春试探道:“秦大哥,我怎么听说姓王的是办公室主任啥的,他的权力有多大?”
    秦奋不屑地说道:“他是办公室主任?拉倒吧,他也配?我跟你说,他就是个预备委员,也就是说,他连个常委委员都不是。”
    顾立春这下就更放心了。
    他故作气愤道:“我被姓毕的骗了,那家伙说王年木是什么主任,还说他一手遮天,在革委会里剁一下脚,办公楼就能抖三抖。”
    秦奋嗤笑一声,用同情的目光看着顾立春:“你啊,就是被耽误了,见的世面太少,别人一吹牛皮,你就信了。”
    顾立春一副受教的样子:“幸亏遇到秦大哥,要不我还得一直被蒙在鼓里。我见的世面少,也是没办法的事,我是农村出身,能当上农场职工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像东州这样的大城市,我活了十几年才第一次来,看到光鲜自信的城里人,我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