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作品:《在年代文中过日子

    “咳…老婆,你嫌弃用过的么?”柳宵问道。
    宋红米眨眨眼,“你给我洗。”
    到时候她翻面用就是了。
    “没问题,那咱们说定了啊。”柳宵很是高兴。
    宋红米觉得柳宵这话有点怪怪的。
    当夜,柳宵又去拿了个小雨伞。
    瘫在被窝不想动弹的宋红米一脸惊恐,“老公,咱们来日方长吧。”
    柳宵摇头,“不行,说定了的,两个才够你用。”
    宋红米才反应过来,下午定了什么。
    她这是被套路了啊。
    嘤嘤嘤…
    手膜终于还是做上了,平时家里的重活儿柳宵更是全部接手。
    半个月后,宋红米摸着自己的手,真的是更细嫩了。
    果然保养是有道理的。
    手她保养的不错,但是刺绣还在练习基本功——针法。
    老太太的意思最起码要练一年。
    宋红米不急,决定跟着老太太的计划走。
    就这样,八年过去了。
    十年运动去年就结束了。
    已经没有黑市了,革委会、红小将也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做小生意也没人管了。
    宋红米抓住机会用所有的金条换了两处房子。
    都是四合院,一处三进一处四进的。
    房主是大财主的儿子,本来他是黑五类,房子充公了,现在平反了,可吓怕了,把房子卖了准备去香港讨生活。
    但是这两处房子被嚯嚯的不成样子,他又不肯贱卖。
    宋红米用金条买,双方一拍即合。
    对于宋红米来说,这么多金条,她不敢一次性拿出来换钱,找人兑换,肯定被压价。
    对于房主们来说,黄金去哪都通用。
    买了房子,柳家就要再一次的搬家了。
    这次再也不是租的房子了,是属于她们自己的家。
    两处四合院离得不算远。
    宋红米带着家人参观。“宁远、宁悦,你们说说更喜欢那哪处房子,咱家资金有限,不可能都收拾,所以只能二选一,就是一处,也要慢慢来。”
    她用全部金条换了房子,但是手里还是有钱的。
    是柳宵这么多年的工资。
    她家虽然不够节省,喜欢吃喝,但是人口少,加上柳宵总长工资,所以她手里还有两千来块呢,也算是一笔巨款了。
    修一处房子肯定是够的,但是她还准备开个制衣的小作坊呢。
    需要三到五台的缝纫机,后续指不定还需要其他投入呢。
    所以手里的钱不能乱花。
    “老公真要搬家了,离你厂子就远了,骑车也得大半个小时。”宋红米有些抱歉,真的是很难两全其美。
    这个年代卖房子的太少了,她没那么多选择。
    “没事,估计我也干不长了。”柳宵装模作样的叹口气。
    宁远、宁悦都觉得不可思议。
    “爹怎么回事,你做的多好啊,把个小厂做到京城著名,多少人夸你厉害呢!”柳·宁悦·小棉袄很是为亲爹鸣不平。
    宋红米双手抱胸,静静的看着他…表演。
    两口子互相太熟悉了。
    “要有调动,可能要调到长城摩托厂,领导和我谈了两回了,我有些舍不得机床厂。”柳宵虽然还记得造车的梦想,但是机床厂是他一手养大的,就像另一个孩子,一时之间真有些难以割舍。
    但他没答应,不过是想趁机讲些条件。
    他不能光杆司令过去,要带人的。
    这个人数他现在和领导的意见有点不统一。
    他要带过去的人是这几年着重培养的技术骨干,不带过去他要心疼死。
    这几人本来专业就偏向造自行车、摩托车,和机床厂有点格格不入。
    他们在机床厂才是浪费。
    这是他给自己留的后手,如果领导不让他负责国营车厂,他有考虑自己干,从小作坊做起。
    “长城摩托厂在哪?规模如何。”京城大大小小的厂子太多了,宋红米一时还真想不起来。
    而且她记得有长城汽车,没有长城摩托,而且也不是京城的吧。
    不过她活了三辈子,也拿不准是不是平行世界,但是她肯定,绝对有差异的。
    所以对于一些对不上号的信息,她也不会那么惊讶。
    “摩托厂离咱这新家不近,骑自行车要一个多小时呢,但是我要去摩托厂当领导,有公车的,远点也无所谓。”
    宁远窜了过来,“爹,有公车啊,我要学车!”
    果然男孩子都爱车。
    “爹爹最厉害了!”柳·宁悦·小棉袄都快星星眼了。
    宋红米忍不住啧了声,“可以啊,终于混上公车了。”
    应该级别、工资都有涨。
    “其实机床厂那会儿领导也说可以拨辆车,我没要,离家那么近。”柳宵带头往里走,边走边说,“长城摩托厂最近日子不好过,前两年北方几个摩托厂和日本的厂家互相合作,虽然学的是人家淘汰的技术,但在国内却是领先的,本来摩托就是大件,想买的客户都要货比三家,长城摩托没有优势,技术不行,价格也不便宜,快卖不动了。”
    宋红米想想也是,主要是现在国人兜里还没钱,购买力没有爆发出来,所以摩托还是买方市场,再过几年,到时候万元户多了,想买摩托的自然也多了,但那时候摩托车市场肯定竞争更激烈,“所以你又是临危受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