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

作品:《嗣兄

    “应该假不了吧?谁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不过如今入赘者是皇帝,不管心里怎么想,大家口中都免不了要表示理解,并夸赞一番。
    “其实为了报恩而做人家半子,也在情理之中。”
    “是啊,身居高位还不忘旧时之约,果真重信义。”
    ……
    朝中官员一个个都是人精,涉及天子家事,他们也只是同相熟、信赖的同僚简单说几句,就迅速转了话题。
    ——
    许长安得知此事,已是将近晌午了。
    皇帝眉目间蕴着清浅的笑意:“长安,这诏书,你拿去看看吧。”
    他不想看她跪他,干脆在她面前将诏书自行打开。
    “什么?”许长安匆匆浏览,不由地暗自吃惊。
    她日前看过封后诏书,只说皇帝当年在湘城成婚有子,如今找回妻儿,该正式册立。
    而这次却是明明白白写着他曾入赘许家。
    “入赘?”许长安忍不住问,“你这又是何必?”
    她长在市井,知道很多男子不想入赘,认为此举有损颜面,更有过分者,贫贱之时不得已入赘了,依靠岳家发达以后,又大肆纳妾,甚至是逼死原配,还认为是扬眉吐气苦尽甘来。
    他是天子,怎么就公开声明曾经入赘了?就不怕有损名声吗?
    要知道她当时还曾用为了他的名声考虑而拒绝入宫。
    “这有什么?”皇帝却不甚在意,“当时我若没走,不已经入赘了吗?”他微微一笑:“总不能说我们当年没成婚,就生下了文元吧?”
    许长安暗想,他也可以说是成婚的。
    “当然,我说是入赘,还有个缘故。”皇帝慢悠悠道,“既是入赘,那按理也就不会再有选秀纳妃之事。长安,这样你能放心吗?”
    他并不在意旁人议论,何况他是九五之尊,还真没多少人敢说不好听的话。
    许长安瞳孔微缩,方才她隐隐猜到了一些,此刻听他明明白白说出缘由,她心内五味杂陈。
    所以,是为了让她放心?
    她没有说话,只伸臂抱了抱他。
    第73章 亲近   有一点点小兴奋
    她温软的身体甫一靠近, 皇帝就身形微僵:“长安……”
    这是她进宫以来,第一次的主动亲近。
    他心跳一阵加速,忍不住去想, 这其中所代表的含义。
    许长安胸中似有千言万语, 良久也只轻轻唤一声他的名字:“沈翊。”
    其实她早就意识到了,不管是在做承志的时候, 还是沈翊,他对她的情意, 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掺假。
    许长安并不是一个把男女感情看得很重的人, 可面对着捧到自己跟前的真心, 她也免不了心中激荡。
    当年她一开始是有意利用, 纵然后来生出真心,也远不及承志对她的一腔赤诚。可他除了前些天恼她那段时光, 一直对她颇多纵容。
    她仰头看着他,一时间脑海里涌现出许多旧事,本来只是冲动之下的随手一抱。可不知怎么, 这会儿竟不愿松开了。
    皇帝声音淡淡:“嗯?”
    “沈翊,沈翊……”许长安一遍又一遍地叫着他的名字, 声音很低, 状如呢喃, 仿佛要把这个人给刻到心里去。
    皇帝心内暗叹一声, 抬手将她拥入了怀里。
    他心里隐隐有些遗憾, 早知如此, 年前就该耐着性子、压下怒火, 对她更加宽仁一些,兴许她前些天就不会被逼着成那样了。
    不过现在好像也不晚,他们的时间还长着呢。
    皇帝要封后的消息, 很快就传遍了后宫。
    封许娘子为后,郑太后并不意外,只看儿子那个态度,她就能猜出来了。待听得皇帝公开声明曾入赘许家,她眼皮子不由地狠狠一抽:这孩子也太实诚一些。
    ——她倒不疑有他,因为在她的了解中,儿子当年失去记忆,确实是去给人家做赘婿了。
    等皇帝来请安之际,郑太后终是忍不住道:“你也真是,这么大事也不提前知会母后一声,还巴巴地就说是入赘了……”
    虽说事情真相如此,可她原本以为会稍微掩饰一下的。
    “本就是要入赘,有什么说不得的?”皇帝面色仍有些苍白,神情倒还淡然。
    “不是说得说不得,这还不是怕你被人耻笑么?”郑太后也是心疼儿子。
    皇帝微微一笑:“母后多虑了,没人敢耻笑。”
    这种事情,放在平头百姓身上,或许是一桩笑料。但放在天子身上,顶多只是一件韵事。
    郑太后注意到儿子眉目舒展,不似前两日那般双眉紧蹙面带郁色,斜了他一眼,忽然福至心灵:“你们,和好了?”
    提到这个,皇帝唇角微微翘起,口中却道:“什么和好不和好的?我们本就没什么大事。”
    只要两个人心里有对方,其他的对他而言,还真不算大事。
    郑太后哪里肯信他?前几天的事,她还记得清清楚楚呢。可她没揭穿儿子,只说一句:“哦,那想来是哀家记错了。”
    皇帝挑一挑眉梢,只当没听出母亲的揶揄。
    略一沉吟,郑太后忧心忡忡问起一桩事情:“皇儿,文元以后还要跟着他母亲姓许么?”
    皇帝脸色微微一变,轻咳了一声:“既然是储君,那自然还是要姓沈的,总不能让江山落于外姓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