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炮灰[七零]

    尤其是在不少人买回去发现他们卖的东西是真的比其他牌子都好吃以后,梧桐制造,便彻底扎根在老百姓的心里了。
    苏苗苗这边正春风得意,招兵买马,等着迎接电影上映后,自己的梧桐制造能驻扎进全国人民心里的热潮时,首都食品一厂、首都油厂,以及首都糕点厂,这三家厂领导,却是真的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提前写完就提前发出来了,今天的万字更已经齐了,所以没有第二更啦。
    小标题苦手,这个小标题的意思算是总结了苏苗苗的反击策略,以退为进,让对方放松警惕以后,再来一个回马枪的意思。
    PS:我是一个完全不懂生意的人,所有关于事业线的内容,可以说是我绞尽脑汁,但可能也的确还是很外行的描写,关于这点我真的是挺不好意思的,但现在报班学经商销售啥的也肯定是来不及,所以……见谅见谅。
    第90章
    苏苗苗在所有人都以为她的厂子要黄了的时候杀了个回马枪这事儿,让三个厂子全都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却偏都还杠着劲头,谁都不愿意拉下脸皮去联系另外两方。或者说,是他们都还存在着侥幸心理,觉得苏苗苗这不过是投机取巧,一时猖狂罢了。
    然而,苏苗苗又岂会如他们的意,东风已起,自然是要趁热打铁,不给他们半点翻身的机会啊!
    苏苗苗向来是个说做就做,决不食言的人,于是在电视、收音机的广告宣传热度减退,电影又还没放映的时候,她非常“心机”地将自己的产品已经成功销向全国各地,并把在沪市建立分点的事情,在同电视台的负责人确定播音设备的时候,“不经意”地说了出来。
    “说起港岛,其实我觉得沪市也很不错。”苏苗苗带着一脸假笑递给了对方一个话头。
    “是啊,我年轻的时候曾在沪市居住过一段时间,那里的粢米饭和小笼包真的很好吃呢!”
    “这个我也有听我们厂的工人们说过,他们之前去沪市给我们在那里的分厂送货的时候,当地和我们订货的百货商场员工就有请他们吃粢米饭的。”
    她故意将沪市那一个据点说成了分厂,虽然那还只是她租下来的一个大仓库,但离分厂也不算太遥远,所以也不能说是谎话。
    而这,也成功吸引了对方的注意。
    “分厂送货?”电视台领导直接get到了关键信息,“苏厂长难不成已经将生意卖到沪市去了?”
    苏苗苗摆了摆手,一副不值一提的样子道:“哎呀,不过是在沪市那里搞了个小分厂,跟沪市几家百货商场签了几千块的合同罢了。说起来我都有点羡慕我厂子里负责送货的工人了,全国各地跑着送货,当地的美食和特产借着送货,就全都能吃到了。”
    电视台领导:“听苏厂长一说,这个工作还真的是很令人羡慕。不过与此同时,也说明苏厂长你真是年轻有为啊,能将厂子的商品卖到全国,这真的是让我对你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有了全新的认识啊!”
    “哪里哪里。”苏苗苗谦虚地笑了笑,“我也是乘了改革开放的风,要感谢国家给了我们这些人一个能带领大家伙儿一起赚钱的机会啊!”
    “哦?说起来,我还不知道苏厂长你厂里有多少在职工人啊?”
    她想了想:“算上沪市的(看仓库的)工人,应该有三百多人了,不过我们很快就又要开始新的招工,这一次,要至少招八十到一百人。”
    “那苏厂长你们厂子真的是给首都很多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啊,造福很多人啊。”
    苏苗苗等的就是这句话:“这点不敢当,只是尽我所能罢了。其实我们厂里有很多工人都是退伍军人和军人家属,剩下的工人里,有的是返城知青,有的是农民子弟。不敢说贡献多大,但既然国家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对于社会也是必须要分担责任的,这是每个华国人都要做到的。”
    这番话,成功让电视台领导产生了一个想法。
    他想了想,问:“苏厂长,虽然我这话说得有些冒昧,但我想请问,你是否愿意接受我台的采访,说一说你对于改革开放的看法,以及你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一些……感受和建厂后面对种种困难时的心境呢?”
    苏苗苗挑了挑眉:“为什么不呢?”
    闻弦知雅意的电视台领导,直接安排了一组人来对苏苗苗进行采访。
    电视台领导肯定不会承认自己是为了那一整套播音设备,更不可能是为了苏苗苗可能会有的下一笔投资,虽然他多多少少领悟了苏苗苗特意在今天来的目的,恐怕就是为了这个。但头阵子开会,会议主题就是如今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代,宣传民营企业,以号召更多人加入到改革开放的队伍中去,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所以,他这个时候也算是响应号召,采访一个典型出来,到时候跟上面也好有个交代。
    再说了,有苏苗苗这个合作方在,他再找别人,不等于是得罪人嘛!
    于是,两个人心照不宣地开始了采访,苏苗苗甚至还在采访之后,同电视台领导直接定了三百份报纸送到厂子。
    “到时候送给厂子里的工人看,毕竟他们都是厂子的一员,我想如果他们知道自己也上报纸的话,肯定会很开心的。毕竟,在厂子受到重创的时候,是他们不离不弃,坚定地站在我这边,愿意与我共荣辱!”