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一朝六学士 (求月票)
作品:《大明从慎重开始》 内阁大学士,有先后等次之分。
按殿宇的排名从高到低,分别为华盖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刘健三人分别为前三者,严成锦为末者。
弘治皇帝要敕封武英殿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意味着,熬死名单上又要多两人。
严成锦陷入思索之中。
看来要选个短命的才行。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曾鉴,还有一年的阳寿。
“还差一人。”
翌日早朝,弘治皇帝命萧敬朗声宣读昭告,分别新添武英殿和文渊阁两位大学士。
大殿中一片颤动。
洪武十三年,高皇帝杀了胡惟庸后,罢中书省,后来由于疏奏过多,高皇帝一人无法统阅,才设立了殿阁大学士。
洪武年间最高时,设了五位大学士,差一位满员,至今看来算多了。
此后,内阁多为三人任大学士,变制令朝廷政务增多,竟带来了入阁的机会。
百官变得激动起来,升官如铁索连环,一层扣着一层。
十年不动如松。
但上面的人升迁,底下的人,就有机会。
严成锦是大殿中最抑郁的人,空降两位大学士,皆在他前面。
内阁变动,又将影响今后变制。
若当初张居正不推申时入阁,变制或许就成了。
弘治皇帝目光宛如火炬般,明亮地扫过大殿:“诸公推举,内阁提名,再由朕朱批。”
大臣头接着头,疯狂交换意见。
六部和五寺几人站在大殿中,若有所思,他们皆是可以被提名的人选。
杨随守躬身道:“陛下,不如诸公先商议,明日再举荐。”
李东阳也觉得有些冒失:“刘公是首辅,等刘公上朝,再定人选也不迟。”
刘健在惠民药局暂住,还有三日,就能入宫当值。
弘治皇帝不着急选人选,摆手让诸公退朝。
下了值,大臣们拉帮结派般,回值房商议起来。
午门,
严成锦看见了曾鉴:“下官想举荐大人,大人做好入阁准备。”
曾鉴也正找严成锦:“老夫求你一件事。”
严成锦想了想,入阁是当今最大的事,曾鉴不为所动,就不是为了入阁。
“大人请说。”
曾鉴从袖口中,抽出一本册子:“本官昨夜整理的,你回去仔细看看。”
“这是?”
“老夫的脏污之事,你弹劾老夫吧。”曾鉴见刘健请乞致仕不得,心中不安。
虽想为朝廷劳心尽力,可年老体衰,越发不能胜任。
自感一日不如一日,想留几年,回乡含饴弄孙,再也不管京城的事。
严成锦怔住了,本官这儿成“致仕退休办理处“了?
工部的事务也同样增多,但工部只有曾鉴一人,难以处理过来。
“还请大人入阁,为盛世添砖加瓦,燃烧自己,照亮变制之路。”这种话,他实在说不出口。
话锋一转,颔首点头:“今日便替曾大人写弹章。”
到了夜里,一封弹章送到奉天殿,弘治皇帝打开后看了眼,叹了口气丢到一旁:“严成锦怎么要弹劾工部?”
“奴婢猜测,曾大人是想致仕了。”萧敬听到一点风声。
弘治皇帝蹙着眉头,不解地道:“致仕?为何要写弹章?”
心中觉得奇怪,严成锦与曾鉴私交甚笃,当初,太子妃就是严成锦举荐。
萧敬小心翼翼地道:“陛下不许刘公致仕,才有此下策。”
能将弹章活用到这种地步。
大明开朝至今,恐怕只有严成锦一人。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心中有些不悦:“曾鉴比刘公还年迈?”
“曾鉴只是比较显老,比刘公小一岁,不过,也不年轻了。”
话音刚落,曾鉴的请辞疏奏送到,弘治皇帝翻开来看,心情颇为复杂:“准乞吧。”
举荐大学士,有三日时间,杨随守带着几个官员,到惠民药局探望刘健。
韩文、王琼和张敷华,刚升官不久。
这次最有可能入阁的人,是曾鉴和张升。
惠民药局,病房中,
从三品以上,皆有资格入阁。
想直接入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刘健提名,杨随守道:“陛下要再选两位大学士,入内阁处理政事,不知刘公意定何人?”
“你想入阁?”
“想!”
刘健双眼还蒙着纱布,却能感受到杨随守的浩然正气:“为何?”
“改制,乃饮鸩止渴,虽得一时利益,至士绅忍无可忍时,必酿成大祸。”杨随守躬身道。
酿成大祸,意指士绅们造反,锦衣卫在一旁,不可明说。
但刘公善推断,一定能听出来,并且预测到,将来天下的走势。
内阁中,若刘公致仕,则由李公把持。
李公又是严成锦的老泰山,纵然为官清正,也难说不会袒护。
杨随守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能以改制治国。
“你先回去吧。”
严成锦本想曾鉴顶上一个坑,等他立功再近一步升任大学士。
可陛下传出疏奏,准许曾鉴致仕了。
四日晃眼过去,原本意定的人,还剩张升一个。
刘健眼疾痊愈后,入宫直接朝文华殿而去,萧敬走进大殿中:“陛下,刘公似有急事求见。”
弘治皇帝面露疑惑,放下疏奏:“请刘师傅进来。”
刘健走进大殿中,行礼后道:“陛下说臣善断,臣思索再三,以为当由杨随守入阁。”
在惠民药局时,看过此人的宗卷,颇有功绩。
“杨随守只是从三品,且论才德,六部中比他胜任者,有两人。”
“臣所顾忌,并非才德,而是变制。”刘健心知,再如何老当益壮,也有致仕的一天。
大清晨,皇宫笼罩着喜庆的气氛。
大臣们激动的站在大殿中,今日,将是陛下登基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日子。
一朝六大学士!
刘健站在大殿左侧,眼睛蒙着白色的纱布,另一只眼却炯炯有神。
大殿渐渐肃静。
百官心中暗自猜测两位新晋大学士,是何人?
严成锦也有点紧张,他猜其中一人是张升,张升不支持变制,并非入阁最佳人选。
另外一人,他猜测是王华。
王华是帝师,又是詹事府詹士,朱厚照登基后,可辅佐理政。
李东阳递交了几个名单:“不知陛下选谁入阁?”
百官的心渐渐离开胸口,升到到嗓子眼处,眼巴巴望着弘治皇帝。
严成锦亦在心中默念韩文和王华二人。
韩文的名单,由他递给李东阳,也在册选行列。
弘治皇帝看向萧敬,萧敬会意站出来扯着嗓子道:“陛下敕封,张升为武英殿大学士,杨随守为文渊阁大学士!”
嗡地一下!
大殿如同沸腾的水面般。
六部几人面面相觑,百官惊得交头接耳。
杨随守虽也有入阁资格,却是二级名单,却入阁了。
严成锦陷入沉思,对杨随守知之甚少。
“臣以为,韩大人比杨大人更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